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為啥成為兩會期間的“亮點”?
兩會期間,人民大會堂前的一段路是代表們必經之路。鐵路常常成為這段路上的言語“亮點”。(據《人民鐵道報》3月15日)
鐵路為啥成為兩會期間的“亮點”?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代表、委員們有著怎樣的情感?
鐵路拉近了城市與城市之間的距離。“雙百”人物中的共產黨員,作為唯一從第一屆連任到第十一屆的全國人大代表,申紀蘭每年都是兩會上的“明星”之一。在人民大會堂前,聽說記者來自鐵路媒體,她專門停下腳步,表達了對鐵路的特殊感情。她說,從最早騎著毛驢走了4天來參會,到后來坐火車,再到現在坐動車組3個小時就從太原抵京,她的參會歷程同時見證了中國鐵路發展的歷程。
鐵路在國家經濟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除了努力為旅客便捷出行創造條件這樣的民生話題,鐵路作為國民經濟大動脈、國家重要基礎設施,優先保障重點物資運輸,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發揮重要作用,這也成為代表們的共識。
鐵路對城市發展、企業的興旺有著大大的作用。“青島港的鐵礦石吞吐量能夠做到全球最大,關鍵是鐵路給我們疏運,離開鐵路我們寸步難行。”全國人大代表、青島港集團董事局主席常德傳坦言,鐵路對于青島港而言,是最密不可分的。青島港改革開放30年的大發展,始終與鐵路的關心和支持相伴。2011年,青島港貨物吞吐量達到3.7億噸,其中鐵路承擔了大量的疏運任務。常德傳篤定地說:“鐵路發展了,我們港口就發展了。鐵路好了我們就好了。”
鐵路解決了企業出路的“瓶頸”。全國人大代表、赤峰市委書記王中和表示,盡管鐵路部門對內蒙古煤炭運輸支持很大,但還遠遠不能滿足需求。“內蒙古鐵路的欠賬太多,現在煤運通道是‘瓶頸’,應該加大力度了。”他堅信,鐵路作為運量大、節能環保的運輸方式,將在內蒙古未來的發展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鐵路已經成為大眾化出行的工具,讓人們出行越來越方便、快捷。“春運期間鐵路運輸緊張,是因為運力資源緊張。”全國人大代表、常州市委書記閻立從春運談起,“所以發展鐵路是根本。而從現階段看,鐵路部門要更多地了解老百姓的需求,讓老百姓購票、乘車能夠更方便些。”在他看來,今年鐵路春運的一系列新氣象表明,鐵路部門正在不斷朝這個方向努力。
因此,鐵路的建設發展需要當地政府、社會各界大力支持,需要人大代表、專家、學者、團體、網友對鐵路建設發展提出好的建議,需要媒體有一個良好的環境宣傳環境氛圍。鐵路是你的,也是我的,是我們大家共同的,鐵路人始終牢記人民鐵路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用著責任、用著熱情、用著對社會的愛,朝著人民滿意的地方大步朝前走。
新聞來源:http://www.china-mor.gov.cn/xwzx/xwfb/201203/t20120315_30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