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建言獻策是對高鐵發展最好的支持
“我是坐高鐵來參加兩會的。”這是得知記者來自鐵路媒體后,政協委員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近幾年鐵路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坐在動車上,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來自湖南的全國政協委員龍國鍵大聲地說。(見《人民鐵道網-人民鐵道報》3月10日)
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開幕以來,眾多委員為鐵路發展建言獻策,體現了他們對鐵路的關心和重視。“我對鐵路的感情很深,近幾年也搞了一些相關的調研。”全國政協委員王永慶從改革定位、運營模式、改革成本等方面談了自己的調研成果。“鐵路對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拉動作用不可估量。鐵路職工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全國政協委員、云南大學發展研究院院長楊先明一開口就是“行話”,“今年春運,鐵路部門推出了互聯網購票和電話訂票,極大地方便了公眾出行。解決春運難,提高運力是根本。”“鐵路為解決春運難題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廣大鐵路職工舍小家顧大家,我們一定要理解他們。”出身鐵路世家的全國政協委員茅玉麟有著濃濃的鐵路情結,她呼吁公眾不要把解決春運出行難的擔子全部壓在鐵路肩上。她說:“春運是個社會性問題,需要社會各界共同配合、共同努力!”
筆者認為,政協委員建言獻策也是對鐵路建設發展的最好支持。近年來,中國高鐵在中國大地上快速發展,中國高鐵從零起步,短短用5年時間,走完了世界其他國家40年的發展歷程。從京津城際高鐵的建成開通,到武廣、鄭西、京滬等十幾條高鐵投入運營,我國成為世界高鐵運營里程最長、速度最高、技術最全面、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中國跨入了引領世界鐵路發展潮流的“高鐵時代”。隨著京津城際、滬杭城際、滬寧城際、武廣、鄭西、京滬等等高鐵開通運營,從高鐵的追趕者,到舉世矚目的領跑者,中國鐵路人奮發圖強、勇攀高峰,用“中國速度”書寫著民族復興的光輝篇章,中國高鐵建設發展成就舉世矚目,喜人成績背后不言而喻。
高鐵時代讓不僅僅改變了武漢經濟,也成為人們出行更加方便的交通工具。由于高鐵運行速度快了,中途運行時間縮短了,發送的列車次數增加了許多,隨到火車站隨時就可以乘坐高鐵離開當地車站。乘坐高鐵千里半日還,擺脫了時間的羈絆、速度的約束,高鐵時代就是給人們改變工作、生活更多的想像力。
從大的方面來說,高鐵相對于公路而言,更能發揮節約土地、運輸效率高、能源以及污染較小、安全性好等優勢,不僅讓我們乘車出行更快捷、舒適,而且更有利于直接拉動沿線的經濟發展和增加就業,促進城鎮化和工業化進程,促進城鄉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降低整個社會人員和物資流動成本。高鐵建設也帶來了廣闊的天地,我們也將因此收獲更多未來的希望。
我們也期待,中國高鐵繼續向前“飛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