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老太賣花養(yǎng)活傻兒引關注
2012年7月17日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除了堅守和抵抗,我們并無退路 生活就該如此,左手握住愛和責任,右手握住勇氣和希望
關愛繼續(xù)包圍賣花婆婆 她希望自力更生養(yǎng)兒子
“網友熱力傳愛 幫助賣花婆婆”追蹤
賣花婆婆的故事,經過成都晚報獨家報道,打動了無數(shù)人。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關愛老人的人群。
昨晚(7月16日),成都市錦江區(qū)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成都錦江也組織志愿者來到婆婆家中,希望提供幫助。與此同時,賣花婆婆的經歷也引起了她家鄉(xiāng)媒體的關注。重慶晨報昨日就與本報取得聯(lián)系,他們將對婆婆的老家進行探訪,進一步了解婆婆更多的身世和經歷。
當面對洶涌而至的愛心,賣花婆婆除了開心和感動,也還保持著她樸素的自尊和倔強,她說,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養(yǎng)活有病的小兒子!
社會的關愛會繼續(xù),老人生活也將繼續(xù)。這個城市的善意和這個老人的堅韌,讓這個故事,又多了一層意味。
市民說:明晚還來買花
昨晚8時,成都晚報記者再次來到川師南大門,她的花已經賣掉一大半。就在此時,一對母子走了過來,年輕的兒子告訴賣花婆婆,要將剩下的花全部買完。兒子的母親告訴記者,是偉大的母愛讓她非常感動,所以母子倆連續(xù)兩天晚上,從南門開車過來買花,第一天晚上來晚了,婆婆的花賣完了,第二天又開車過來。
晚上8時05分,鮮花早早地賣完,而現(xiàn)場還有從四面八方趕來的買花網友。一名沒能買到花的小伙子說,公司同事特別派他當代表來買花,雖然同事交代的任務沒完成,但他仍然非常高興:“我明天晚上再來。”
婆婆說:我想自力更生養(yǎng)兒子
昨晚提前賣完花的婆婆回家時,躺在床上睡覺的小兒子小黎見到母親回來,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反應。記者注意到,雖然小黎30多歲,四肢健全,但話語不多,見到記者只是傻笑著。其床邊的桌子上,擺著酸菜、炒玉米、稀飯,這就是婆婆的晚餐。
“就是愛抽煙……”見到兒子拿出一支煙準備點燃,賣花婆婆搖了搖頭說。“這個兒子頭腦有問題,我不管他,他又怎么辦嘛?”“賣花可以賺錢,給他買藥、買煙……”“出來了,我從來都沒回去過。”賣花婆婆說,“我想自力更生”,這么多年來,她撿垃圾、賣菜,干了很多臟活累活。如今,她最擔心的還是小兒子。
他們說:我們想長久地幫助婆婆……
“我們想長久地幫助婆婆……”昨晚,婆婆家中來了幾位特殊的客人,他們是成都市錦江區(qū)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成都錦江組織的志愿者,他們將根據(jù)婆婆的實際情況,對她提供幫助。昨日,相關部門也正積極幫賣花婆婆辦理居住證,有了居住證,婆婆接下來就可辦理老年公交卡。
面對如此多好心人,賣花婆婆很是高興,不停重復著:“謝謝你們對婆婆的愛心……”
婆婆經歷媒體將繼續(xù)關注
婆婆出生在四川隆昌,十多歲就去重慶打工,1960年因各種原因到新疆打工,認識了現(xiàn)在的老伴。幾年后,兩人回到合川,育有6個子女,可因為當年生活、醫(yī)療條件太差,有3個兒子都沒有長大成人。因為老伴的性格太強,兩人合不來經常吵架,10多年前,她一氣之下到了成都。當時大兒子在成都做菜生意,她幫大兒子帶孩子,可是后來婆媳關系不和就搬了出來。重慶晨報將對婆婆的老家進行探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