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大學生驢行送書給山區孩子
2012-03-22

  大學生驢行送書給山區孩子

  2012年03月22日        來源: 重慶晨報

  重慶工商大學,創業伙伴宋紫陽在愛心亭里整理捐贈的書籍。

  “驢”背上的圖書館 他只想旅行時為山區孩子帶本書
  
  26歲的孫智畢業于重慶工商大學,早在入學之初,就是學校的風云人物。
  
  “賣手機,賣手機卡給新生,賺了點錢,就想做點實事。”2006年的5月1日,孫智乘火車到達了河南開封。在當地一名志愿者的引薦下,他來到了蔚縣雷家鎮一艾滋村,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志愿者一道吃住在村里。
  
  除了幫助村民,孫智主要負責給當地小孩進行學習輔導,鼓勵他們戰勝疾病,好好學習。離開的時候,他將剩下的400元錢給村民們買了食物和藥品,“回到學校就剩下2塊錢了。”
  
  此后,孫智在大學四年中,以驢行的方式,去過了全國30多個省市的110個偏遠農村。
  
  孫智說,在艾滋病村的經歷,在他心中種下了公益的種子。“我打算更多地參與類似的公益活動。”但一位北京志愿者的遭遇,差點讓他的計劃夭折。
  
  從艾滋病村回來1年后,當時認識的一位北京的志愿者,被查出感染了艾滋病,“他讓我趕緊去體檢,因為他知道我也有口腔潰瘍。”
  
  拿到體檢陰性報告的時候,孫智感慨萬千,同時他也開始思考:公益應當是舉手之勞的事情,并非犧牲自我,“我就想,應該有一種順手就可以做的公益。”
  
  驢行送書
  
  山區孩子對書如饑似渴
  
  說起自己旅行送出的第一本書,孫智清楚地記得是《青年文摘》。
  
  “哪一期不記得了,但里面有幾篇文章我非常喜歡。《花開不敗》,是高考勵志的。”孫智家中保存了幾箱子的《青年文摘》,都舍不得丟。
  
  2007年暑假,回到山西大同老家的孫智跟幾個朋友一起去驢行,前往大同的一個偏遠山區,隨身帶著一本《青年文摘》,“休息的時候翻著看看。”
  
  在當地,一個少年引起了孫智的注意。“他本該上高中的,卻輟學了。”少年幫著孫智他們搭建帳篷,給他們當向導,雙方很是談得來。
  
  在帳篷里翻看《青年文摘》的時候,少年有些愛不釋手,“見他這么喜歡,我就送給他了。”沒想到欣喜若狂的少年,竟然連夜去摘了幾根黃瓜作為答謝。
  
  山區少年對書籍的如饑似渴,讓孫智酸楚的同時,也給自己定了一個規矩:每次旅行,都帶上幾本書,送給目的地的孩子們,“不會帶太多,就是舉手之勞。”
  
  孫智覺得,這樣的“微公益”,開始接近自己的想法。
  
  創業圓夢
  
  建立“愛心書報亭”
  
  陶中華是孫智的室友。他喜歡看書,也喜歡跟孫智討論公益。2009年畢業的時候,陶中華將自己大學期間買的2000多本書,都送給了孫智,“他(陶中華)是我的精神導師。”
  
  一下子有了這么多書,靠自己驢行猴年馬月都送不完。于是孫智考慮要借助大家的力量,他放棄了不少前景廣闊的工作,決心靠創業來實現自己的這個夢想。
  
  “我們3個人東拼西湊了7萬元,在校園里搞了2個愛心書報亭。”室友宋紫陽,成為這個創業團隊的一分子。
  
  書報亭的創立,解決了貧困大學生的勤工儉學問題,更重要的是,成為了圖書捐贈的接受站。2011年5月,原本取名“老孫走天下”的公益活動,在一番思想碰撞后,正式更名為“驢背上的圖書館”,“這個名字大家都很認可,覺得很貼切。”
  
  對于孫智的想法,最初宋紫陽并不看好,他認為自己做公益可能很容易,但要號召同學們都來參與這項活動并非易事。而且要長期堅持下去,真正把驢背上的圖書館推廣到全國,客觀上存在著很大的難度。
  
  但宋紫陽并沒有勸孫智打退堂鼓,而是義無反顧地選擇全力支持。畢業后的幾年時間,宋紫陽多數時間都花在了校園兩個愛心書報亭上。
  
  宋紫陽目前主要負責兩個愛心書報亭的管理,經常往返兩地校園(蘭花湖校區)進貨和收賬。每逢有驢友出行,都會主動到書報亭聯系他。在對方來取書時,宋紫陽總不忘給他們推薦一些優秀的書刊。

