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資千萬元重金打造的海口“冬交會”辦了3天,投資約500萬元的布展材料轉眼間變成“垃圾”被處理了。得知內情的人無不為之心疼,畢竟這個由海南省政府主辦的展會花的都是財政的錢啊!
海南省政府辦“冬交會”已有8屆,一年比一年成功,對海南島的反季節(jié)瓜菜行銷全國各地貢獻不小。據說本屆冬交會訂單金額達78億元。可以說,海口“冬交會”是海南各級政府為省內農民增收、為豐富全國人民冬天的餐桌辦了一件大好事。但是,政府為民辦好事也應該注意節(jié)約。海南省經濟并不發(fā)達,許多農民收入一年增長不到200元,一次“冬交會”僅布展的一次性開銷500多萬元,相當于兩三萬名農民勞動一年增加的收入啊!
類似海口“冬交會”這樣的浪費現象當前在全國各地很普遍。會展經濟興起是好事,但大多數地方尤其是經濟不發(fā)達地方的展會,花的都是財政資金,只有大城市的商業(yè)促銷展會屬于企業(yè)行為。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yè)辦展會,都以吸引客商為根本目標,所以爭相擺闊,場館裝飾要豪華,禮儀剪彩比氣派,贈送禮品賽貴重,宣傳資料爭精美,財大氣粗、一擲千金的派頭,不光過往群眾心疼,許多客商也不滿,因為這些錢不是財政出,就是最終攤到客商、消費者頭上。
審計署近日公布的一些數字,引起了輿論對浪費問題的重新關注。今年1至11月,全國9.1萬個單位被審計出來的損失浪費金額就達150多億元。有關部門也應該查一查,越來越多的會展活動中,到底有多少錢是不必花的、要老百姓無端掏腰包的冤枉錢!
建設節(jié)約型社會,方方面面都有責任,各級政府更應當作表率,在各種大型活動、大項目上厲行節(jié)約。這方面稍微省一點,老百姓日子就會好過一點,國家建設就會更好、更快一點。年終歲尾,各地展會、節(jié)慶活動比平時更多,節(jié)約問題應當引起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