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站的職工們始終像雷鋒那樣做人、做事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于革命忠于黨,愛憎分明不忘本,立場堅定斗志強……”3月1日上午,在河南鄧州市雷鋒紀念館內,陣陣豪邁的歌聲引得眾多參觀者駐足傾聽。當天,來自南陽車務段鄧州車站的休班黨員們在這里開展一堂別開生面的“黨課”,他們緬懷雷鋒同志短暫而光榮的一生,重溫雷鋒“為人民服務”的錚錚誓言,用雷鋒精神來凈化思想,提高宗旨意識、服務意識和奉獻意識。(見《中廣網河南分網》3月2日)
鄧州市是“中國雷鋒第一城”,人們不禁會產生疑問?鄧州市怎么與雷鋒扯到了一起?這里面還有一段精彩的故事,還得回顧到上世紀六十年代那些不平凡的往事:1960年8月,鄧州市560名青年應征入伍,被分配到沈陽軍區某工程兵團。偶然的人生際遇,使他們成為雷鋒的戰友,在朝夕相處中,他們親眼目睹了雷鋒努力工作、無私奉獻的一幕幕感人場面。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群來自中原腹地的男子漢相繼脫下軍裝退伍返鄉。而接下來的半個多世紀里,他們用“雷鋒戰友”的身份在各自崗位上默默無聞地傳播和踐行著雷鋒精神,先后有400余人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精神文明建設標兵”。1997年,老戰士們再次聚首,他們決定成立一個“向雷鋒同志學習、與雷鋒精神同行”的新載體,于是“編外雷鋒團”就這樣誕生了。用做好事將雷鋒精神發揚光大,鄧州也因此被譽為“中國第一雷鋒城”。
而作為雷鋒城的服務窗口單位,城市的文明窗口,鄧州站傳承雷鋒精神責無旁貸。鄧州站黨總支每年利用雷鋒紀念日、七一建黨節、黨員過“政治生日”等時機,組織干部職工來雷鋒紀念館參觀學習,以自己的言行、出色的工作、熱忱的服務推動和促進了學雷鋒精神、做雷鋒傳人、樹文明新風良好風氣的形成。據悉,鄧州站融會貫通雷鋒精神的內涵,歸納提煉出“三做”理念,即“像雷鋒那樣做人,像雷鋒那樣做事,用雷鋒精神做強做大服務品牌”。他們還在黨員崗位服務中全面推行“六心”工作法——對待旅客服務要“誠心”、解答旅客咨詢要“熱心”、對待特殊群體有“愛心”、對待本職工作要“細心”、落實服務標準要“用心”、對待表揚批評要“虛心”,從而把普通的服務工作變成一門藝術。
俗話說: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如今,在鄧州車站成立了一個“雷鋒窗口”,在窗口閃動著雷鋒的身影,在這里他們以“崗位學雷鋒,扎實做貢獻”,來“培育人文理念、倡導雷鋒精神、打造和諧車站”,為南來北往的人們提供服務。車站成立了3個“雷鋒班組”,班組職工輪流利用休班時間到車站打掃衛生,組織旅客進站上車,為旅客提供咨詢服務,已經堅持近10年。目前,像“編外雷鋒團”成員一樣,為孤寡老人、殘疾人、生活困難人員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和幫助,已成為“雷鋒班組”職工的自覺行動。除“雷鋒班組”外,青年志愿者服務隊是鄧州站傳播雷鋒精神的又一生力軍。鄧州站青年志愿者服務隊在候車室設置了服務臺,配備了鉗子、錘子、改錐、針線包等便民服務工具,為咨詢臺配備了實名制購票指南和列車時刻表,為旅客平安出行提供了便利。同時,車站以“弘揚雷鋒精神、提升服務品位”為出發點,在全體黨員中深入開展以“雷鋒精神在心中,服務旅客無止境”為主題的創先爭優活動,啟動“親情服務卡”項目,凡患病、殘疾和行動不便等重點旅客均可通過服務臺登記等形式獲得親情服務卡。持該卡的重點旅客,可得到優先購票、專區候車、提前檢票、專人送站、接站護送等全過程“鏈接”式服務。
“每天都是雷鋒紀念日!”這是鄧州火車站人人銘記在心的一句話。鄧州火車站干部職工在平凡而又重要的工作崗位上學雷鋒、獻愛心,以熱情周到的服務贏得了旅客的廣泛贊譽。在此基礎上,他們結合鐵路部門開展的“以服務為宗旨、待旅客如親人”的服務理念,干部職工始終像雷鋒那樣做人、做事,始終朝著人民滿意的地方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