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老人社區義剪四年
2012年8月1日
理發屋里生意“紅火”
宋阿姨的理發屋在社區里有著很好的口碑,不僅因為她的理發手藝過硬,更在于她有一顆服務老人的愛心。社區里的一些高齡老人行動不便,無法下樓到店里理發,只要一個電話,宋阿姨二話不說拎著工具就上門服務,而且是隨叫隨到。
昨天(7月31日)下午,記者來到宋阿姨的理發屋。不到10平方米的理發屋里,不到1小時,就有4位老人前來理發,讓宋阿姨忙得不可開交。“今天客人不算多,但自己心里很開心。”宋阿姨說。
據了解,在楊家門社區,60周歲以上的老人有1300人左右,其中70周歲以上的老人占了近一半。“宋阿姨的理發屋雖然才開了3個多月,名氣已經不小了。她為社區70周歲以上的老人免費理發,不到70周歲的老人也只收5元,很多居民慕名而來。”社區干部于愛明告訴記者,看似紅火的生意,其實也只夠維持理發屋的日常支出。
六旬老人每天理發
自從今年4月辦起這個理發屋后,每天上午8點,宋阿姨準時將“理發請進”的紙板拿到門口,到下午5點左右關門去接小孫子放學。宋阿姨整天忙忙碌碌,沒有太多的時間休息。
記者了解到,2008年后,宋阿姨關掉了自己在桐鄉振興西路的理發店,回到家里成了專職“保姆”照顧小孫子。但是,只要社區里舉辦義務活動,替老人理發、幫人修傘之類的,宋阿姨總是主動參加,從不落下。那陣子,每周四上午,宋阿姨都準時來到社區為老服務站,為有需要的老人剪發。
因為宋阿姨的手藝好,每周四來剪發的老人早早地在服務站等候了,這可累壞了宋阿姨。這么多的老人,靠一個人一個上午全部剪完,宋阿姨連坐下休息一會都不行,“他們這么早趕來,如果這次沒剪就要再等一個星期,多不好意思啊。”
為此,在楊家門社區的幫助下,宋阿姨辦起了理發屋,以前只在每周四理發,現在每天都開門迎客。
義剪也是回報社會
宋阿姨已經61歲了,但沒有養老金。現在一家五口就蝸居在50多平方米的住房內,家里并不富裕。
今年,宋阿姨想在桐鄉迎鳳路上租間店面理發,以補貼家用。得知這一情況后,社區免費為她找了一間辦公用房,一方面可以賺點小錢,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為老人們服務。
“當初學剪發很苦,但是現在看來,這門手藝是少不得的。”宋阿姨也懂得感恩,用自己的方式回報社會,“現在條件好多了,就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