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經常在馬路上見到流浪的少年兒童,他們大多衣衫襤褸,渾身又黑又臟,靠乞討為生。目前,政府有關部門加大了對他們的救助力度,進行收容、遣返,對找不到家的還妥善安置。但我們的救助往往側重于物質救助,卻忽視了心靈救助。
流浪兒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多數因為家庭變故如父母去世、離異或教育不當等而離家出走,到社會上流浪,他們的心靈相當脆弱和敏感。而大多數流浪兒救助工作往往只是物質救助,只要孩子有飯吃、有衣穿就算達到了救助目的。然而如此救助讓我們看到的事實是,孩子得到救助后重又流浪漂泊。因為物質的救助無法撫平其心靈創傷,讓其難以得到心靈的慰藉和溫暖。如果在對他們開展物質救助的同時,加大心理救助,成立流浪兒心理救助中心,聘請社會上一些懂得兒童心理學、有愛心、有責任心、有耐心的人士組成救助隊伍,幫助兒童從心理創傷的陰影中走出來,讓其克服自卑,幫他們樹立生活的勇氣,找回生活的信心,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救助流浪兒。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