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伺候癱瘓繼母22年如親媽
2012年9月25日
在水清溝街道湖清社區紡機三宿舍,提起馬鋒英,這里的900多戶居民都知道她。自從繼母劉文華65歲那年偏癱開始,馬鋒英就把繼母接到了自己家,一照顧就是22年。她總是說,老人在世的時候,多孝敬一點,老人走了,我想孝敬她也沒有機會了。
“繼母就是我的親媽”
要到紡機三宿舍找人,并不是容易事情。因為這里住著900多戶居民。但是當問起馬鋒英時,幾乎所有的人知道。“她照顧了癱瘓在床的繼母22年,我們院里的人誰不知道!”
馬鋒英住在三宿舍的平房里,現年87歲的繼母劉文華住在家里最明亮、最通風的一間屋子。整個家不到40平方米,但是馬鋒英卻收拾得井井有條。聽說記者是來采訪她照顧繼母的事跡的,現年已經60歲的馬鋒英說,照顧母親是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不值得宣傳。“別人都說我能這么用心照顧繼母不容易,但是我卻認為,媽媽在我們家付出了那么多,她和親媽沒有什么區別啊!”
馬鋒英回憶說,自己家有兄弟姐妹三個,親生母親去世那年,自己才七歲,還有一個5歲的妹妹和2歲的弟弟。繼母嫁過來后,因為身體原因沒有要孩子,就把他們姐弟三人當成親生孩子一樣看待。由于父親和繼母都在紡織廠工作,工資收入并不低,繼母把他們姐弟三人的生活照顧得很好。
“給我們做衣服,繼母都是謙祥益買布,然后送到有名的裁縫店做好,在學校里,我們吃的穿的在同學里面都是偏上的。周末的時候,一家人改善生活,父親和繼母還會帶我們去外邊吃,拿我們就像親生的孩子一樣看待。”馬鋒英回憶起以前的種種,眼圈紅了。
后來,繼母劉文華65歲那年開始偏癱,作為大女兒的馬鋒英,從那時起就一肩挑起了照顧劉文華的重擔,從吃、喝、拉、撒到住院、陪床所有的大事小情,全都由她一人承擔。兩年后,繼母由于突發腦血栓完全癱瘓在床,并且失去了語言功能,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馬鋒英和丈夫王迎軍照顧。“我父親去世后,不少鄰居、朋友都勸我說,讓我把我媽送到養老院去,但是我舍不得。我從來沒有把她當過繼母,她就是我的親媽啊!”
凌晨三點起床洗尿布
有一年冬天,馬鋒英的丈夫王迎軍出差了,馬鋒英因為發燒到41度和母親一起掛吊瓶。怕母親尿床躺著不舒服,馬鋒英就把自己的吊瓶調到最快,打完針后用牙拔下了針頭,趕過去給母親換尿墊。
由于老人自己不能翻身,大小便失禁,經常是剛換了尿布不到半小時就又濕了,每天換下的尿布就有一堆。馬鋒英就凌晨三點起來洗尿布洗到天亮。但這還不是最困難的事,馬鋒英自己說最怕每逢連陰雨天氣,尿片沒法曬,只好用火爐烤,放在床邊、桌椅上晾,一天洗三桶尿片,尿片擺滿了家里的角角落落。
后來有了尿墊,馬鋒英就去利津路市場,一次買上40多包,生怕老人沒有換的。因為買的實在太多,連賣尿墊的商家都知道了馬鋒英的事情。雖然有了尿墊更方便一些,但馬鋒英還是要隔兩個小時就看看老人是否尿下了,以便及時換上干爽的尿墊。老人因為長期臥床,大便經常結干,馬鋒英就在日歷上記下老人排便的日期,只要兩天沒有大便,她就馬上給老人用開塞露,再用手一點一點地摳出來。有時候老人因為腸胃不好會拉稀,弄得自己身上、床上到處都是,這時馬鋒英就要給老人全身擦洗干凈,再把老人的被子、褥子全部拆洗干凈。
20多年照顧老人的日子里,馬鋒英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她自己直說記不得了,實在累極了,她就會找個沒人的地方,大哭一場。
現在,馬鋒英每隔一個半小時就要給老人翻一下身,活動一下身體,并買了按摩儀給母親按摩頸椎肩膀。晚上怕睡覺起不來,她和丈夫就定了兩個鬧鐘,每天半夜按時起來兩次給老人換尿不濕。癱瘓在床22年,老人身上從沒有長過一次褥瘡,也沒有一點異味。
她成了街坊鄰居的榜樣
“久病床前無孝子。但是馬大姐做到了,讓我們這些周圍的鄰居都心服口服!”與馬鋒英做鄰居的張榮華說,22年來,馬鋒英對母親的照顧可謂無微不至,讓他們這些做鄰居的不但佩服,也受到影響要好好孝敬老人。“我就把馬大姐當成榜樣,我公公去世的時候,也是我伺候走的。我在累的時候,就會想到馬大姐,她這么多年都做到了,我為什么做不到?”
現在,由于老人沒法正常進食,只能吃流食,馬鋒英就自創了一套食譜:早餐用牛奶泡上桂圓肉泥配上鈣奶餅干喂食,午晚餐用海參、鮮雞湯、蝦、魚、肉、新鮮蔬菜打碎,以保證營養均衡。在馬鋒英的配餐單上,一定要有西紅柿和胡蘿卜,可以補血,蝦皮和木耳可以補鈣,枸杞子補腎,香菇補肝,蜂蜜和螺旋藻則可以通便。每天還要搭配兩種不同的水果,以保證維生素的供應。
2004年時,老人在醫院里護士卻連吊瓶也打不進去了,大夫對馬鋒英說,老人只能活三個月了,醫院已經沒有辦法了。馬鋒英只好哭著把母親拉回了家,每一天都悉心照顧,就這樣一晃7個年頭過去了,老人家不僅仍然健在,身體反而比7年前還要健康硬朗,又白又胖,氣色精神比馬鋒英還要好。
不少人得知馬鋒英照顧老人照顧得好,都跑到她家里來學習經驗,從怎么抱癱瘓老人上廁所到搭配食譜,從給老人洗澡到曬太陽,馬鋒英都有自己的一套。
怕老人在家孤單,馬鋒英就主動要求把社區里的互助養老點設到自己家,晚上家里總是熱熱鬧鬧的,大家一起打牌打麻將,老人雖然不會動,但是眼睛卻一直盯著看,精神比白天要好很多。
臨走時,記者問馬鋒英為什么要這么盡心照顧老人,馬鋒英只有簡單的一句話:“只要我媽還活著,我就有媽,我就不會在她離開后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