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工奶奶樂當腦癱兒開心果
2012年7月19日
鄭勝華(左)是五星級義工、U站服務之星。南都見習記者郭濤攝
摘要:“一拍手,一帆風順;二拍手,雙喜臨門”,本來還懶洋洋的孩子聽到兒歌立馬來了精神。在家長眼中,73歲的鄭勝華是個有些神奇的奶奶,她讓這些腦癱患兒的康復變得生動起來。
盡管退休多年,鄭勝華的日程仍顯擁擠。她是全職的五星級義工、U站服務之星,也是腦癱患兒的“義工奶奶”,至今義工服務時間已超過6000小時。在老伴兒眼中,“她比總理都忙”。
每周的單日,家住福田區福新路的鄭勝華就會來到深圳市兒童醫院的康復科,為腦癱患兒及其家長服務。在這里她是“義工奶奶”,也是“開心果和止痛藥”。她與這些孩子的緣分,還要從2008年3月的一天說起。
四年前與腦癱患兒結緣
那是鄭勝華加入義工的第一天。在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她看到一個兩歲多的腦癱患兒,歪著頭俯靠在爸爸懷里,吃力地從嘴巴里發出“哈、哈”的聲音,而家人站在一旁愁眉不展。這讓鄭勝華想起了年幼夭折的弟弟,也是一個腦癱患兒。鄭勝華來自四川南充,子女都是別人眼中的成功人士,退休之后她被接到深圳養老,但從這天起,她的生活就發生了變化。
此后,鄭勝華竭力幫助這個瀕臨破碎的患兒家庭。退休前她是一名語文老師,利用多年的教學經驗,她教這名腦癱患兒發音吐字。直到2個多月后,這個孩子不經意間“啊、啊”了幾聲,一旁的家長頓時紅了眼眶,也讓鄭勝華與腦癱患兒結下緣分。
如今的鄭勝華是義工“快樂成長組”的組長,在患兒家屬眼中,這個和藹的奶奶有著十足的親和力。患兒家長劉小姐稱,鄭阿姨從沒有嫌棄抱怨過,早上8點便趕到醫院,耐心地幫孩子們做康復,給孩子講故事、唱歌。
患兒李汪博的媽媽干脆用手機錄下聲音、拍下鄭勝華的照片,一碰到兒子不聽話就拿出手機讓義工奶奶“出馬”。而鄭勝華最開心的時候,便是看到這些孩子經治療后出院時。
愛心全家總動員
在義工同事眼里,鄭勝華也是個好大姐,她會細心記下每個人的一些習慣,空閑時幫著輔導他們孩子的功課,誰如果受了委屈,鄭勝華也會幫著“出頭”。去年,社工陳娜提議建立幫助患兒康復的“非常學堂”,鄭勝華知道后非常支持,頂著烈日到處去聯系校舍。如今,招收的22名患兒剛剛結束了第一學期的課程,而新一期的學堂也于本月15日開班。
鄭勝華的兒女們大都事業有成,看著老太太這么折騰,不免有些心疼。鄭勝華倒無所謂,自認為心態好,做了義工之后,忙碌中顯得更加年輕。
在她的影響下,家人也紛紛加入了義工隊伍。如今,鄭勝華的老伴也是一名五星級義工,遇上節假日時,兒媳會開車拉著禮物陪她到醫院去慰問,而正在讀高中的孫子,空閑時也會到醫院服務,鄭勝華的家成了名副其實的“愛心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