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最美志愿姐廖智穿假肢去賑災
2013-04-26

最美志愿姐廖智穿假肢去賑災

2013年04月26日  來源:南方日報

  假如你是一名母親,突然失去了女兒;假如你是一名舞者,瞬間失去雙腿;假如你是一位妻子,無奈失去丈夫……想象一下,當這些災難和不幸,同時降臨到一個女人身上時,會怎么樣?

  5年前,年僅24歲的四川女孩廖智有一萬個崩潰的理由,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女兒和雙腿的她,選擇的卻是萬分之一的堅強到底。汶川地震后,靠著假肢重新站起來的她,曾以舞蹈《鼓舞》感動了無數人。不久前,她在央視《舞出我人生》節目上大放異彩、被譽為“最美正能量”。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發生7.0級地震之后,她又一次成為公眾視野的焦點——她穿著假肢趕赴災區救災的事跡引起熱議,被網友親切稱為“最美志愿者”。從汶川到雅安,曾經的受難者成為了施救者,廖智的初衷很簡單——憑借親身經驗,趕在救援黃金時間到達災區,去幫助處于危難中的人們。

  本期《家庭周刊·新女性故事》專欄,邀請您一起來分享“最美志愿者”廖智的故事。

  廖智語錄

  ◎只有當你我開始去發掘災難賦予我們的意義,開始重新認識它的時候,你才能夠擺脫恐懼和痛苦,你的生命又將會變得無比的精彩。

  ◎我們可以選擇永遠躺在病床上去奢求別人的幫助,也可以選擇讓自己站起來走出去幫助別人。可是,朋友們請相信我,如果你愿意站起來去幫助別人,一定會從付出中得到無盡的快樂。相信我,如果你愿意去微笑,你將會得到更多寶貴的笑容;如果你愿意分享快樂,你將會得到更多的快樂,如果你源源不斷去散播你的愛,那么你將得到所有人的愛!

  ◎心靈和肉體差別在于:肉體需索取得償才能滿足,而心靈需付出得當才能滿足;而它們之間的關聯在于:肉體的滿足不能滋潤心靈的幽暗,而心靈的滿足卻能補償肉體的缺乏。有人問我都說些什么話去鼓勵災民,其實通常我只是埋頭做能做的事。頂多說句:別擔心,我們來了,何必自詡幫助者,其實,他們是我靈魂的助力者。

  ◎很多事,看透了,知道憤也無轉回,就轉而立志努力;很多話,聽到了,知道辯也徒蒼白,就轉而靜默奮進;很多人,遇到了,知道惜也無久處,就轉而念掛中祝福……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不必自己把自己逼死了。活著,就還有看見奇跡的希望——"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擇善固執,縱望之愚且魯,何足介懷。"

  兩次簽字,為截肢手術和離婚

  如果沒有5年前“震”驚世界的汶川天災,廖智或許仍然在四川德陽一所舞蹈學校教孩子們跳舞,擁有一個完整溫馨的家庭,過著風平浪靜的日子,但在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時28分,她對人生的憧憬被自然的巨力無情摧毀。

  “或許,應該憎恨這場災難,它讓我失去我深愛的寶貝女兒,也失去對我來說意義重大的雙腿。但是,我真的沒有一絲一毫的怨恨;相反,我從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中悟到了很多……災難是極其殘忍的,總是令人感到恐懼,但這是大自然的力量,是蒼天的安排,我們無法左右。但是,我們可以選擇積極地面對,走出陰影。”災后廖智在日志中如是寫道。

  那天下午,廖智原本在家,和婆婆以及幾個月大的女兒在一起。地震突然來襲,就在一瞬間,她的家從劇烈抖動到徹底崩塌,來不及逃生的她和婆婆、女兒被垮塌的房子壓住。從昏迷中清醒過來后,廖智發現自己被壓在一塊石板下面,身體無法動彈,只能用手在黑暗中四處摸索,當她精疲力竭、終于摸到了女兒身體時,已經冰冷的觸覺讓她傷心欲絕。“我拼命地想要搖醒她,和她說話,可是我當時不知道可以再做什么,只能啞著嗓子唱了一首女兒喜歡的《鈴兒響叮當》。”

