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役雙堆集烈士陵園位于安徽省濉溪縣雙堆集鎮,被中宣部列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然而,這樣一個莊嚴肅穆的地方,如今卻成了喧鬧的集市:陵墓被隨意踐踏,大小100多個攤位散布其中,車流人流穿梭于陵園墓地之間。據陵園負責人稱,每年清明節,陵園內都要舉行以物資交流為目的的“清明會”,期間到陵園掃墓、游玩、做小生意的人有5萬多。在這樣的環境下,人們不禁要問,那些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英勇獻身的烈士英魂何以安息?
烈士陵園是人們緬懷先烈的地方,而安徽省濉溪縣淮海戰役雙堆集革命烈士陵園,卻成了商販擺攤設點吆喝賺錢的場所。不僅如此,這塊烈士安息地還被當地政府占用進行商業開發。前來悼念烈士的游客和當地群眾氣憤地說,本該莊嚴肅穆的烈士陵園,已經成了一些人賺錢的“寶地”。
雙堆集烈士陵園位于淮北市濉溪縣雙堆集鎮,是1976年為紀念在淮海戰役雙堆集地區殲滅戰中犧牲的革命烈士籌建的,目前是安徽省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這樣一塊革命英烈拋頭顱、灑熱血的地方,無疑應該是莊嚴寧靜的,然而在占地100余畝的烈士陵園內,記者看到不時有摩托車、三輪車按著喇叭呼嘯而過;居住在附近的小孩三五成群在烈士墓間穿梭嬉戲;打汽槍、玩套圈、賣冰棍等各種攤點在烈士陵園內隨處可見,更有甚者,一些攤販竟然坐在烈士的墓上吆喝著招攬生意,儼然把烈士安息地當成買賣集市。
一位賣小飾品的攤主說,每年清明節前后雙堆集鎮都舉辦“清明會”,周邊百姓都來烈士陵園“趕會”,他們正是看中這個商機才來這里擺攤做生意的。“來參觀的人多,我們生意就好,你看這園里能有上百個小攤。”她告訴記者,只要按照攤位大小交2元到50元不等的費用,就可以在烈士陵園內擺攤設點了。
采訪中記者還了解到,當地鎮政府和烈士陵園管理部門還以小城鎮建設名義,在烈士陵園的西門兩側進行商業開發,從2001年至今,烈士陵園先后有近七畝土地被占建設成門面房,侵入烈士陵園的商業門面房距離烈士墓僅幾步之隔。據了解,濉溪縣有關部門已開始嚴肅查處此事,部分商業用房的土地證、房產證已被收回。
對此,烈士陵園管委會的負責人于濤解釋說,烈士陵園內擺攤設點是因為雙堆集鎮每年有辦清明節物資交流會的傳統,而烈士陵園因為參觀人多所以吸引商販。“我們職工就那么幾個人,大門要看,展館要看,來人還要接待,管這些小販顧不過來。”而對于門面開發,他解釋說,是鎮里按照小城鎮規劃要求將烈士陵園臨街的一面墻進行開發,“我們當時考慮要支持鎮里發展,而且烈士陵園每年光維護這面墻也要花好幾萬元的費用,所以就同意進行開發了。”
烈士陵園管理混亂和商業開發不僅破壞了整個烈士陵園的原有風貌,影響了參觀者的瞻仰紀念活動,而且在當地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不少當地居民和游客氣憤地質問,革命烈士安息地怎么變味成了政府和部門賺錢的“寶地”了?他們希望當地政府認真、徹底地處理此事,讓英烈的靈魂得以安息
【轉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