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振華緊緊地抱著兒子,眼中溢滿淚水 本報記者 吳波\攝
一個奮戰了8年的刑警,多次深入虎穴與歹徒搏斗、擒獲惡魔時從不皺眉頭。然而,當他面對被未名病痛折磨的兒子時,卻無助地流下熱淚。他叫孟振華,鄭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二大隊民警。他唯一的3歲兒子孟潤林得了怪病,向國內多家知名醫院和權威專家求醫無果。現在他唯一的希望是通過媒體向國內外醫療機構求助,來挽救孩子的生命。
孩子得了怪病全國各地求醫
31歲的孟振華,因為孩子的病,背影看上去像位老人,語氣和眼神里流淌著無助。
2004年3月份,孩子一歲零三個月,發育卻沒有進展,帶他到鄭州市兒童醫院檢查,醫生說是腦癱。住了兩個月院,針灸、注射、封閉、化療。可后來醫生又說不是腦癱,孩子的病情越來越嚴重,小腦開始輕度萎縮。醫生建議轉院。
孟振華說,為了孩子的病,他先后去過省內多家大醫院均確診不了病癥,后來又先后將孩子轉往北京幾家大醫院,也沒有查出病癥。
“從北京回來后,我把孩子的血樣郵寄到武漢血液遺傳中心,沒有化驗出來;送到美國基因研究所,也沒有測出來;把血樣和尿樣又送到日本一家醫療機構,還是沒有查出來……到去年底,孩子身體越來越差,就剩頭會動,手會抓個玩具,其他啥都不會了……”孟振華流著淚說。醫學專家會診
無法確診病理
孟振華告訴記者,今年3月,當他將孩子再次送到北京大學婦女兒童醫院診治時,醫生說,根據臨床診斷,小孩腦部、肌肉的癥狀倒退這么快,這個病不會停止,還會繼續,可能已到了晚期。后來經北京醫科大學的老教授、博士生導師對孩子做的核磁、臨床表現以及以前的檢查情況進行匯總,最終結論:孩子得的病有90%的可能叫“神經軸索營養不良”。
記者從孟振華提供的病歷和資料看,目前“神經軸索營養不良”在我國國內極為罕見,以前只有過兩例,如果孟振華的孩子病理能夠確診的話,就是第三例。
由于無法確診該病病理,北京的專家還給孟振華留下了電子信箱,建議孟振華“想對醫學有貢獻的話”,“等孩子不在了的話”,送到北京,以研究確定真正病理。
孟振華流著淚說:“等到孩子‘不在了’的時候,再確定病理?那對我來說太晚了……”
孩子病情加重
家人心力交瘁
3月29日,醫生對孟振華說,孩子現在住院意義不大,不要再花錢了。
無奈,孟振華只好抱著孩子離開北京。
昨日下午,在孟振華的家里,極力壓抑自己情緒的他抱出兩大袋病歷說:“孩子一直打醫生推薦的一種神經營養因子,一針一百多元。天天晚上哭,視神經開始明顯萎縮。喉嚨里天天‘呼嚕’作響,一吃就嗆……”
“由于營養吸收不了,孩子越來越瘦,胳膊非常細,消化、呼吸、視神經所有的功能都在下降,現在什么辦法都沒有,什么辦法都沒有了……”孟振華擦拭著不止的淚水,為自己是一名刑警卻只能眼睜睜看著孩子痛苦卻無法醫治而內疚,“我陪孩子太少了、太少了……現在我只要看著別的小孩,就會想起自己兒子。別的小孩子去上幼兒園,我就蹲那兒,一蹲就是半天……回到家,一見兒子就想哭……”求助全球良醫
挽救孩子生命
從警8年的孟振華在同事眼里是一名好刑警。他的大隊長許杰介紹說:“這8年里,小孟有6個春節沒有在家過。他業務能力強,機智果敢,多次獨自進入抓捕地,孤身周旋于黑惡勢力團伙,曾多次榮立個人二等功、三等功……幾年來他共抓了多少罪犯,連他自己都說不清。”
為了給孩子看病,這兩年孟振華背負了二十多萬元的債務。4月3日,鄭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發起了向孟振華捐助的倡議。同時,他們也呼吁全社會凡知道相關醫療信息的人們,請及時給孟振華聯系,向他提供幫助。
鄭州王女士的經歷讓孟振華看到一線希望。孟振華說,王女士的孩子幾個月的時候,患了先天性心臟病,醫生說這孩子沒法治。她不死心,就在國際互聯網上發帖求助。兩個月后,美國的一個醫療機構看到這個帖子,就給他們聯系,并且所需的費用約四十萬美元也免了,現在她的孩子已經長到了8歲。
河南商報(記者 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