  經過26小時的煎熬,廖智獲救了,但當石板被移開的一剎那,恐懼襲上心頭,她不得不面臨另一個毀滅性的打擊——她的腿已沒有任何知覺,看著自己的雙腿,她知道情況不妙。醫生告訴她,需要做截肢手術,因為當時沒有親人在身邊,她需要自己簽字。醫生問她:“你知道截肢手術的后果嗎?”她回答說:“知道,就是把腿給鋸掉。”

  正值青春年華、舞蹈黃金年齡的廖智,就這樣失去了她引以為豪的雙腿和最心愛的女兒。然而,不幸并沒有就此結束。她最重要的精神支柱、深愛的丈夫,很快離開了她。丈夫說,一看到她,就會想起失去女兒、母親和家園的痛苦,他受不了,想逃避。廖智卻認為,那只是借口。“地震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沒有什么東西是不可以失去的,沒有什么東西是必須得到的。”大年三十晚上,她在離婚協議書上簽了字。

  流干眼淚,舞出全新人生

  汶川地震之后,廖智被轉移到重慶繼續治療,她說,那個時候她一無所有,前程一片空白,不是沒有想過放棄,但到最后對舞蹈的熱愛,讓她難以割舍。另一方面,她從朋友那里了解到,家鄉綿竹受災群眾缺少御寒衣物,而冬天綿竹一到晚上氣溫跌至零下五六度,因此,她萌生了和一些舞蹈界朋友在家鄉義演,為父老鄉親籌集善款添置衣物的想法。

  廖智的想法,一度遭到周圍家人和朋友的反對。當時,她剛裝上假肢沒幾天,傷口愈合不久,即將接受截肢后第二次手術。心意已決的廖智,倔強地反復嘗試。“第一次跪起來后不久,雙腿就開始顫抖了,接著全身都忍不住顫抖,我趕緊坐下去。第二次跪起來后,我試著放開扶把,不用手支撐看能不能堅持,可是每次一松開手我都失衡要倒向一邊。” 廖智和她的朋友最開始為義演舞蹈節目,設計了一些在輪椅上完成的動作。后來,她萌生出一個新的創意——以鼓為道具,直接跪在鼓上跳舞,節目定名為《鼓舞》。廖智的朋友為她制作了一面直徑2米、高1米的紅色大鼓。這個節目某種意義上也代表了她對未來人生不同道路的選擇——要么是坐輪椅度過余生,以失去自由為代價,換取安逸,免除痛苦;要么是戴上假肢,以劇烈的痛楚為代價,贏回自由。

  為此,她推遲了第二次手術的日期,她天天跪在鼓上練,每天3小時。先是對雙腿進行按摩,然后伸展四肢肌肉,恢復身體柔韌度,接下來是練習新節目中的動作。以往排練幾分鐘就可以完成的片段,截肢后她需要付出十倍甚至更多的時間,有時用力過猛,她還常被鼓面的反彈力給彈到摔下來。每次練習下來,傷口痛到鉆心不說,還要腰酸背痛一整晚。媽媽心疼地勸她放棄,她說:“媽媽抱著我的時候,就是最溫暖的時候。咬咬牙就挺過來了。”

  義演當晚,一襲紅衣的廖智雙膝跪地,在大鼓上翩然起舞,甩臂擊鼓的動作寓意著對命運的抗爭。表演完畢之后,全場在肅靜之中掌聲雷動,觀眾起立,鼓掌向她致敬,一起振臂高呼“四川雄起!”她對臺下的人們說:“我們的淚已經流干,我們應該迎著太陽前進,活著就應該活得更好。在恢復重建的關鍵時刻,我們需要鼓舞、需要力量。”《鼓舞》的演出視頻在幾天之內點擊量迅速超過10萬人次。

