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守候十年喚醒昏迷癱瘓兒子
2013年08月20日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就算傾家蕩產,我也要把兒子的病治好。”這是家住東新街道滄浪里社區居民韓耀蘭從兒子生病那一刻下定的決心。十年來,她細心地照顧著癱瘓在床的兒子陸洋,從兒子昏迷不醒癱瘓在床,到現在基本能夠生活自理,還積極參加社區的公益活動,韓耀蘭堅持用親情支撐兒子病弱的身體。鄰居們都為韓耀蘭這些年的付出深深感動著。
62歲的韓耀蘭,2001年退休后,平時除了照顧好家里的一切事物外,還參加小區的晨練隊,和姐妹們一起跳跳舞,偶爾聚會唱歌等等,生活得滿足、充實、快樂。然而好景不長,2004年正月的一天中午,兒子陸洋突然昏迷在衛生間,不省人事,經醫院診斷,確診陸洋是先天性腦血管畸形引發的腦出血。
面對緊閉雙眼的兒子,韓耀蘭每天給兒子做按摩,不斷的和兒子說話,鼓勵他戰勝病魔,晚上就在醫院的椅子上打個盹。20天過去了,家中的積蓄已經花光,可兒子還是沒有絲毫蘇醒的跡象,但韓耀蘭始終沒有放棄,他堅信兒子能醒過來,并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后來,兒子好轉,從重癥室轉入了普通病房。為了節省監護費用,韓耀蘭開始學著用針頭往兒子的食道管里注射食物、吸痰,每兩小時一次給兒子按摩活動手、腳、翻身、拍背等。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兒子終于脫離了生命危險。
出院后,比在醫院遇到的困難更多,因為在醫院里發生情況可以喊大夫、護士,而在家里都需自己處理解決,但使韓耀蘭欣慰的是,兒子的意識已恢復正常。一向積極樂觀的韓耀蘭沒有選擇讓二十幾歲的兒子繼續躺在床上度日。“我堅信兒子能站起來。”韓耀蘭說。于是每天堅持扶兒子練習走路,邁出第一步是困難的,陸洋開始有些煩躁,發脾氣,鬧著不要走路。但韓耀蘭沒有放棄,鼓勵兒子要站起來,要做一個陽光的男子漢。韓耀蘭告訴記者,在扶陸洋下地的那刻起,兒子每走一步痛苦的表情讓她的心如同針扎一樣痛,但是她照樣每天扶著兒子下樓,鼓勵兒子堅持走路。漸漸地,兒子不用韓耀蘭扶著就可以自己走路了。
看著兒子一天天好轉,韓耀蘭開始讓陸洋做一些簡單的家務,雖然一開始陸洋總是摔壞東西,但韓耀蘭仍舊讓他自己完成一些事情。通過一次次的“摔打”,現在陸洋生活基本能夠自理了,并在韓耀蘭的鼓勵下經常參加社區活動。
由于看病欠債太多,韓耀蘭賣掉了90多平方米的房子,在附近買了套獨單,雖然只有20多平方米,但看著兒子的身體漸漸康復,生活上再艱苦也能挺住。韓耀蘭告訴記者,現在兒子恢復得挺好,只是落下右手和右腳活動不能自如,鑒定為肢體二級殘疾,國家也給予了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享受一切優惠待遇。兒子現在積極做一些公益活動,成為社區志愿者。韓耀蘭也積極地配合居委會做一些工作,發揮個人的能力,報答國家和幫助她們的愛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