  驢友出行
  
  “帶書”成時尚
  
  孫智一直強調說,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斗。除了2名創業伙伴外,學校的一些社團,也支撐著他的夢想。
  
  由工商大學學生成立的創銳模擬公司(社團),主要負責“驢背上的圖書館”活動的推廣,特別是收集圖書。為了能發動更多的人參與,他們在愛心書報亭旁邊設立展臺,為過往同學宣講“驢背上的圖書館”活動,并組織社團隊員在校內外開展各種宣傳活動。
  
  經過長期的宣傳,工商大學的學生們但凡有用不上的書,都會第一時間送到愛心報刊亭。家住江北的湯婆婆,得知這個活動后,竟一口氣捐贈了1400冊圖書。
  
  創銳社團負責人易小藝說,從去年4月份開始,愛心書報亭已經收集了1萬余冊圖書,通過驢友為山區貧困兒童帶去了2000余冊。
  
  綠野仙蹤是工商大學校園驢行的主要社團之一。社團不定期組織學生外出驢行,成為了“驢背上的圖書館”主要的踐行者。
  
  “‘驢背上的圖書館’讓我們的旅途變得更有意義!”每次驢行之前,背包里帶幾本《弟子規》已經成為領隊王若邦的一種習慣。他所在的綠野仙蹤戶外社團,今年已陸續送出近百冊中小學生課外讀本。他說,帶著這些書去驢行,讓人感覺到身上肩負著一種使命感,“在旅途中我也要認真閱讀,好給山區小朋友分享讀后的心得,并教會他們書中的哲理。”
  
  目前,驢友們驢行的目的地,以重慶、四川和貴州周邊的偏遠山區為主。孫智說,除了校園驢友,社會上的驢友組織,也開始逐漸接受自己的想法。
  
  計劃受捧
  
  挺進全國30強
  
  用愛心書報亭賺的錢,來支撐“驢背上的圖書館”,曾經讓孫智飽受質疑。但他在一片質疑聲中,道出了自己最真實的想法:有人說這是偽善,但我想說,如果偽善真的能夠幫助別人的話,那這樣的偽善又未嘗不可呢。我就是用公益賺錢,可能偽善,可能不真實,但只有我知道我做的是公益。
  
  去年12月,經朋友推薦,孫智參加了由一家著名品牌基金會發起的“語路”問行動。他在拍攝的宣傳視頻中,用上面這句話,回擊了所有的質疑。
  
  孫智為“驢背上的圖書館”以及愛心書報亭開出了策劃書,2年后覆蓋重慶、成都、西安30所高校,10年完成全國布局,建立“驢背上的圖書館”公益基金。該計劃得到了“語路”問行動組委會的認可,“驢背上的圖書館”以很高的票數挺進全國30強。
  
  知名媒體人王克勤是此次活動的專家評委,他在微博上對“驢背上的圖書館”進行了轉發和鼓勵。孫智也期待著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孫智對“驢背上的圖書館”是這樣總結的:驢行是一種自我探索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有一本書作為靈魂伴侶將受益匪淺;而驢行的目的地往往是一些偏遠的山區,那里的孩子最需要的是書和外界的訊息。“驢背上的圖書館”就是解決驢友、書籍和偏遠山區孩子信息流的公益活動。活動中無論是書的捐贈、書的儲存還是最終書的“傳遞”都是志愿者的舉手之勞。
  
  驢背上的“圖書館”既是有形的也是無形的,圖書館中貯藏的是自我探索的精神和人生大愛的分享,這才是“圖書館”里真正的“圖書”!
  
  這是一本《青年文摘》。經過多次翻閱,有些卷邊,但書中的文字,依然動人。2007年暑假,這本滿是勵志故事的《青年文摘》,經過一個名叫孫智的年輕驢友,輾轉來到了山西大同偏遠山區一名少年的手中。欣喜若狂的少年,送了幾根黃瓜作為回禮。
  
  此后,每次驢行,孫智都會帶上幾本書。“驢背上的圖書館”公益活動應運而生,并在大學生驢友中成為一種“時尚”。今年3月10日,孫智和他的“驢背上的圖書館”,從60多萬報名參賽的夢想中脫穎而出,入圍“語路”問行動30強。如果進入前六名,將分享千萬元的獎金。
  
  這是一個年輕人,剛剛開啟的公益創業夢想。(本版文/首席記者 肖慶華 實習生 胡吉平)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