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合力照顧癱瘓雙親13年
2012年8月28日
劉小環給公公理發。
六旬父母接連癱瘓,年幼小妹無人照顧,巨野縣核桃園鎮魏莊村的伍恩果、劉小環夫婦扛起重任,精心伺候老人13個年頭。13年里,他們還借錢供妹妹上學,為妹妹置辦嫁妝,讓妹妹光彩出嫁。“慈孝夫妻”感動了鄉鄰,一天夫妻倆栽種圓蔥時,三十多個村民自發前來幫忙,一天干完了夫妻倆十幾天的活。
公婆接連癱瘓
吃喝拉撒都需照顧
25日中午,在魏莊村村口的一處毛坯樓房里,兩鬢如霜的劉小環正擦拭著理發機,她要給臥床不起13年的公公伍風圓理個發。要是在去年,她還會給癱瘓的婆婆剪發,可老人家去年秋天去世了。
47歲的劉小環,把她一生最美的光陰,都獻給了這個困難的家庭。2000年的第一天,劉小環要強地告訴老實巴交的丈夫伍恩果,要通過勤勞致富在幾年里建起和別人一樣的樓房,也正是這一年,伍恩果六十歲的父親伍風圓突然癱瘓。伍恩果夫妻倆東挪西借,花了兩萬多元,也僅是控制住病情。
而禍不單行,就在夫妻倆繼續為父籌錢看病的第二年,劉小環的婆婆也癱瘓了,而且比公公的病更嚴重:自己不能吃喝,大小便失禁。
著急著公公婆婆的病,劉小環經常愁得睡不著覺,當時僅有三十多歲的她,兩鬢很快就出現了白發。
丈夫不忍妻子受苦,告訴妻子,“你走吧,找個能過好日子的人家。”劉小環聽后淚如雨下,扶著丈夫的肩膀說:“看在老人、孩子的情分上,咱說啥都得熬下去。”
老人想喝魚湯
兒子雨中騎行30里
三十多歲的魏莊漢子大都出去打工掙錢,伍恩果卻只能守在家里;三十多歲的魏莊婦女隔年都能換身衣服,劉小環卻常年舊衣相伴。夫妻倆把心思都花在了癱瘓雙親身上。
老兩口的吃飯始終是夫妻倆關心的頭等大事。有一次,父親嘴饞了,看到鄰居喝魚湯,就鬧著也要喝。伍恩果冒著大雨,騎車跑到十五里地外的另一個鎮上,買回鮮魚讓妻子熬成魚湯,端給老人。婆婆剛患病時張不開嘴,劉小環就擠蘋果汁,滴到她的嘴里,再把蛋糕嚼碎,用湯匙喂給老人。
夏天收割圓蔥時,夫妻倆清晨四五點就下地,干到七八點時他們趕緊跑到集市上,給老兩口買來包子、小米粥,而自己卻餓著肚子繼續干活。
“大人孩子一起,吃飯都沒點,但老兩口從沒餓著。”魏莊村黨支部書記魏忠房說,“這夫妻倆照顧得好啊。”此言不虛,有一次,公公輸液,劉小環守候到午夜,當時正值冬天,她的腿因此被凍傷,至今每逢雨天,她的腳踝至大腿處都發麻……
慈孝心感動鄉里
鄉親們主動伸出援手
25日下午,給老人理完發后,劉小環又給老人洗衣物。過去,帶著屎尿的床單都是由她洗,現在好多了,小姑子伍秀娥前年結婚了,時常回娘家和她一起照顧老人。而公公癱瘓時,伍秀娥才13歲,比劉小環的大兒子僅大一歲。
劉小環把小姑子看作自己的“第三個孩子”。給小姑子做新衣服,供小姑子上學,夫妻倆都盡心盡力。后來,伍秀娥不忍心哥哥嫂子一直借錢供她讀書,死活不上學了,劉小環拉著她的手說,“再難我們都供你。”
小姑子最終沒上高中選擇了下學,這成了劉小環的遺憾。為做出彌補,劉小環在小姑子出嫁時,在家里很困難的情況下為她置辦了全套嫁妝,“別人有啥咱有啥,一個都不能少!”
伍恩果、劉小環夫婦的慈孝,村民們看在眼里。村民也把感動化作了行動,劉小環的婆婆病重那年的冬天,劉小環家地里的圓蔥還沒種,再不栽種,來年就沒了收入。這時,也沒人招呼,村民們陸續趕到她家的地里幫忙,一上午就趕來三十多人,把夫妻倆的四五畝地全種了。
“大家伙穿著棉襖,凍得哆嗦,干完活就走了,連口水都不喝。”參與幫忙的黃香芹見證了這一幕。她說,多年來,鄰里見伍家有活就搭把手,村里、鎮里領導也幫了不少忙,“還不都是因為夫妻倆的孝心感動了大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