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照顧植物人丈夫15年
來源:山西晚報 發布時間:2013-11-11
她叫姚嵐,晉中市一家保險公司的綜合金融客戶經理。
每天早上7點20分,她準時開車去上班,參加例會、見客戶,一口氣忙到快中午。她身材略胖,穿著黑西裝,始終保持微笑,說話做事精干利落。推介產品時,她會拿一份專業的計劃書,外加一份自己寫的通俗易懂的產品介紹。見完客戶,她再開車回家。
很長一段時間,公司同事都不知道,每天在家等待她的,是一個植物人丈夫。
15年是怎樣一天天熬過來的?她有沒有想過放棄?10月30日、31日,記者來到姚嵐家,了解這個女人的心路歷程。
安了空氣過濾器她說家里難免有味兒
一進姚嵐家,第一印象就是整潔,一家三口的合影擺在房間醒目的位置,每個屋里都收拾得井井有條。
在丈夫宋建國房間記者看到,一個大衣柜立在門口的墻角,里面放著替換的衣服。一張小桌子緊挨著衣柜,上面放著開塞露、痱子粉、碘伏、維C果粒、棉棒等。大衣柜另一側,是空氣過濾器。姚嵐說:“老宋大小便失禁,家里難免有味兒。”
宋建國躺在床上,頭上有個拳頭大的坑,不停地眨著眼睛,嘴里好像在咀嚼什么,有時還會咳嗽兩聲。宋建國身上蓋著個厚棉被,上面還搭著一床夏涼被,身下則鋪著棉褥,褥子下是褥瘡防治波動氣墊,下面還有一層厚墊子。腳底處,一條毛毯堵著床沿。“這樣擋風,暖和。”姚嵐邊說邊掖掖被角。
宋建國的右胳膊露在外面,手緊握成拳頭,手心塞著一團毛巾。“老宋的指甲常摳進手心里,而且拳頭握得太緊,出了汗容易爛。”姚嵐解釋說,老宋全身的皮膚都嫩了。去年冬天買了個暖手寶,說放他腿上暖暖,結果燙出一片泡來,到現在還有印兒。
說這些的時候,姚嵐一臉的心疼。
幸福生活突遭變故她的丈夫成植物人
姚嵐今年55歲,宋建國56歲,兩人都曾是三勘院職工:一個是水文地質工程師,一個是車隊副隊長兼三水交安委主任。
在宋建國出事前,這一家三口的小日子過得可謂紅紅火火。然而,1999年3月13日,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打破了他們平靜的生活。那天一大早,宋建國開車去太原辦事,晚上卻被人送了回來,不省人事,頭上還有個軟軟的包。
原來,那天下午7點,在太原開化寺一間廁所里,保安發現了躺在地上的宋建國,大家怎么叫也叫不醒,起初以為他喝多了,于是翻出他身上的電話簿找到一個親戚的電話。見沒有外傷,不明緣由的親戚把他送回榆次。直到去醫院拍CT后才得知,宋建國是腦出血,經過連夜做手術搶救,宋建國的命雖保住了,可卻成了植物人。醫生說,宋建國有可能是被鈍器打傷的,因為他腦殼裂縫了,還有內傷。
那天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沒人能夠說得清楚。
那一年,宋建國42歲,姚嵐41歲,兒子才13歲,剛上初二。
既要照顧丈夫又要培養兒子她說兒子有出息,也算對得起老宋了
“老宋意識不清,還不如個毛娃娃。兒子當時又正值叛逆期,那段日子真難熬!”姚嵐感嘆道,老宋出事前,她在家里啥都不用操心。說起往日的幸福生活,姚嵐嘴角溢出一絲笑意。“有沒有想過雇個人伺候?”記者問。“剛出事沒多久,有一次我去了弟弟家,公公婆婆在家照顧他。看著二老年紀都大了,我就雇了個人來照顧老宋。可我回來一看,老宋光著身子,任由一個不認識的人擺弄。我當下就受不了了,那是我的老公,雖然啥也不知道了,可也不能讓別人隨便動,只要他還活著,就應該有尊嚴。”姚嵐說,從那時起,她暗暗下了決心,照顧老宋的事,再累也得自己來。
在姚嵐眼里,宋建國是個愛干凈的人,所以,即便躺在床上,也不能湊合著過,她給他準備了專用的毛巾、筷子,買了氣墊、透氣枕頭,“我得盡量讓他舒服點兒。”
在床上躺了快15年,宋建國從來沒有得過褥瘡。姚嵐告訴記者,由于她把老宋照顧得還算周到,因此如果有同事父母病重或偏癱,都會向她請教如何護理類似的病人。
姚嵐一邊和記者搭著話,一邊把宋建國替換下來的尿布放進洗衣機里,“出事到現在,全自動洗衣機都用壞4臺了,每天要洗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
宋建國醒不過來了嗎?姚嵐說,前幾年,她總覺得老宋能好起來,她就想盡辦法幫老宋康復,進口藥、中藥、針灸、艾灸,能試的辦法幾乎都試了。后來醫生說,老宋的大腦、肌肉都在萎縮,希望渺茫。而且,受這件事的影響,兒子變得特別叛逆,開始和同學打架,成績也直線下滑。“我得把兒子培養好,讓他好好學習,有出息,這也算對得起老宋了。”
現在,讓姚嵐感到特別驕傲的是,兒子如今發展不錯,大學畢業的他在一家研究所上班,還上了在職研究生,“兒子好,老宋肯定特別高興。”
