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女子抱病開通心語熱線
2012年6月29日
熱心幫助他人的于海波 資料圖片
“袖珍姑娘”愛心鋪就“心語”路
城市晚報訊 長春心語志愿者協會創辦于1996年,16年來,該協會積極活躍于助學、助殘、心理援助、志愿者服務倡導等公益領域,為2530余名貧困家庭學生籌集了100余萬元助學金。令人吃驚的是,長春心語志愿者協會的創立者是個身高只有86厘米、體重只有18公斤的姑娘,她就是被長春人親切地喻為“袖珍姑娘”的于海波。
拖病體開通“心語熱線”
幫助更多人尋找快樂
于海波自出生時便患有先天性脆骨癥,多次骨折使她失去了行走的能力,身體也停止了生長。可就是這樣一個被醫生宣布活不過十二三歲,沒有上過一天正規學堂的人,卻以驚人的毅力報讀了四門大專課程,用自己的親身經歷鼓勵身邊的人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戰。
一次偶然的機會,于海波在收音機里聽到一個少女寫給電臺主持人的一封“絕筆信”,為了幫助少女樂觀面對人生,于海波主動與她通信、通話。此后,于海波便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開一部無償熱線,幫助更多的人尋找生活的快樂。1995年,于海波開通了省內第一部免費心理咨詢熱線“心語熱線”。為了方便與外地咨詢者的交流,她又在不久后設立了“心語信箱”。16年多來,“心語熱線”共接聽咨詢電話3萬余次,“心語信箱”答復信件達到5000余封。
創立心語志愿者協會
助老、助殘、助學
1996年,于海波的“心語之路”變得更加寬廣起來。在許多熱心公益事業的志愿者的建議和協助下,她創立了“長春心語志愿者協會”。協會每年都組織志愿者為社區的孤寡老人提供定期家庭服務,與企業合作幫助特困生、殘疾兒童籌措資金……在心語協會志愿者的努力下,目前已有106名特困學生獲得了社會各界的經濟資助,40多名殘疾人獲得了捐贈電腦、輪椅和義務教育,10多名孤寡老人得到了長期的義務服務,為2530余名貧困家庭學生籌集了100余萬元助學金。
從“心語熱線”到“心語信箱”再到“心語志愿者協會”,助老、助殘、助學和心理咨詢成為“心語”的四項主要工作,越來越多的志愿者走上了于海波的“心語之路”,從最初的三四十人增至目前的500多人。看著心語的志愿者隊伍一天天壯大,于海波欣慰地說:“沒有人會拒絕愛。我相信明天一定會更好。”
希望開辦培訓中心
讓殘疾人有一技之長
“既然命運把我放到了殘疾人這個位置,我決不會就此向命運低頭”。海波不僅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人們證明了殘疾人同樣可以成為生活中的強者,還呼吁社會各界為那些在身體上有殘疾,卻一樣渴望美好生活的人們提供幫助。
經過海波和志愿者們的努力,心語協會被省政府命名為“志愿者先進助殘單位”。于海波說,她最大的愿望就是為殘疾人開辦一個集康復教育為一體的培訓中心,使更多的殘疾人能憑借一技之長找到自己的生存位置。
“無論一個人處在什么樣的境地,如果能夠用積極的心態面對人生,都將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多年來,于海波經歷過挫折也感受著成功的喜悅,但她始終以樂觀的心態去面對生活,熱心地幫助他人,而心語的路也將在社會的理解和支持下不斷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