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原地擺攤20年為等回被拐兒子
2012年03月21日
兒子2歲時被拐福建,夫妻倆生意越做越大,但一直不愿挪地方,家里買了新房,還特意給兒子留了一間。
昨天下午3點,47歲的曹素萍和丈夫周啟林,站在大渡口區公安分局刑警支隊門口,不時眺望著不遠處的路口。
曹素萍時不時的整理一下自己的新衣服,摸摸剛燙好的頭發,顯得有些緊張。因為,這樣的等待,她和丈夫已承受了20年……“我就知道,兒子一定會回來的。”
兩歲兒子緊隨身,水果攤前被人拐
1992年4月27日,是曹素萍夫妻倆永遠都無法忘記的一天。那天,他們跟往常一樣,在九宮廟菜市場擺水果攤。
剛滿兩歲的兒子周巍,在水果攤附近玩耍著。“我每天都把兒子帶在身邊。”曹素萍說。
晚上6點左右,天色漸暗,菜市場附近的夜市開始擺了出來,來往的人也越來越多。“我和丈夫一直忙著削菠蘿。”曹素萍清楚地記得,那天,水果攤的生意特別好。“兒子在離我們三四米左右的地方,啃著面包。”
曹素萍還記得,周巍當時穿著自己為他親手織的藍色毛衣。“也就不到10分鐘的時間,就出事了。”曹素萍說,她削完菠蘿后,下意識的朝兒子之前站著的地方看了看,結果發現兒子不見了。
昨日,大渡口區公安分局刑警支隊,曹素萍查看周巍的左臂,看是不是自己失蹤20年的兒子。重慶晨報記者甘俠義攝
兒子不見之后,曹素萍報了警,家里的親戚也趕來幫忙尋找。菜市場、廣場、游樂園、火車站……只要是能想到的地方,他們都找過了。
那一個月,曹素萍和丈夫根本沒心思做生意。到處張貼尋人啟事,四處打聽兒子的下落。“只要有兒子的消息,再遠我都會去。”周啟林說。
這20年,曹素萍的水果攤生意越做越大??墒?,她一直沒有搬過地方。“我相信,總有一天,我會等到兒子回來。”曹素萍說,她一直堅持著這個信念。
為了等到兒回家,原地擺攤二十年
曹素萍上下打量著眼前的這個陌生人,沒有再說話。突然,她抓住周巍的左手,擼起他的袖子,接著又擼起了他右邊的袖子。
“你手臂上的胎記呢?”曹素萍情緒顯得有些激動。她和周啟林反復檢查著周巍的手臂,臉上漸漸露出了失望的表情。
“我沒有胎記。”周巍帶著福建口音的普通話,終于開口了。他對眼前這兩個陌生人的舉動,顯然有些反感。
“怎么會沒有呢?我的兒子手臂上有胎記,你沒有!”曹素萍很肯定地說,她清楚地記得兒子小時候手臂上有塊青色胎記。“你們是不是找錯了?”曹素萍悄悄地問民警。民警說,胎記長大后有可能會消失。
兒時胎記無蹤影,父母懷疑找錯人
民警把他們帶到了辦公室坐下。曹素萍主動的坐在了周巍身邊,仔細打量著他。周啟林也坐在了他的另一邊。
“你過得好嗎?”曹素萍用很不標準的普通話問道。“還可以。”周巍想了一會兒,說了第二句話。
周巍的話一直不多。他說,自己一直生活在福建泉州,從來沒有出過遠門。“從小,村里的人就在議論我。”周巍低著頭輕聲說,從自己懂事那天起,他就知道自己是被福建的父母用5500元買來的。
“我也想過要找我的親生父母。”周巍說,他其實也一直想回家,可他的養父母從沒告訴過他,自己是從哪來。“我不敢走出那個村,我不知道自己該去哪里。”
今年22歲的周巍沒有成家,他心里也一直盼望著能見到自己的親生父母。
自小得知己被拐,欲尋歸路不知處
親子相見如陌路,二十年間鄉音改
上周五,接到民警打來的電話,說周巍找到了時,曹素萍說,她內心就一直很忐忑。“我雖然很激動,卻又很害怕再一次失望。”
昨天下午3點15分,一輛灰色桑塔納停在了刑警支隊門口。所有人都把目光聚集在了從車上走下來的一名年輕男子。
男子個子不高,面對眾人的迎接,他顯得有些不適應。
“你叫什么名字?”曹素萍用重慶話迫不及待地問道。
年輕男子沒有說話,只是木訥地盯著曹素萍和周啟林。“他叫倪添丁,就是你們的兒子周巍。”大渡口區刑警支隊打拐大隊隊長孫強在一旁說,周巍聽不懂重慶話。
這時,辦案民警拿出周巍和曹素萍、周啟林的DNA鑒定報告。“我們做了兩次DNA親子鑒定,證明他的確是你們的兒子。”孫強很肯定地說。
曹素萍緊緊地握住周巍的手,淚水終于忍不住掉了下來。“你知道嗎?家里一直為你留了一間房。”曹素萍哽咽著說,家里已買了新房,而且特地為周巍留了一間。
“留下來,跟我們一起生活幾天,可以嗎?”曹素萍輕聲地問。“好的。”周巍點點頭,眼角泛著淚光。“走,我們回家。”周啟林牽起了周巍另一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