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榮堅持8年為殘疾人服務
2013年04月19日
她自身殘疾,卻沒有等待別人的救濟,而是主動尋找工作;她整日穿梭于轄區內殘疾人家庭之間,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她把所有的時間貢獻給殘疾人,連奶奶的火化儀式都沒能參加,媽媽生病去世都沒見上最后一面;提起她,社區的老百姓都稱她“社區殘疾人的‘及時雨’”。她就是焦作市山陽區藝新街道社區殘疾人專職委員周金榮。4月9日,東方今報記者見到了周金榮,聆聽了她與社區殘疾人之間的辛酸苦辣故事,體會她作為殘疾人專員一路走來的風風雨雨?!鯑|方今報記者耿彩霞/文圖
【上崗】拖著殘疾左腿入戶調查 建立257份殘疾人檔案資料
周金榮從小因患小兒麻痹導致左腿殘疾,2007年6月,山陽區藝新街道辦事處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社區殘疾人專員,44歲的周金榮經過應聘獲得這個崗位,負責藝新社區殘疾人各項工作。
據周金榮介紹,當時,藝新街道有殘疾人257人,但她上崗時,只拿到一個36人的殘疾人名單,其他情況一概不知。為掌握轄區殘疾人的情況,她拖著殘疾的左腿,一棟樓一棟樓、一個單元一個單元地入戶調查。
“有些殘疾人家里沒人,我就利用晚上下班后去家里走訪,不能漏掉一個人。”周金榮說,經過近兩個月的走訪,她不但掌握了第一手資料,而且還按殘疾類別、年齡結構等建立了臺賬,完善了257份殘疾人檔案資料。
在藝新社區,群眾經??吹狡つw稍黑、身材瘦小且左腿殘疾的周金榮繁忙的身影。這就是她工作的真實寫照。
【奔波】大年二十九 到殘疾人王文生家里走訪
藝新街道辦事處的殘疾人王文生先天視力低下,兒子患有精神分裂癥,父子倆相依為命。4月9日上午,記者跟隨周金榮來到王文生家,為其送一份殘疾人問卷調查資料。由于路途較遠,周金榮騎著電動車前往,走到拐彎路時,她必須下車小心翼翼地推車走,顯得異常艱難。到達王文生家后,周金榮從手挎的藍色布包中掏出一份問卷調查資料遞給王文生,因為他看不到,周金榮就將題目讀出來,幫助他填寫。
提起周金榮,王文生深表感激,2009年農歷臘月二十九,大家都在準備過新年,不料兒子的精神病犯了,把家里的沙發燒了,電腦、電視也砸壞。
不知所措的王文生立刻想到了周金榮,撥通了她的電話,周金榮接到電話后,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趕到王文生家里,幫助安慰其兒子,等王文生的兒子心情平復下來之后,周金榮留下300元現金離開了。“當時她一個月的工資只有400元,臨走時卻給我們留下300元,而且她死活都不肯拿走。”王文生提起這件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除了幫助殘疾人,街道、社區的工作也離不開周金榮。焦作市創建衛生城市期間,她帶領20余名臨時工,到社區各個樓院清理打掃衛生。孩子發燒,她托付鄰居把孩子送到醫院,自己依然工作在創衛第一線。地下室、八樓頂層,腿腳正常的人爬上爬下都覺得吃力,她卻和大家一樣地工作。
【愧疚】2年之內相繼失去兩位最愛親人
在工作上得滿分的周金榮,對家庭卻虧欠很多。提起家庭,周金榮泣不成聲。
她告訴記者,2009年5月,奶奶去世,家里通知她回去見奶奶最后一面,但由于當時為社區殘疾人辦理登記手續,奶奶的火化儀式也沒有及時趕回去參加。
2010年底,周金榮的媽媽生病住院,醫生診斷病情后,為其進行了手術,并要求其在醫院康復,忙于工作的周金榮以為母親的病已痊愈,兩個月都不曾到醫院看望母親一次。2012年2月25日,正在殘疾人家中走訪的她接到父親的電話,沒想到卻是母親去世的噩耗。
“當時父親說,母親臨終前還喊著我的名字。”提起母親去世的事,周金榮充滿愧疚,當時就怎么不想著多陪陪母親,陪她度過最后的日子。
【心聲】我是一名殘疾人 知道殘疾人有多難
因為周金榮是一名殘疾人,她深知殘疾人的生活有多難。“將心比心,我知道殘疾人有多難,作為專職委員我會關注他們,了解他們的困難,及時為他們提供幫助。”這是她對大家的承諾。作為藝新街道社區殘疾人專職委員,工作非常瑣碎,周金榮說,“既然來干了就一定要干好,我也一定能干好。”
記者離開時,周金榮還在奔波的路上,她給記者講述著這周末要安排焦作市愛心港灣殘疾人服務隊為轄區的殘疾人免費維修家電,要給社區領導溝通停車事宜……
對于她來說,她永遠有忙碌不完的事,她的時間早已經被殘疾人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