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腦癱女孩辦感恩會謝好心人
2012年07月02日
瀅瀅一家三口的合影。
瀅瀅是一個堅強愛笑的女孩。
12歲的趙可瀅今年小升初了,這個暑假,她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去旅游、去補課,而是籌辦一場“感恩會”,感謝12年來幫她一路走來的爸爸媽媽、同學老師、親人醫生……她說:“我一生下來,就是一個折翼的天使。但我身邊所有的人,都沒有放棄我,我現在自己能走、能慢慢說話……我想對每一個幫助過我的人,說聲謝謝!希望幫助過我的人和愛幫助別人的人全部幸福幸福再幸福!”昨天上午,一場特別的感恩會在鳳凰書城報告廳拉開序幕,趙可瀅從幼兒園到小學的老師、同學悉數到場。當小可瀅一字一句地說出她的心聲時,不少人都哭了。“其實與其說是我們幫助趙可瀅,不如說她帶給我們樂觀向上的氛圍,她的堅強自信給每一位同學都留下了深刻印象。”趙可瀅的老師說。 揚子晚報記者徐媛園
她的故事讓人動容
剛出生就是“折翼的天使”
一個簡單的動作她要摔多次才能學會
13年前的盛夏,劉會萍在醫院里檢查出有了寶寶,那一刻她和老公都很開心。整整一年,他們都在憧憬這個可愛的新生命,因為他們一直都想要個乖巧的、天使般的女兒。在經歷了十月懷胎、難產,他們終于盼來迎接小可瀅到來的那一刻。“但我只看了她一眼,她就被匆匆抱上了去兒童醫院的救護車。她在兒童醫院呆了整整13天,我一直很擔心,雖然老公一直安慰我說沒什么事。”后來趙會萍才知道,就在這13天里,醫院已經下了兩次病危通知書。“那時候我們還不知道有腦癱這種病,盡管病例報告上寫的是‘缺氧性腦病’,但我和老公都沒往最壞的方面想。”瀅瀅10個月大時,由于反應遲緩,劉會萍再次帶她到醫院復查,才確診瀅瀅得的是腦癱,肢體運動發育障礙。
“她從小就愛笑,在外公、外婆、舅舅、舅媽的精心照顧下,她一直都是個快樂的孩子,她就是我們的天使,無論她能不能飛翔,我們都愛她。”劉會萍說,盡管知道腦癱的治愈率基本為零,但她和老公決定,他們不想再要一個孩子分走瀅瀅的愛,這一生就只把愛給瀅瀅,陪她哭、陪她笑,陪她感受生命的每寸光華。在成長的過程中,瀅瀅注定要比正常孩子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艱辛。從幼兒園開始,她每天就只能上半天課,另外半天去做康復治療;一個簡單的動作,別的孩子隨手拈來,她卻需要在家門口的草地上摔很長時間的跤才能學會;即便是一句簡單的話,她也要反復練習很久……也正因如此,她比同齡人更樂觀、堅強、自信和寬容。
數學書法英語都曾獲過獎
南京市小西湖小學“春曉杯”數學實踐活動比賽二等獎;第十五和十六屆全國中小學生書法繪畫比賽南京地區優秀作品獎、學年度第二學期英語DV大賽最具潛力獎、優秀少先隊員……她的兒童畫還考過了三級證書。除此之外,從救助白血病兒童渙渙,到幫助肝病孩子劉毅,再到為陳其軍義務募捐,本報的公益活動,她幾乎一場沒落下。每次活動現場,都能看到她或是費力地拿著報紙,或是捐出自己的零用錢。十多個證書和常常活動的背后,是瀅瀅的汗水、父母親人的愛、老師同學的鼓勵……所以她特別想謝謝一路走來幫助過她的人。“為了實現瀅瀅的這個愿望,我們一個月前就在籌備這次感恩會。”劉會萍說,活動制作的展板、簽到臺、場地、節目、蛋糕,都是愛心飛揚、南京天使之家、1213志愿者同盟、南京中小學超級家長大聯盟等愛心組織義務贊助的。
“從小我們就教瀅瀅,一定要對幫助過你的人說謝謝。”劉會萍說,一個簡單的微笑,改變了自己,也改變了別人的心情,“愛笑的孩子運氣總不會太差。我們希望她永遠做個愛笑的孩子,在她享受到愛的同時,在她力所能及范圍內,也去愛別人、愛更多的人,讓愛延續。”
她想感謝他們
感謝爸爸媽媽:
是父母讓她擁有了堅強和幸福!