用正常人吃的食物喂丈夫她說這是個技術活兒,除了她,誰也喂不進去
“雖然伺候老宋又困難又費勁兒,可誰讓咱遇上了。遇上了就得盡心盡力。”姚嵐說,“給老宋喂飯時,他的頭會往旁邊歪,有時還會把飯噴到我臉上,剛開始我還挺生氣的,后來就想通了,他又不是故意的。”姚嵐說,“照顧老宋可是個技術活。老宋剛出事時,在醫院住了七八個月,做了三回開顱手術,只能鼻飼,就是把各種吃的打碎,用大針管注射進去。一次注射五六管,一天注射六七次。”
把老宋接回家后,雖然老宋沒法自主運動,姚嵐還是想試著用正常人吃的食物喂他,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老宋可以不靠針管進食了,但是,“除了我,誰也給他喂不進去飯,男的沒耐心,女的沒勁兒。”
12時45分,到了給老宋喂飯的時間。姚嵐說,老宋吃的東西得軟,還得有營養、好消化。記者看到,老宋的午餐是十幾個核桃大小的餃子。姚嵐先用勺子把餃子切成兩半,然后把床搖起來,墊高枕頭,一只手扶住老宋的頭,掰開嘴,無名指和小指間還夾團衛生紙,準備隨時擦喂不進去和吐出來的東西。另一只手拿勺子往里喂。每喂一口,姚嵐都要用手扳著他的頭和下頜骨幫他咀嚼。老宋“吃”一頓飯,足足花了40分鐘。
飯后半小時,又該喂蘋果了。姚嵐把蘋果削了皮、擦成絲,拿筷子一點點夾著往他嘴里放。半個不大的蘋果,宋建國吃了十多分鐘。
除了喂飯,姚嵐每天都要給老宋翻身、按摩、拍背、喂飯、解手、擦洗身體。“人雖然不胖,可沒意識,又不能動,每天幫他活動都能出一身汗。”姚嵐說。
臨走前,看著這個臉色與年齡不太相稱的女人,記者問:“你有沒有想過,什么時候能擺脫這種生活?”姚嵐說:“扔下他有一萬個理由,照顧他只有一個理由:人在,家就不會散。兒子回來,起碼爸爸媽媽都在。而且,有老宋和我做伴兒挺好的,自己每天雖然忙忙碌碌的,可感覺很充實。”
相關
每一個好心人的幫忙她都會記在本子上
凌晨4時起床給老公接尿。
6時給老公換尿布、洗漱。同時做早飯。飯好后,給老公喂飯、喂水。
7時20分準時出門上班。
12時回母親處吃午飯,吃完帶上老公的一份回家,給老公翻身、喂飯。午休半小時后,給老公喂水果、水。
15時又開始忙工作。
18時去母親處吃飯,然后帶上晚餐,回去給老公喂飯、洗尿布。
20時給老公按摩半小時。
21時開始學習保險、金融、證券知識。
23時上床休息。
日復一日,姚嵐從無怨言。
在不知情的人眼里,姚嵐活得挺瀟灑的,自己是保險公司的客戶經理,有車,還給兒子在西安買了房。但他們不知道,得到這些,姚嵐付出了怎樣的艱辛。
老宋出事后,因為要照顧老宋,姚嵐提前內退,靠給單位干點兒零活養家。
2005年,兒子考上大學,姚嵐想把之前給兒子交的保險費提出來,卻被告知不能提。不能理解為什么,姚嵐就去保險公司聽課。就這樣,機緣巧合地入了保險行業。
從入行那天起,每天晚上,姚嵐都要學習新險種,一步步從“菜鳥”做到了綜合金融客戶經理。
說起姚嵐,姚嵐的弟媳婦很心疼:“以前,我們說接濟一下她,她不接受,硬是憑那點兒工資,養著一家三口。現在,偶爾我們介紹朋友買份保險,她倒是挺樂意,覺得靠的是她的專業能力。”
姚嵐家有很多本子,有處方、護理記錄等,一個寫著“宋建國負傷期間探視清單”的本子引起了記者的興趣。打開一看,上面記著,×××,×月×日送來10斤雞蛋;×××,×月×日幫老宋站立、擺腿……姚嵐說,“這些年,親戚朋友幫了不少忙,我都記下來了,對我們好的人要一輩子記在心里。”
姚嵐的母親:年紀大了,只能幫忙做飯
姚嵐的母親75歲了,一個人住在姚嵐家附近,每天都要準備3個人的飯。
10月31日11時20分,記者和姚嵐一進家門,就看見老人不高興。老人一個勁問姚嵐為什么不接電話。原來,老人從早上6時就開始打她電話,沒人接。8時以后,手機一直關機。打不通電話,老人心慌了一上午。姚嵐解釋說信號有問題,老人的情緒才稍微緩和。
老人擔心并不是無緣無故的。有一次,姚嵐出去拜訪客戶,被人騙到醫院里,還被騙走了7萬元錢。
“我媽就是我的大后方,每天想方設法地給我們做好吃的。就連買保險的客戶,好多都是我媽給介紹的。”言語里,姚嵐對母親充滿了感激。
但老人操心的可不止這些。
“她住的那棟樓是單位以前的宿舍,老鄰居現在都住市區了,就我家嵐和女婿還住在那兒。你說我怎么能放心?”老人說著說著眼睛就濕潤了,“姑娘命苦啊!”
“有沒有勸過她放棄?”記者問。
“女婿躺了一年又一年也不見起色,看女兒過得苦,我也說過讓他把男人扔給公婆,可女兒說啥也不肯。人家自己都愿意,當媽的能咋!”老人的眼淚不住地往下流,“人年紀大了,使不上勁兒,只能幫忙做點兒飯。”
“您現在有什么心愿?”記者問。
“就盼著外孫子能找個好媳婦。”老人說。(記者 田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