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有370個“代理媽媽”
2012年04月06日
壓題照片:邱丙霞帶領孩子們參觀鐵道游擊隊紀念館。
“我以前很自卑,伙伴們說我是孤兒。自從有了您的關心與呵護,他們另眼看我了,都羨慕我有這樣一個好媽媽……”
讀著孤兒成成(化名)寫給自己的信,“代理媽媽”邱丙霞淚眼婆娑。
邱丙霞,國家電網山東棗莊供電公司青年女工,是成成和其他8個失親貧困孩子的“代理媽媽”。10年來,她用愛與執著信守自己的承諾,為孩子們撐起一片天空。
在邱丙霞影響下,棗莊供電公司系統先后涌現出370多個“代理媽媽”,讓失親的孩子重溫母愛,健康成長。
“一個個平凡的個體,凝聚起來,就能營造一個充滿愛的世界;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堅持下來就能解除千萬個家庭的困擾。這就是電力人愛心的接力,這就是電力人社會責任的擔當。”
這是2011年4月棗莊供電公司“代理媽媽”群體榮獲全國“感動電力”團隊獎時,評委會授予她們的頒獎詞。這是對她們十年如一日的善舉的肯定和褒獎。
“來了個好心的媽,孩子有依靠了”
邱丙霞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失學兒童,緣于偶然。2002年春天,在棗莊市山亭區婦聯組織的一次活動上,邱丙霞發現:生活在山里的一些孩子生活清苦,有的甚至面臨輟學、失學的境遇。邱丙霞心里不是滋味,她當即決定,要盡自己所能幫助那些貧困孩子。
“幾百塊錢,就可能改變失學兒童的命運。所以,在他們最需要的時候要伸出手。”邱丙霞對記者說。
9歲的小馬是邱丙霞“代理”的第一個孩子,他父親早逝、母親改嫁,一直跟著爺爺生活。邱丙霞把300元錢和學習用品、衣服遞到他手上。左鄰右舍都說,“來了個好心的媽,孩子有依靠了。”從那天起,邱丙霞堅信,只要自己和家人再省一點,就能多幫助一個孩子重新背上書包。
有了第一個就有第二個、第三個……
成成從小學四年級開始,就一直在邱丙霞的悉心關照下成長。
當時,成成的父親精神失常,母親離家出走,他只得跟大爺大娘一起生活。小學四年級,大爺家供不起他讀書了,眼看就要輟學。邱丙霞得知后,來到成成的大爺家。見到蓬頭垢面、又瘦又黃的成成,她心里一陣酸楚。
面對邱丙霞,成成突然抱住她的腿,哭喊道:“媽媽,我想讀書!我想讀書!”
邱丙霞的眼睛濕潤了。“做他的‘代理媽媽’,幫助這個孩子走出困境,讓他重新背上書包。”她暗暗下定決心。
為了讓成成的大爺大娘支持孩子上學,邱丙霞買了大米、白面、花生油送去。成成的大娘拉著邱丙霞的手說:“能遇到你這樣的好心人,我們感動得不知說什么才好。孩子的事全聽你的……”在邱丙霞的資助下,成成重新回到學校。
為了幫成成克服自卑心理障礙,邱丙霞常把他帶到家里,輔導功課,還經常到學校去和他談心,鼓勵他好好學習。成成性格逐漸開朗起來,在學校組織的朗誦比賽中獲得第二名。2007年成成被評為“棗莊市十佳少年”,目前正全力備戰高考。
十個孩子共有一個“媽”
邱丙霞一路走來就是10個春秋,她先后成為9個失學兒童的“代理媽媽”。
9個孩子中,6個是孤兒,3個來自單親家庭。加上自己的親生女兒,正好10個孩子。
要撫養10個孩子,這可是個不小的考驗。
“我們夫妻1995年結婚,先是婆婆得了重病,花去了幾萬元;我母親又3次住院,為了母親的醫療費用,我找親戚求朋友東借西湊,欠下了3萬多元的債務。”邱丙霞說,家里唯一的小叔子一直跟著她生活,從找工作、結婚到買房全由她們夫妻倆操持。
“家庭負擔這么重,為什么還要資助這么多孩子?”有人問。
“看到孩子們活潑的身影和開心的笑臉,我會感到很欣慰。”邱丙霞樸實地說。
有人對邱丙霞不理解,說她“找罪受”,也有人嘲笑她“愛出風頭”。但她卻認準了助人為樂這個理兒。
工作占去了大部分時間,又是9個孩子的“代理媽媽”,邱丙霞明顯“怠慢”了親生女兒。
“我是一個不稱職的媽媽。”提起女兒,邱丙霞感覺虧欠太多。
