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金不昧”的鐵路人用真情溫暖乘客心
3月16日,天津客運段接到從北京鐵路局轉來的一封表揚信以及旅客送來的一面寫有“拾金不昧 道德高尚”的錦旗。原來,河北旅客孫雷雷日前乘坐天津客運段擔當的列車時,不慎將一個裝有重要資料和證件、銀行卡及部分現金的錢包丟失,幸虧被乘務員撿到,避免了巨大損失。(見《今晚報》3月17日)
旅客在出行的旅途中,丟失了錢和物,以及重要資料,那是怎樣的一個焦急的心情?當丟失的物品突然從空而降,就像電影中歸還物品的情景,對于當事人來說,那是怎樣的喜悅和激動?還是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其中的詳情。
日前一天凌晨5時許,由天津開往成都的K257次列車從鄭州站開出,2號硬臥車廂乘務員張智強在車廂內巡視時,感覺腳下踢到一個東西,用手電一照,發現5號鋪下有一個黑色錢包,于是立即用對講機將情況報告給當班列車長和乘警。列車長趕到現場了解情況后,馬上小聲詢問周圍旅客,但由于旅客都在熟睡,無人應聲。為不打擾旅客休息,也防止失主著急,張智強決定坐在車廂邊座上等候失主。大約過了兩個小時,5號中鋪的一名旅客突然十分著急地在鋪位上翻找東西,并詢問乘務員有沒有見到一個錢包。一直未睡的張智強見狀,馬上將這名旅客帶到列車長和乘警那里。
經核實,這名旅客叫孫雷雷,是滄州一家數控公司的工程師,錢包內除裝有身份證、存有10萬元的銀行卡和部分現金外,還有一些十分重要的資料和證件。原來,孫雷雷此行是去成都出差,為一個項目工程進行安裝調試的,里面的資料和證件十分重要。由于此項工程只允許獲得一定資質的工程師參加,如果資料和證明丟失,孫雷雷不但會白跑一趟,還有可能因此失掉合同,造成工程延期而賠償對方。拿著失而復得的錢包,孫雷雷異常激動。
看完整個新聞,筆者也有深深地感動,乘客通過不同方式,給拾金不昧的列車員送錦旗表示感謝,這是對拾金不昧最好的贊美。由此事展開來說,當前,鐵道部門正在大張旗鼓地開展“服務旅客創先爭優”活動,就是大力倡導廣大職工在工作崗位上,始終“以服務為宗旨,待旅客如親人”的思想理念,心中擁有對旅客如親人的情懷,無論你撿到多么貴重的物品,必然會想到的是乘客的焦慮和憂愁。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拾金不昧的鐵路人做好事的做法,向廣大乘客展示“人民鐵路為人民”一道亮麗的人情風景線,實際上是把鐵路企業的文明、鐵路職工的高素質通過流動的文明窗口,向社會進行傳遞,促使更多的人們來繼承、發揚拾金不昧的優良傳統。
無論社會、時代怎么變化,“拾金不昧”永遠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一個人高尚品質和崇高社會責任感的具體體現,是社會、人們所公認的,無論社會、時代怎么變化,拾金不昧更應該要繼承發揚下去的,讓我們的社會處處充滿和諧、充滿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