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愛心資助千名貧困學童
2012年06月25日
王孝娜終于見到了默默資助自己十多年的王成軍。
從點燃捐資助學愛心火種的班長時玉國,到不圖名利默默奉獻的王成軍,到不忘承諾的張亞雷……19年來,從濟南軍區某兵種訓練基地學兵三隊走出去的學兵一茬又一茬,但資助貧困學童的接力棒一直傳承至今,累計捐款16萬余元,資助貧困學童1000多人,他們用實際行動展現著當代軍人的雷鋒精神。
愛的薪火傳遞至今
1994年春天,時任學兵三隊班長的時玉國從收音機上聽到山東正在開展專門救助貧困失學女童活動的廣播,得知沂蒙老區很多家境貧寒的女娃上不起學的消息后,時玉國當即萌發了捐款資助失學女童的念頭。
時玉國和楊玉蓮、楊梅、黃亞麗等好幾個失學女童結成了幫扶對子,定期給她們寄錢。時玉國將省吃儉用積攢的錢悄悄寄給這些孩子,幫助她們完成了初中學業。1996年的一天,基地忽然收到一封來自沂南的感謝信,時玉國救助沂蒙山區失學女童的感人事跡,基地官兵這才知道,原來雷鋒就在自己身邊。
一粒愛的火種燃起一片愛的火焰,學兵三隊自發掀起了捐資助學的熱潮,年復一年,將愛的薪火傳遞至今。
解放軍哥哥你在哪里
在學兵三隊資助的孩子中,有一個名叫王孝娜的女孩,1999年,已經讀到小學三年級的她,隨時都有失學的可能。
當時正在學兵三隊參加大學生干部集訓的王成軍,主動和她結成了對子。當時,王成軍每月的工資并不高,但他堅持每年都從工資中拿出400元,默默給孝娜匯去,并一直通過書信鼓勵她自強奮進。
2004年,已經讀初三的孝娜給這位關心資助她多年的解放軍哥哥王成軍寫了一封信,然而,這封信寄出后再也沒有了回音,但是每年400元錢的學費還和往年一樣寄來,只是沒有了匯款地址。
在這分無聲的鼓勵和鞭策下,王孝娜深深感覺到,背后有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在支撐著自己。2009年,孝娜順利考取了濟南一所高校,想見王成軍的愿望變得愈發強烈。
在基地官兵的幫助下,經過多方聯系,今年6月,王孝娜終于如愿以償,見到了這位默默資助自己十多年的好心人。
“遲到”的捐助兌現當初的諾言
和時玉國、王成軍一樣,19年來從學兵三隊走出的一茬茬官兵,像一粒粒傳承雷鋒精神的種子,他們走到哪里,就把雷鋒精神帶到哪里,學兵三隊的張亞雷就是其中之一。
得知一個名叫胡莎莎的孩子因家庭貧困被迫輟學后,張亞雷很快便與其結成了對子,每年堅持把省吃儉用積攢的錢準時寄到莎莎手中。
2004年12月,退伍返鄉后張亞雷一直沒有找到工作。想起等待資助的莎莎渴望上學的眼神,張亞雷內心愧疚萬分,他在信中寫道:“請原諒我這幾年因為沒有找到工作而違背了當初的諾言。”
2007年,找到工作后,張亞雷第一時間將這份“遲到”的捐助給莎莎寄了過去。資助完莎莎后,2009年,張亞雷又和沂南縣岸堤鎮的在讀小學生梁婷結成了幫扶對子,繼續兌現著學兵三隊傳承已久的關愛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