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腦癱小伙雙腳撿廢鐵報答養父母
2013-01-15

腦癱小伙雙腳撿廢鐵報答養父母

2013年01月15日   來源:大河網

  20年前,腦癱兒聶雙喜寒夜被遺棄雪堆上,好心養母將其撿回,“背在身上一口口喂大”;20年后,腦癱兒用萎縮的雙手推車,靠雙腳撿廢鐵賺錢報答父母,供妹妹上學……
  
  “天冷了,父母不讓我出去撿廢鐵,趁著這個時間,研究點東西……”1月14日上午,記者在洛陽市安樂鎮棲霞宮村見到聶雙喜時,他正在用雙腳繪制機械圖,準備“申請個專利,掙錢讓父母和妹妹過上好日子”。
  
  A
  
  寒夜雪堆上,養母抱回腦癱棄嬰
  
  養母張賢明:“當時,天下著可大的雪哩,小娃兒看著老可憐,心里一合計就把他抱回家來了。”
  
  聶雙喜家在大片麥地旁,是一個用殘缺不全的磚瓦、破爛的帳篷搭建起的一個簡陋的窩棚。窩棚內黑暗潮濕,霉味刺鼻,寒風從四面墻縫鉆進來,讓人感覺不到一絲暖意。
  
  雙喜75歲的養母張賢明告訴記者,一家人的生計就全靠著丈夫聶太龍出去拉豆腐渣泔水養豬和兒子撿廢鐵賣錢維持。
  
  據張賢明回憶,20年前一個冬天的深夜,她外出歸來時在村口的雪堆上發現了被遺棄的聶雙喜。
  
  “當時,天下著可大的雪哩,小娃兒看著老可憐,心里一合計就把他抱回家來了。”張賢明說,抱起孩子的那一刻,她心里也有顧慮:棄嬰多是患有殘疾的,這個孩子以后說不定就是個累贅。但一看到孩子被凍得發紫的小臉,
  
  她也就“顧不了許多了”。
  
  因為生下來就患有輕度腦癱,聶雙喜的雙手嚴重萎縮,直到9歲才能趔趄著走路。“平時出門干活,我都會把他背上,就這么一口一口地喂大的。”曾多次有村民建議張賢明,把聶雙喜“領得遠遠的,扔掉”,但她舍不得,覺得孩子太可憐,“我親手養大的,舍不得扔啊!”
  
  B
  
  腦癱小伙懂自強,雙腳撿廢鐵報答父母
  
  聶雙喜:“印象里掙得最多的一筆錢是50塊,我用它給爸爸過生日,看到爸爸開心的樣子,我心里比啥都高興。”
  
  聶雙喜的養父母都是老實人,采訪時,養父聶太龍一直拘謹地搓著雙手,臉上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我爸爸每天凌晨3點就起來了,一直工作到晚上8點,中午就回來吃個飯,吃完飯就又出去干活了。”養父一刻不停地為著這個家庭奔波,深深地感動著聶雙喜。
  
  “這些年都是爸媽在撫養我,如今他們日漸老去,我特別想為這個家做點事,讓他們好好歇歇。”聶雙喜說,從2008年起,他便坐著自制的小推車在附近村莊撿廢鐵賣錢,一天要走好幾公里,腳上都磨出了厚厚的老繭。
  
  棲霞宮村附近有很多水洼,聶雙喜養母非常害怕他掉進去,“他手腳都不利索,要是掉進去就爬不出來了”。
  
  由于胳膊無法活動,聶雙喜每次撿廢鐵時,只能用腳趾夾。“最難忘的一次,我早上9點出門撿廢鐵,一直到天黑,離家越來越遠,腳趾水泡都磨破出血了,卻沒撿到任何值錢的東西。”倔強的雙喜不肯回家,“這么回去,我這一天就白費了。”
  
  天完全黑透了,聶雙喜卻找不到了回家的路,只得“一屁股坐在小路邊”。“雙喜!雙喜!”終于他聽到遠處有熟悉的聲音在喊自己的名字,聶雙喜掙扎著爬起來。
  
  “媽……”看到養母手電筒的燈光照過來,聶雙喜撲進其懷里抽泣起來。
  
  “印象里掙得最多的一筆錢是50塊,我用它給爸爸過生日,看到爸爸開心的樣子,我心里比啥都高興。”聶雙喜說,這幾年中,他一直靠撿廢鐵掙錢貼補家用,最多時一個月也才幾百塊,有時候也給妹妹當做學雜費。
  
  C
  
  冬季天冷待在家,雙腳學習畫機械圖
  
  聶雙喜:“如果這個研究成功了,我就申請專利賣錢,讓父母和妹妹過上幸福生活。”
  
  從小聶雙喜便學會用腳趾代替雙手拿取東西。如今,他已經能夠熟練利用腳趾做各種事情,畫圖、喝水,甚至能用腳趾夾住筷子喂自己吃花生米。
  
  養母張賢明告訴記者,冬天天氣冷,怕孩子受凍,他們不讓聶雙喜出去撿廢鐵。閑不住的聶雙喜竟利用從電視上學到的知識,在家又研究起了機械原理。
  
  “雖然我識字不多,但從小看電視已經積累了許多機械工程知識,家里的收音機等小電器壞了,都是我搗鼓好的。”聶雙喜說,他非常喜歡機械。目前,他正在努力研究“高壓空氣帶動活塞”的裝置。
  
  而后,只見他用右腳大腳趾和第二個腳趾十分熟練地夾住筆,在筆記本上畫著圖樣給記者演示。
  
  “你看,這是發動機,這是活塞。”畫圖間歇,聶雙喜不時會停下來,用腳趾夾著鉛筆為記者指點著圖上的各種裝置。
  “如果這個研究成功了,我就申請專利賣錢,讓父母和妹妹過上幸福生活。”聶雙喜說,這是他最大的愿望。
  
  D
  
  一家都是“黑戶”,連個低保都吃不上
  
  養父聶太龍:“辦身份證需要回陜西,但我們身上一點錢也沒有,沒法回去。”
  
  由于養父母聶太龍、張賢明均為上世紀80年代,從陜西一路逃荒來到洛陽定居的,一家人至今“連個戶口都沒有”。
  
  “我們家沒有田地,現在種的地也是租別人的。”張賢明說,聶雙喜和妹妹都是他們撿來的。聶雙喜身患腦癱,但由于沒有戶口,一直沒有辦上殘疾人證,更不用說申請低保了。
  
  “辦身份證需要回陜西,但我們身上一點錢也沒有,沒法回去。”聶太龍說。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