對于這一點,日本現政府的公開表態是“不可理解”。至于日本民眾,即便不認同政府在該問題上的處理方式,他們對中國人在歷史問題上的執著也很有些困惑,而中國人對日本整體性的遺忘也同樣充滿了深深的不解。
事實上,那場戰爭在國家層面上幾十年前就已經結束,而在人的層面,它卻始終沒有結束。否則,我們就無法解釋今天中日關系的困局。也正因為如此,中日兩國都需要認真的反思,因為只有真正的反思,才是徹底了結那場戰爭的必由之路。
“我們倘若失去歷史,還將失去從歷史的教訓中得到進步的機會。”對此,王選曾不止一次地大聲疾呼。
還原被有意無意遺忘的歷史是在反思,探尋背后的文化心理因素同樣是反思。在本篇報道中,我們選擇了兩位日本人對戰爭的反思。
一位是近藤昭二,一名日本記者,他通過30年的調查,把日本侵華戰爭中細菌戰的歷史一點點揭示出來。他借用對真相的追尋來反思戰爭。
另一位是上田信,一名日本學者,他在研究中國社會文化變遷的過程中,與戰爭的真相不期而遇。帶著對兩國社會文化差異的研究,帶著對戰爭真相的認識,上田信也有了他的反思。他在日本第一個把細菌戰真相寫入歷史教科書,他也勇敢地為中國細菌戰受害者原告訴訟團作證。
南香紅/圖
侵華日軍為凍傷試驗拍攝的圖片成了其非人道犯罪的鐵證 資料照片
近藤昭二:一個日本記者的30年追問
“一件事情要么別讓我知道,知道了,就別想阻止我追問真相。”年過六旬,頭發胡子都已花白的近藤,銳氣依然不輸30年前。
近藤昭二,最早研究并公布侵華日軍細菌戰真相的一位日本新聞工作者。即便已從朝日電視臺退休,但他對細菌戰真相的追尋卻依然沒有停止。2006年3月23日,他來到山東尋找侵華日軍細菌1644部隊霍亂實驗的幸存者。直到現在,關于1644部隊的一切都還隱藏在黑暗中,只有零星的信息散落在中國、日本、美國和前蘇聯。調查從零開始,前路迷霧重重。
永遠地追尋真相,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是一個記者的天命。
零點自由
3月22日,近藤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放映了他編導的紀錄片《隱秘在黑暗中的731大屠殺》。影片是他積30年所拍攝的11部總長16個小時的關于731部隊紀錄片的一部分。他說,這就是日本人要看的新聞。
他向中國的未來記者們解釋這些“日本新聞”的由來——二戰的時候,日本的媒體在政府的控制之下,讓怎么說就怎么說,戰后日本人就不相信媒體了。要我相信,好吧,拿出真實的、事實與事實之間至少可以從三個方面互相印證、有清晰的圖像聲音、甚至當事人親筆簽名的東西來。
30多年前,日本人根本就不知道731部隊,對于日本軍隊在國外進行的戰爭,日本民眾了解的僅僅是政府的宣傳。近藤第一次聽說731的事情,是在他二十七八歲的時候,他的第一反應就是不相信這是真的。
疑問讓他開始了追尋,追尋從零開始,“記者的本能是狼、是獵狗,如果一個事情完全處于未知狀態,就是完全的自由,沒有邊界,一切都要看記者怎么動作。”近藤說。
20世紀70年代初,近藤從他的一個醫科大學的好朋友處得到了一本“在昏暗的燈光下地攤上賣的野書”——《伯力審判——12名前日本細菌戰犯自供詞》,雖然這本書上印著莫斯科外文書局出版,但卻無法證實它是真的,因為在日本所有的圖書館、書店等正式渠道里都找不到第二本,也找不到可以佐證它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