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服務殘疾人 鐵路一直在追求完美
“殘疾人在免費乘坐城市公交、地鐵方面獲得了長足的進步,讓更多殘疾人參與到社會物質和文化生活中來,但是在關系到殘疾人遠程出行需要的火車無障礙設施方面,由于種種原因殘疾人很難獲得暢通無阻的出行幫助。”全國人大代表潘皓炫建議,鐵道部應當向社會公眾公開整改的具體計劃和時間表,以保障無障礙設施和服務的相關措施能夠得到切實的執行。(據《江門日報》3月12日)
潘皓炫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和即將生效實施的《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均規定鐵道部有為殘疾人火車出行提供無障礙設施和必要的輔助。鐵道部應對下屬車站的殘疾人無障礙設施是否完善,既有的無障礙設施能否保障殘疾人購票、進站與乘車暢通無阻負責。同時應提高對乘車的殘疾人服務的質量,加強火車站的工作人員的無障礙服務意識,對專門崗位人員進行相關的崗前培訓。
其實,用細節服務關愛殘疾人出行,鐵路部門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追求服務殘疾人的完美。在早幾年前,鐵路部門有開始設立殘疾人無障礙出行,特別是在硬件服務上有著更大的投入。比如:全國鐵路較大車站開設殘疾人購票窗口或與軍人等優先購票窗口合設,方便殘疾人購票;旅客列車設置殘疾人旅客專用坐席,專用坐席設置處及所在車廂外的車身涂刷相關標志;要求每趟旅客列車預留一定數量的殘疾人旅客專用票額,進一步方便殘疾人旅客乘火車出行。從預留殘疾人專用車票,到設置專門的殘疾人專用席;從許多火車站站臺“長高”14cm,跟車廂無高差,到殘疾朋友可坐輪椅直接進入車廂;從殘疾人專用售票窗口變矮30cm,到殘疾朋友以后坐在輪椅上就可以買到票。還有殘疾旅客從進站、候車、上車、乘車、出站等,列車工作人員會按照鐵路相關規章制度,在軟件服務上提供更多人性化的幫助。
與此同時,2011年10月,鐵道部、鐵道部政治部發出 《關于在全路客運窗口廣泛開展 “服務旅客創先爭優”活動的通知》,其中對殘疾人關愛制定了詳細的規定。比如:在各站改造售票窗口,增設殘疾人專窗;在每趟列車上增設5個殘疾人專座,增加殘疾人專用衛生間;在各大車站增設殘疾人通道,對靠輔助器具行動的殘疾旅客,實行站車之間購票、登記、交接、信息通報等“一條龍”服務等等,在硬件設施服務上,已經達到了服務殘疾人的標準,在軟件服務上,用人性化的關愛、貼心的服務,解決好殘疾人乘客出行中所遇到的困難。
點點滴滴的服務細節都關情,我們有理由相信,始終牢記人民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是朋友勝朋友,不是親人勝親人,殘疾朋友在列車工作人員的一路照顧下,安全、順利地到達了目的地。當然,除了有硬件設施一流外,如果能夠在軟件服務上再添一把力,那么,廣大殘疾人在出行的路上必然有更多的歡歌和笑語,人民對鐵路的滿意度會越來越高。當然,關愛和幫助殘疾人,應該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服務行業尤其應該率先垂范,走在前頭。也期待著更多運輸部門,能夠像鐵路部門那樣能給殘疾人更多的無障礙出行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