“沒人看孩子,女兒兩歲多就被送進幼兒園,5歲就上了寄宿私立小學,每個月回來總要打上幾天吊針……”說到這里,邱丙霞有些哽咽。
令邱丙霞欣慰的是,女兒對她非常理解:“看到你們那么累,我也不好意思纏著你們。”
370個“代理媽媽”成愛心品牌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投進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
2011年12月9日下午3時,棗莊市市中區永安鄉聶莊小學“留守兒童快樂成長活動站”里歡聲笑語,10名困難學生穿上“代理媽媽”們送來的羽絨服,以樸素的歌聲表達感謝,溫暖了整個校園。
像這樣的“母子”結對場面,棗莊市供電公司每位“代理媽媽”都經歷過。10年來,在邱丙霞的影響下,棗莊供電系統干部員工紛紛加入到“代理媽媽”的行列。
同事趙金蘭起初不理解,邱丙霞就常帶她一塊兒看鄉下的孩子。趙金蘭被孩子感動了,成為兩個孩子的“代理媽媽”。同事王軒、閆輝、劉宏國、宋正俊、李功常都是年輕的小伙子,受邱丙霞感染,也成了年輕的“媽媽”。他們把父親般的愛傳遞給孩子們的事跡,被人們津津樂道。
“‘代理媽媽’是個人愛心的體現,而企業也要對這種行為進行鼓勵和引導。”棗莊供電公司總經理李建鵬說。在公司的宣傳和持續推動下,很多員工伸出援手,幫助社會困難群體,用自己的愛心回報社會。
如今,棗莊供電公司“代理媽媽”的范圍已由當初的女工拓展為全體干部員工。370多個“代理媽媽”集體和個人,共資助失親貧困兒童500多名,在全市建立“留守兒童快樂成長活動站”8個,成了棗莊市最大的“愛心群體”,“代理媽媽”也成了棗莊供電公司的愛心品牌,被社會各界所認可。
每位“代理媽媽”都有感人肺腑的故事;每個被關愛的困難兒童都有感激之情要訴說。
電力設計院的叢雪芹,是單親孩子蓉蓉的“代理媽媽”。天氣轉涼了,她把衣服穿到孩子身上;每次見面,她總是不忘鼓勵蓉蓉發奮學習。女工委原主任張玉芝與興隆小學六年級二班的朋朋結成對子,多次到孩子家里走訪看望,并向班主任了解朋朋的學習情況,還經常與愛人一起到學校和孩子談心。
在棗莊供電公司滕州供電部,有一個青年員工“代理媽媽”群體,這是一個年輕的團隊,27名員工平均年齡25歲多一點,每人至少有一個“代理孩子”,其中3個“代理媽媽”各有兩個“代理孩子”。這是一支有著優良傳統的學雷鋒做好事的青年團隊,他們成立了“光明行365志愿者服務隊”,足跡踏遍了滕州每個角落。
愛與愛的交流,改變了孩子們自卑內向的性格。老師們欣喜地告訴“代理媽媽”:自從有了“媽媽”,孩子們變了,學習進步很快,也喜歡說笑了。
“像您一樣做個有愛心的人”
“媽媽,我語文得了98.5分,數學得了100分。”
“媽媽,這是我的‘三好學生’獎狀。”
孩子們的來信,被“代理媽媽”們看了一遍又一遍。
小麗在給邱丙霞的信中寫道:“媽媽,我以前覺得人生好沒意思,自從遇到您,我變了,其實人生到處充滿愛,充滿溫暖。我只想努力學習,以優異成績回報您,將來學有所成,為社會作點貢獻,像您一樣做個有愛心的人……”
不僅是孩子們,就連他們的家庭也充滿了陽光。
臺兒莊區黃邱村的小夏,剛出生就失去母愛,只能和爺爺奶奶相依為命。臺兒莊供電部的女職工武勇認領了小夏,小夏爺爺的臉上有了久違的笑容。老人常常騎上自行車,趕80多里路,把自己收獲的花生、地瓜、新鮮蔬菜送到武勇手中。去年春節,老人穿著武勇送的新衣服,顫抖著寫下春聯:“大地送暖是春風,人心送暖是黨情”;“人間確有真情在,不是親生勝親生”。
“代理媽媽”是一項開創性的事業,最初是由棗莊市婦聯啟動的。“‘代理媽媽’們,讓困難、殘缺家庭的孩子們得到了幫助,給社會吹來了一股新風,凈化了人們的心靈,實現了自我價值。”棗莊市委書記陳偉說,今后,棗莊人還要策劃更多的愛心救助活動,承擔更多社會責任,形成獨具特色的愛心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