瘸腿老人拄拐杖32年鑿井5口
2012年04月05日
拄一根鐵拐,佝僂著背,靠一副手錘和鏨子,在巖壁上尋找生命之水,32年間從不間斷——這就是今年73歲的廣元市劍閣縣楊埡村村民左慎宗的人生寫照,這位瘸腿老人艱難鑿井的身影,成為當地一道最著名的風景。
左慎宗童年十分不幸,8歲摔斷了右腿,粗心的醫生卻誤將其韌帶割斷。5年后,左腿又萎縮了。從此他只能靠一根長1.5米的鐵棍撐起身體。
左慎宗所在的劍閣縣楊埡村,是遠離江河的旱山村。多年來,村民們每天背著桶去10里外的地方找水。為了節約水,大家用煮面湯洗腳、用洗腳水喂豬。
上世紀50年代,有地質勘探隊前來鉆井取水,可只留下了幾十個土坑。1980年,41歲的左慎宗拄著鐵拐找到村委會,非要用自家承包的好地,交換村東邊豹子嶺下沒人要的7畝多亂石溝,聲稱要在那里打井找水。
當年冬天,迎著漫天飛雪,左慎宗拄著鐵拐上了豹子嶺,開始了自己的打井生涯。
然而,當地山石堅硬,一錘下去虎口發麻,手心全是血泡。一天下來,1.5尺長的鐵鏨竟然磨掉了不少。3年后的一個夜晚,井的四壁終于滲出了亮晶晶的水珠,左慎宗激動地流下了眼淚。
首戰成功,左慎宗一發不可收拾。1989年,蓄水249方的第二口井流出了甘泉,他將其命名為“松柏井”;1997年,左慎宗把第三眼井取名為“回歸井”……2005年,開鑿蓄水929方的第五口井,命名為“奧運井”。
32年間,左慎宗佝僂脊背艱難鑿井的身影,成為村民們最熟悉的風景;山野間,“叮叮當當”的敲擊聲是最動聽的音樂。32年間,他拄壞了5根鐵棍,用壞了鋼錘13把,手錘17把,鋤頭136把,鋼鑿鏨子不計其數,鑿井5口,全家耗資至少在15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