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客棄女不見蹤影 老夫婦睡沙發(fā)11年將孩子養(yǎng)大
2013-11-06
干完一上午的活,61歲的老鄧把前一晚的剩菜、剩飯拿出來熱一熱,等待在外打工的老伴兒回家吃。“晚上接孫女時再買新菜,給她做些好吃的!”說話間,老人將菜籃擺在門口,露出幸福的笑容。
11年前,因是房東身份,老兩口第一次與一個剛出生的嬰兒結(jié)緣,沒想到11年后,他們成了這個孩子最親的人。
房客棄女不見蹤影
2003年,一對不到二十歲的年輕夫婦抱著他們剛剛出生一個月六天的孩子來到花錦村二隊一套二樓二底的農(nóng)村宅基地,欲成為這里的新租戶。房東鄧鳳泉、吳愛龍老兩口深感這對外來打工者生活艱辛,就將一間20平方米的空房子租給了他們。
安頓下來的一家人生活并沒有得到安定,小兩口總是因瑣事大吵大鬧。租期剛過了半年,孩子的母親在爭吵中一怒之下服下農(nóng)藥欲自殺,幸好房東老夫婦二人發(fā)現(xiàn)及時,將她送至醫(yī)院保住了性命。孩子母親住院期間,憐惜孩子的房東夫婦就承擔起了照顧孩子的重任。“這孩子跟我們有緣,見到她爸媽還在大哭,我們一來,她立刻安靜下來。”
之后,孩子的父親便向老夫婦二人提出幫忙照看孩子的請求,并承諾每月支付600元的費用。由于生活并不富裕,再加上打心眼兒里喜歡這孩子,房東夫婦欣然同意了,孩子的父母從此將孩子交給房東,自己放心在外面打工掙錢。
2005年,孩子的父母再次因瑣事打鬧起來,還驚動了派出所。之后,他們先后搬出租住地。臨走時,孩子的父母和鄧鳳泉夫婦說好,以后每月照付撫養(yǎng)費,然而僅僅來看過孩子幾次,年輕夫婦二人便丟下親生女兒,從此不見蹤影。
睡沙發(fā)11年將孩子養(yǎng)大
孩子父母棄女的行為讓鄧鳳泉夫婦二人心痛。當時村里的鄰居紛紛勸說他們趕緊把這個還不懂事的孩子悅悅(為保護當事人,化名)送到孤兒院去,不要給自己添麻煩。但一想到這幾年來,悅悅每天哭喊著讓他們一口一口地喂奶吃,就充滿了不舍。“孩子跟慣我們了,突然換個人帶,她肯定適應(yīng)不了。”就這樣,兩位老人堅持把孩子留在自己的身邊。
從15歲起就在村子里做保潔工作的老鄧當時的工資只有400元,再加上老伴兒600多元的退休工資,老兩口的生活過得緊巴巴的。幾年后,老夫婦倆唯一的兒子也結(jié)婚生子了,親孫女也常常送來由爺爺奶奶照料。再苦也不能苦孩子,于是,老夫妻二人又到處打些零工,多掙些錢養(yǎng)家養(yǎng)孩子。
在老夫婦倆近幾年拆遷安置的蘇錦街道新天地家園的家里,一張加長拼湊的沙發(fā)格外顯眼。從開始撫養(yǎng)悅悅起,老鄧就有了睡沙發(fā)的習慣。“以前她奶奶和悅悅睡一張床,后來有了親孫女,老伴兒和她們兩個小家伙睡在一起,由于家小,我睡在外面的沙發(fā)上。”金陵晚報記者得知,為了孫女,睡沙發(fā)這一習慣,老鄧保持了11年。
“爺爺奶奶是我唯一至親”
在老師布置的人物作文中,悅悅總是反復(fù)地描寫她的爺爺奶奶。不少小朋友笑她,為何不寫自己的爸爸媽媽。打懂事起就沒有父母這一概念的她,多次向老鄧夫婦問起自己的父母。思前想后,老鄧還是決定不再隱瞞孩子的身世。
“這么多年過去了,我們只是聽說孩子的媽媽是浙江人,爸爸是蘇北人,已經(jīng)完全聯(lián)系不上他們了。說句實話,倘若父母真的找上門來,我們是萬萬舍不得將孩子送走的。如今,悅悅一口蘇州話,我只知道,她是我們帶大的親孫女,孩子很懂事,和我們感情極好。”說話間,老鄧激動地忍不住掉淚。
已經(jīng)上五年級的悅悅總是喜歡隨身帶著和爺爺奶奶拍的照片,驕傲地告訴小朋友,這就是最愛她的人。“爺爺奶奶把一切好的省給我,他們就是我最親的人。他們?yōu)榱俗屛疫^得更好一些,已經(jīng)退休了,還出去打工掙錢。我只希望自己能趕快長大,多掙些錢,好好孝敬他們,不再讓他們受累。”(記者 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