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老夫妻自籌30萬資助貧困生
2012-08-29

老夫妻自籌30萬資助貧困生

2012年8月29日    來源:長江商報

圖為退休教師盧明夫婦。

  長江商報消息 秋季開學臨近,退休教師盧明和老伴陳靜一又忙碌起來了:為蘄春地區貧困孩子籌集學費,在9月10日前親手交到孩子們手中。

  81歲的盧明,江漢區華中里小學高級退休教師。老伴陳靜一,75歲,江漢區友誼路中學高級退休教師。夫妻倆1990年開始資助蘄春縣青石鎮介天村小學貧困學生,22年來省吃儉用,熱心助學。陳靜一1989年就身患惡性淋巴癌癥,是湖北省首屆“抗癌明星”。

  從開始資助一個學生20元起,22年來盧明夫婦自籌30余萬元,資助了近2000人。“我老伴患癌癥20多年,如今還好好的,這也是我們心地善良,總做善事才活了這么多年。”盧明老人說。

  立志助學,源于父親遺愿

  陳靜一的父親陳自強以前是國民黨的一名軍官,1949年隨部隊到臺灣,從此與妻女兩地相隔。陳靜一和母親相依為命。

  1980年,當時在武漢17中教書的陳靜一,收到老家蘄春青石鎮轉來的一封信,是父親寫來的。通信8年后,75歲的陳自強決定回來探親。陳靜一這才對父親有了一個完整的印象——1米9的高個兒,國字臉,風度猶存。

  在青石鎮介天村介天小學,落后的教學設施和環境讓陳自強老人心痛:教室是幾間低矮的房子,有的窗戶只有木框,有的窗戶就是一個大洞。學校買不起課桌椅,學生們自帶桌椅,高低不齊地擺著。再看孩子們,都是衣著單薄,有的甚至打著赤腳在上課。

  當時老人雖也經濟拮據,但仍掏出1萬元捐給學校。從那以后,陳自強作為蘄春籍同鄉會會長,每年通過各種方式資助家鄉,捐款捐物或為老家建設引資。

  1996年,陳自強病重,臨終前說出心愿:想在內地成立一個基金,專門幫助家鄉的貧困學生。

  這份臨終囑托,讓陳靜一熱淚盈眶——早在1989年,53歲的陳靜一就患上了淋巴癌,卻一直堅守崗位,雖然多次昏倒在講臺上,可她對孩子、對教育始終有份特殊感情,她決定,幫父親完成遺愿。

  第一次助學時每個學生20元

  就在父親第一次回來探親的那年,陳靜一被確診患了淋巴癌,醫生說她活不過3年。她將生死置之度外,直到有一次昏倒在講臺,她才去醫院接受治療。

  她一直與癌癥作斗爭。兩次化療,兩次骨折,但她沒有休息多長時間。她給學校寫下了“保證書”:“如出現意外,與學校無關”,然后回到了三尺講臺。1993年,陳靜一獲得“全國優秀教師”稱號。

  自己遭遇不幸,陳靜一卻放不下家鄉貧困的孩子們。“我清楚地記得,我第一次資助學生,每個學生僅僅20元。”陳靜一說,1989年父親回來后,第二年他們夫婦就踏上了家鄉的助學路。

  也就在這一年,陳靜一的母親病了,夫妻倆從老家找來熟人,幫忙照顧老人。讓盧明大吃一驚的是,來的小女孩僅僅12歲,“我當時吃驚了,準備讓他們回去,但小女孩家人告訴我們,他們村這樣的女孩還有不少。”在陳靜一夫婦的堅持下,這個小女孩回去繼續讀書,老人一直資助她讀完初中。

  生于農村,長于農村的盧明認為應該多關心這些孩子,“我是蔡甸農村的,老伴是蘄春的,如果不是國家政策好,我們怎么讀得起書。”盧明說。就這樣,兩人在微薄的工資中,每年拿出一點幫助這些孩子。“剛開始一年就近20個孩子,加起來不到1000塊錢。”盧明說,跟現在一次就資助1000元不能比,但當時的20元,足夠青石鎮介天小學小學生一學期的學費了。

  辦食品廠,設立助學基金

  1993年、1994年,盧明、陳靜一夫婦相繼離開講臺。為幫助家鄉更多需要幫助的人,陳靜一協助父親、弟妹從臺灣及海外引進資金10萬美元,辦起了專門生產臺灣風味食品“肉松”的臺資企業武漢精致食品廠(后為武漢精致食品有限公司),并決定用企業全部盈利救助家鄉貧困學生。

  1997年5月5日,“陳自強教育基金會”成立,籌集資金20萬元,每年對家鄉成績優異的學生和貢獻突出的教師予以獎勵,對家庭貧困學生予以扶助,以鼓勵家鄉青少年勤學進取。

  那一年,陳靜一捐給“陳自強教育基金會”的錢是近些年來食品廠里設備的折舊費。盡管如此,當時工廠還在艱難地辦著,一直堅持辦到2002年,才宣告結束。

  企業停辦后,陳靜一發現,利息漸漸不足以發放資助。這時,她父親的朋友再次捐贈了10萬元,他們又把轉讓企業等的10萬元湊在一起,在常青花園買了一套房子,用每年一兩萬元的租金來發放獎助資金。

  愛心延續, 貧困生反哺社會

  夫婦倆不但從資金上幫助山區的孩子們,2000年,陳靜一夫婦發動社會力量,把蘄春當地7名民辦老師接到武漢一些重點學校參觀學習。“我希望山區的孩子能夠受到更好的教育。”盧明說。2003年,在兩位老人的活動下,武漢六中、育才二小等學校老師,前往蘄春青石鎮做學術交流,吸引了附近鄉鎮近400名老師參加。

  隨著年歲漸增,陳靜一夫婦考慮延續“助學夢”。2000年9月2日,陳靜一夫婦帶著女兒、女婿來到蘄春縣青石鎮發放獎助金。這是盧明、陳靜一夫婦第4次、也是他們一家三代第3次到青石鎮捐資助學。

  許多當年受資助的貧困學生,學成歸來,已成為大企業家,開始回饋社會。2011年,其中一位曾受資助的駱姓企業家捐資150萬元進入基金會;另一名企業家捐資60萬元;盧明陳靜一夫婦也將20萬元買下的房屋賣掉,所獲的50萬元一并捐出,總計260萬元,在省民政、教育部門登記管理下,正式成立非公募基金會“湖北省自強教育基金會”。

  如今的盧明81歲,陳靜一75歲。他們終于可以安心讓基金會順利運轉了。去年9月,基金會第一次資助,就拿出了24萬元捐贈款。受助學校從一所,變為蘄春縣一中、三中、四中等六所;受助學生從100人增加到300人。

  如今夫婦倆很開心,因為他們的助學夢在繼續!

  前日(8月27日),常青花園,盧明、陳靜一夫婦在清點助學金發放孩子的名單。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