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連夜為患者送“熊貓血”
2013年07月03日
“感謝醫院、血站和志愿者的幫助,我的病情現已穩定。”7月2日下午,在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血液科病房,剛轉危為安的楊暉滿心感激。原來,7月1日晚上,他因患白血病,急需輸入稀有的“熊貓血”——RH陰性A型血小板。在醫院、市中心血站和愛心志愿者的連夜接力下,愛心志愿者李鶴潔的救命血于7月2日凌晨3時及時輸入楊暉體內。
一個電話
7月1日晚8時30分,在贛州市中心血站3樓采血室,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打破了寧靜的夜色。“是血站嗎?我這里是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有一名重病患者急需一個單位的RH陰性A型血小板救命!”“好的,我馬上聯系!”值班護士梁玲玲剛放下電話,便翻開了我市稀有血型志愿者花名冊,開始逐一撥打適合臨時趕來的RH陰性A型血志愿者的電話。9時10分,愛心志愿者陳小娥應邀趕來獻血,經過檢查,血色素不達標,不符合獻血條件。梁玲玲隨后又與第二名志愿者聯系,10分鐘后,家住安居小區的李鶴潔便趕到了中心血站,血檢結果顯示她的血液符合輸血要求。
7月1日晚10時,記者在市中心血站采血室見到了正在采集血小板的李鶴潔。“接到電話時,我剛看完電視準備休息,但想到有人需要我的幫助,便馬上騎摩托車趕過來,一路上還不停地祈禱,希望自己的血液能檢驗合格!”她告訴記者。
梁玲玲說:“李大姐一直都很熱心幫助別人,她一共獻過6次血,總量達2100毫升。她在水果大市場上班,每天都要很早起來做事,但每次打電話給她,她都立馬趕來獻血救人。”
一句感激
7月2日下午,在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住院部,患者楊暉告訴記者,自己因患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急需做化療,沒想到化療后體內的白細胞、血小板急劇下降,如果不輸入RH陰性A型血小板,將有生命危險。“因為我是RH陰性稀有血型,當時我以為很難找到血源!”
楊暉激動地說:“今早起來后,我才知道是一位李女士深夜趕來為我獻血,救了我的命,我心里十分感激。”在此之前他也曾遭遇過急需用“熊貓血”的情況,每次總有好心人幫助他,這次他希望能借助《贛州晚報》一并感謝他們,祝福他們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