  “中國首善”陳光標聽說廖智義舉之后,決定每月給她發“工資”。她自忖“何德何能”,默默地把錢匯給了幾個殘疾孩子。廖智說,地震雖然過去,但給人們留下的心理陰霾是不容忽視的,尤其是給孩子們烙下了一碰就會痛的傷痕。她希望用藝術的感染力,撫平孩子們的心傷。病情穩定之后,她于2009年8月去了漢旺小學和映秀小學支教,漢旺是地震中她被埋的地方。

  “最美正能量”,奔波在賑災路上

  4月19日凌晨,廖智結束節目錄制后,剛剛回到重慶家中。次日地震發生時,躺在沙發上的她忽然感覺天搖地動,還以為是自己低血糖的毛病再度發作。當她飛快地穿上假肢,和父母一塊沖到樓下時,她又一次在鄰居的臉上看到了5年前人人驚恐的表情。幾個小時過后,重慶一支摩托車隊打電話給她,問她是否愿意加入救援隊,廖智沒多想就答應了。熟悉廢墟里面的生存者情況、掌握簡單救護要領、個子小巧靈活……她相信自己“沒啥大用,但還是會有用的”。

  僅僅在震災發生十余個小時之后,21日凌晨,她隨救援團隊抵達了雅安市。當天中午,救援隊在經歷了多次震感明顯的余震之后,廖智和朋友們帶著救災物資,走進紅十字救助區,開始向災民分發物資,用塑料布為流離失所的災民搭建帳篷。

  “又震了,最近都被震淡定了。”22日,廖智的一條微博意外獲得近萬轉載,她迅速地成為了網民心目中的“最美志愿者”。贊美如洪流鋪天蓋地,其中也不乏個別譏諷言辭,懷疑她去災區只能添亂,連同行的人當中也有人認為她只是來“打醬油”的。由于此前她又開始借助《舞林大會》、《舞出我人生》重返舞臺,地震前一天還在重慶出席房交會活動,她的選擇也惹來作秀的嫌疑。要求采訪的電話打爆了她的手機,令她不堪其擾。

  進入災區之后,廖智和同伴們第一天只睡了一個小時不到,第二天滿山奔波,沒睡幾個小時又開始滿山搜尋、派送、搭建。由于穿假肢上廁所不便,她不敢輕易喝水,干活時假肢與膝蓋摩擦疼痛難忍,更加劇了體力的消耗,下雨時假肢還會進水,有時候餓了一天只吃一碗方便面,連搭數個帳篷,累到手發抖,此外,救援車隊也一直面臨著余震不斷、路險難行、人力不足、物資匱乏等重重考驗……而受災群眾的一句話卻讓廖智他們倍感溫暖,他們說:“還以為我們沒死沒傷就沒人理了,幸好你們來了。”這讓她深深感到不枉此行,一切努力都是有價值的。

  但在廖智心目中,她并不認為,受災群眾是自己“援助的對象”,反而稱他們是“靈魂的助力者”。而至于“最美志愿者”的頭銜,她也并不認同,不好意思地透露,其實幾天都沒刷牙、沒洗過頭澡了。“大家還是多關注我發布的災區實況,集思廣益想辦法救助吧。”

  除了在前線進行實質性的救助之外,廖智一路上都通過微博及時發布關于災區的各種訊息,如交通、物資需求情況等,包括災區衛生、用水用電等細節也不放過,還和其他志愿者分享了搭建臨時帳篷的方法及材料等實用信息。她很贊同一位朋友的話:“資源是隨著信息走的,沒有透明的信息,就沒有合理的資源分配和最優的救援效率。”

  截止到發稿時,廖智仍身在災區一線。她在微博中寫道:“在災難面前,用心去參與是志愿者唯一能做的事。無意義的猜度、評斷、抱怨都是救不了人的。其實我們單獨一人能做的很少,但是如果每個人都用力去做事、用心去陪伴,就會看到越來越多的眼淚會化做歡笑。”

  廖智說:“人生如戲。只有最虔誠最強壯的人才能走到那個最想去的目的地。”當您看到這篇報道的時候,她正在通往目的地的路上。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