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者三年來每天凌晨捐款
2013年01月06日 來源:錢江晚報
對在嘉興市慈善總會做了近十年財務的莫文珍而言,“天天捐”是她最熟悉的陌生人。
從2009年11月1日開始,“他”每天都通過網上銀行轉賬方式向嘉興市慈善總會捐款,少則一元,多則上千。至2012年11月,已累計捐款達38215.07元。
說熟悉,莫文珍天天都要和“他”打交道,要為他開捐贈收據;
說陌生,莫文珍不知道“他”的姓名、年齡、籍貫、工作,當然,更沒見過本人。
3年捐了3萬多,留下1000多張捐贈收據
年底,莫文珍有點忙,作為嘉興市慈善總會副秘書長,她還要兼顧財務,元旦假期一上班,她就開始一遍遍對賬。
抽屜里,有一疊很整齊的捐贈票據,捐贈人一欄是空的,她保存了三年多了,而且越來越厚。
這些,都是留給一個被他們稱做“天天捐”的人的。
“2009年8月,隔幾天就會有一筆網上捐款,付款戶名和賬戶都是空的,幾元幾十元不等。”一開始,并沒有什么異常。
直到2009年11月底,莫文珍對賬發現,11月1日開始,嘉興慈善總會賬戶天天都會收到一筆捐款,都是以網上轉賬方式,且不留名。
12月底,一查,還是這樣。這樣的捐款一直持續了三年多,“五一”、“十一”等放假期間都會捐。
“我們推斷,這應該是一個人。”莫文珍說,捐款額最少的一元,多的上千,比如2010年7月27日,捐了1531元;2010年8月17日,捐了2109元。
按規定,每一筆捐款,莫文珍都要給捐贈人開具收據。
這一摞厚厚的捐贈收據保存完好,記者算了下,已有1100多張,量了下大概有15厘米高。
莫文珍的統計很詳細,至2012年11月,這個“天天捐”至今已累計捐款38215.07元。
每天凌晨轉賬,“天天捐”成了他的代號
這個神秘的捐贈者到底是誰?
從網上銀行的電子憑單來看,付款戶名和賬戶都是空的,顯然,對方不想留下信息。
“這三年多,這個人保留著一個習慣,錢都是凌晨零點到1點多這段時間捐的。”對慈善總會的人而言,這算是唯一的線索。
大家開會時,經常提及這個人,說多了,大家就將“他”代號“天天捐”。
有人說,可能是網店店主,清點完一天的營業額后,把零頭網上轉賬捐出,數額大點,可能當天生意好點;
也有人說,可能是盲人按摩師,出于回報社會的心態,持續捐款。
不過,這些都是推測。
直到現在,“公益事業捐贈統一票據”捐贈人一欄還是空的。
“我們尊重他個人的意愿,因為涉及個人隱私,我們也不好直接去銀行查。”莫文珍說,雖然他們也很好奇,不過,對“天天捐”,他們更多的是尊重和敬佩。
給他留著獎杯證書,希望有一天能送到他手里
除了收據外,慈善總會辦公室還為“天天捐”保留了一個水晶獎杯和一本紅艷艷的榮譽證書。
在2011年年度嘉興慈善大會上,“天天捐”被授予慈善先進個人。
“捐贈收據我還會繼續開下去,獎杯也繼續保留,我相信,總有一天,會送到他手里。”莫文珍說。
記者了解到,在嘉興市慈善總會,還有“月月捐”、“年年捐”、“經常捐”等不留姓名的好心人。
“一個人做一兩件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經常不間斷地做好事。”嘉興市慈善總會副會長沈敏谷說,慈善界有句老話,“依靠社會辦慈善,辦好慈善為社會”,希望能靠大家的力量,聚沙成塔、匯流成河,也謝謝這些好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