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夫婦照顧殘疾棄嬰七年
2012年11月6日 來源:齊魯晚報
巨野縣大義鎮的段雨夏夫婦已經年過七旬,本該是安享晚年之時,但自從7年前在大義鎮某醫院前撿回了殘疾男孩段佑恩,老兩口便再也閑不下來了。7年來,他們每天的生活都是圍著段佑恩轉,任勞任怨地伺候著這個原本跟自己毫不相干的殘疾男孩,夜以繼日,風雨無阻。他們最大的愿望就是段佑恩能夠站起來。
7年前:見到他,就把他撿回家
在村民的指引下,記者來到段雨夏的家中。院子不大,但收拾得井井有條。段雨夏的老伴趙秀成正在收拾廚房,看到有人串門,便忙著招呼讓記者進屋歇息。“他帶著孩子出去遛彎還沒有回來呢。你先坐著等會兒,估計也快回來了。”趙秀成說道。過了大約20分鐘,記者聽到外面的嬉鬧聲。“他們回來了。”趙秀成急忙出去迎接,幫著老伴把段佑恩攙到屋內。 7年前的一天,趙秀成從大義鎮某醫院前經過時,看到醫院一個角落圍了很多人,不時傳出小孩的哭聲。趙秀成走近一瞧,原來是一個尚在襁褓里的小男孩被遺棄在這里。“當我看到他時,他已經瘦得皮包骨頭,張著嘴使勁地哭??粗蓱z的,我就將他抱回了家。”趙秀成說。
把小男孩抱回家后,發現小男孩背后有一塊腫瘤,腿也有些不對勁??粗⒆舆@個可憐勁兒,老兩口作出了一個決定:“既然看到了這孩子,就說明他跟我們有緣。不管他有什么病,我們都要想法將他治好。”
段雨夏夫婦有兩兒兩女,目前都在上海工作。一開始聽說老兩口要收養一個殘疾小孩,兒女們都極力反對。他們覺得,父母年齡大了,應該享享清福。但是,最終他們都沒有說服老兩口。“我認為自己該做的事情,我會堅持到底。”段雨夏態度很堅決。
7年間:照顧他,從無任何怨言
把孩子抱回家之后,段雨夏給孩子取了個自己中意的名字——段佑恩。段雨夏很快辦理了收養證,并到濟寧一家醫院為段佑恩背上的腫瘤做了摘除手術。
“剛抱回來時,只要他一哭,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我們都要將他抱起來在院子里轉。有時候,還要用小推車推著出去,最多時一晚上我推出去4趟。”段雨夏說。
每天都要照顧一個尚在襁褓中的殘疾孩子,對兩個年逾花甲的老人而言,個中艱辛可想而知。“尿布得天天換,天天洗。一會兒尿了,一會兒拉了,一天下來得洗一大堆。”盡管伺候孩子這活很臟很累,但老兩口從來不曾有過任何怨言。
等段佑恩長到該下地走路的時候,老兩口發現,孩子的雙腿還是不能走路。他們四處求醫問藥,都沒有結果。為了能夠讓孩子見到外面的世界,段雨夏天天帶著他出去遛彎。一天至少出去兩趟,7年來,風雨無阻,從未間斷。一開始是用小推車推,后來換成腳蹬三輪車,再后來才換成了省勁一點的電動三輪車。
7年后:深愛他,盼他能站起來
“他兩歲時,還不會站,我就想著再等等,也許3歲就可以站起來。3歲還不會站,我就盼著4歲也許可以,一直盼到他7歲,到現在還是站不起來。”言語中,段雨夏臉上寫滿了無助。“他的腿和正常孩子一樣,也看不出什么問題,但就是站不起來。除了不會走路,其余的和正常的孩子一樣。去年我們還能抱動他,今年不行啦。晚上睡覺時,就在床邊放個凳子,他扶著凳子能夠爬上去。”
在段雨夏家的院子內,記者看到墻上掛著一個小黑板,上面寫滿了漢字。“孩子到了上學的年齡,但學校都不愿意收。沒有辦法,我只能在家教他,小佑恩很聰明,課本的知識一學就會。”
為了能夠讓孩子盡快站起來,老兩口在小佑恩床前橫了兩根棍子,讓佑恩每天睡覺前扶著棍子鍛煉走路。而在院子內,同樣也有兩根幫小佑恩練習走路的棍子。“現在,孩子已經能夠扶著棍子下地。只要我們還在,就不會放棄他。撿回了他,就要當好他的腿。我們就盼著這孩子能站起來,自己背起書包去上學。”段雨夏看著眼前的小佑恩,眼中充滿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