瀅瀅的父母,為了她犧牲很多。瀅瀅表達不太清楚,媽媽就讓她一遍遍慢慢說;瀅瀅想去郊游,媽媽就犧牲上班時間用自行車載著她去;瀅瀅累了,爸爸就一直抱著她……昨天的感恩會現場,瀅瀅也特地請志愿者們準備了一束鮮花,獻給爸爸媽媽,并給他們一個大大的擁抱。“爸爸媽媽告訴我,在這個世界上,并非只有我是不幸的,多看自己擁有的,不看沒有的,就會覺得自己其實挺富有的。”瀅瀅說,她有著愛她的爸爸、媽媽、外公外婆、哥哥姐姐,還有那么那么多人,她愿意做個愛笑的孩子,堅強的孩子,改變自己、也改變別人的心情。
感謝幼兒園的老師同學們:
小朋友們爭著給她搬椅子
在瀅瀅4歲的時候,她看到身旁的孩子都去上了幼兒園,她也想去:“幼兒園里有大大的玩具,好多小朋友!”但瀅瀅的爸爸趙保全聽了女兒的愿望后,卻沉默了。“很少有幼兒園愿意接收腦癱的孩子。”“爸爸帶你去外公家旁邊的幼兒園里玩玩吧!”于是,趙保全抱著她,去華夏幼兒園玩。
沒想到,就是這一次讓孩子在這個幼兒園里上學了。吳幼珍園長看到孩子很可愛,讓孩子報名了。當時瀅瀅的老師王曉夷至今都記得她剛報到時的樣子。她緊緊地抓著老師的手,慢慢走到自己的位子前。在生活上,老師和同學都很照顧她,回答問題,只要她舉手,老師都會第一個點她回答;吃飯、去廁所,老師們寸步不離,后來因為幼兒園的廁所是蹲式的,不方便,老師還為她準備了痰盂。
每天瀅瀅到班上前,就有小朋友給她搬來她的椅子。有一次,為搬小椅子,兩個小朋友差點打起來。于是老師就規定輪流給她搬。幼兒園畢業時,瀅瀅給大家做了卡片,上面寫著:謝謝你們的幫助哦。
感謝小學的老師同學們:
班里的“調皮大王”為她當“保鏢”
從一年級開始,班里就成立了“互助小組”,每天有三個同學輪流扶著她走到學校門口;每次要交作業了,都有同學跑來問她要不要幫忙帶給老師;如果瀅瀅哭了,同學們就做鬼臉的做鬼臉、講笑話的講笑話,一定要把她逗笑……瀅瀅的好友葉寒清告訴記者,班里有個“調皮大王”,誰都欺負,人人都拿他沒辦法,也曾將瀅瀅的鉛筆盒藏了起來,沒想到卻遭到了全班同學的“鄙視”。“大家紛紛跑去和老師打小報告,還有同學直接訓斥他。”于是,第二天,趙可瀅再次來到學校,這位“調皮大王”在瀅瀅上樓梯時,將她身后的所有人都攆開,自己往瀅瀅身后一站,當起了瀅瀅的“保鏢”。
溫暖的日子就這樣緩緩流淌,轉眼間瀅瀅到了要和同學說再見的日子,她感謝班上幫助過她的同學,感謝幫助過她的南京小西湖小學的校長、班主任繆舒玉及所有任課老師,感謝給她治病的建中中醫院的朱升朝醫生一直都沒放棄她。“雖然馬上小升初了,但我們的友誼不會丟的,我們會常聯系。”
他們也想謝謝她
“她的樂觀給了其他孩子力量”
幼兒園里也會排練節目,盡管每次都不會把瀅瀅落下,但瀅瀅還是說:“大家在臺上表演的時候,我在臺下給大家鼓掌,也非常開心。”上小學時,體育課強度加大,瀅瀅就只能呆在教室里。不過她沒閑著,她將講臺上一摞一摞的作業本,對號放到每一個同學的座位上。她走得很慢,但作業本沒有一個放錯的。下了體育課,大家都能在位子上看到自己的本子。
“她真的很努力,由于左胳膊很多時候使不上力,她每次寫字的時候,就用胳膊肘抵著紙。”瀅瀅的同桌劉瑀涵說,她寫得十分認真,“盡管她慢了些,但由于她會抓緊一切時間學習,所以課堂作業她總是第一個交。”“與其說我們給她幫助,不如說她的堅強樂觀,給我們班級帶來正能量。”小西湖小學的副校長馬麗娟說,她每天都帶著燦爛的笑容上下學,“學校評比自強之星,很多班選出來的都是學習好的孩子,盡管瀅瀅成績中等,但全班同學不約而同都投了她的票。”
“外公外婆也要謝謝懂事的瀅瀅”
瀅瀅是個懂事、會照顧人的孩子。在媽媽不舒服的時候,她會把小毛巾打濕了,敷在媽媽額頭;外公生病時,她也記得替媽媽督促外公吃藥;在想念奶奶時,她會打個電話說“我想你了”并讓媽媽帶著去看奶奶;在媽媽過生日時,她總會記得說“生日快樂”,并送上自制的小卡片;在和其他殘疾人去北京時,看到比自己嚴重的患者卻忘了帶輪椅,她就把輪椅讓給別人……所以,懂事的瀅瀅也是爸爸媽媽外公外婆們想要感謝的。
“她很堅強,在幼兒園從來不要老師喂飯,她要自己吃。”王曉夷說,她很支持瀅瀅的想法,如果瀅瀅打翻了碗,她就再盛一碗;如果瀅瀅灑了一地的米,她就打掃一下,“以前她膽小,身后有汽車、有小貓叫她都會嚇一跳,有時會哭,現在她自己可以吃飯,可以走路,盡管走得不是很順暢,但這些都是她的努力,這些我們都看在眼里。”“我們希望她長大以后能做一個會感恩的孩子、一個快樂的孩子,一個愿意贈人玫瑰的孩子,一個讓愛延續、傳遞愛心的孩子。”劉會萍說,她相信能做到這些的孩子,比天使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