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兩度開顱變成植物人
來源:鄭州晚報 發布時間:2013-11-12
每天把藥和粥打碎,用針管打進兒子胃里。
13年前,他因腦溢血而昏迷不醒,手術后成了偏癱。6年后,一次意外的跌倒使他再次陷入厄運。這兩次開顱手術讓42歲的王成彥失去意識,成了植物人。吃飯需要一根粗大的針管打進胃里,排便需要家人用手探進肛門。
妻子離去,只剩年邁的父母不離不棄。母親王春香說,她別無所求,只希望能再聽到兒子叫一聲“媽”。
兩度開顱使他成了植物人
2000年的一天晚上,王春香的電話傳來了兒媳焦急的聲音:“媽,成彥暈倒了。”老兩口趕到兒子的住所時,兒子正趴在地上,眼睛閉著,處于昏迷狀態。
一家人打車把王成彥送到醫院,最終診斷結果為腦溢血,需要做開顱手術。
術后出院,王成彥的頭部右側,多了一個碗口大的坑。
“手術完,他就成了偏癱。但當時還能走動,自己吃飯,我有時候會用輪椅帶著他出去轉轉。我跟他說,‘等你病好了就帶你出去旅游’,他點點頭給我回應。”王春香說,當時兒子還能聽懂話。
然而,這僅有的回應也成了奢望。
2006年的一個晚上,王春香出去遛彎,兒子起床上廁所,出來時一腳踩空,跌倒在地,不省人事。
父親王春生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還心有余悸:“他就趴在地上,滿嘴是血,我趕緊叫回了老伴。”
第二次手術,王成彥的頭部左側多了一個更大的深坑,他也徹底失去意識,成了植物人。
13年來,老兩口從未一起出遠門
“媽,你看這已經一年多了,你兒子一直這個樣,我也……”
“我明白你的意思,你要離婚就離吧,我們不會反對。”王春香至今還記得當時她和兒媳婦的對話。
王春香說,作為婆婆,是她帶著兒媳婦,到中原區民政局辦理兒子與兒媳的離婚手續,但民政局稱需要夫妻雙方到場,如果一方無法到場,只能由法院裁決。
就在王春香和老伴找到受理律師的時候,兒媳突然消失了,只留下一條短信:“媽,我走了。”打回去時,對方已是關機狀態,之后就斷了聯系。
王春香說,老伴早已下崗,她也退休了,兩人每月只有3000元退休金,大部分花在了兒子和老伴的醫藥費上。如今,她還欠著親戚朋友13萬元。
“周圍的人都知道我有困難,從沒催過我還錢,我這輩子也不知道能不能還上了。”王春香說,為了兒子,13年來,老兩口每天至少有一個要留在家里,從沒有一起出過遠門。
人生至愛是父母對兒女的愛
王春香手機里設了三個鬧鐘,分別是夜里2點、凌晨4點和早上6點。
早上,她要準時起來給兒子喂一次藥,翻一下身。藥每隔一小時喂一次,身子每隔2小時要翻一下,半夜也不例外。
“正常人一直躺著都受不了,他也得動動。”王春香說,幫兒子翻身是怕他生褥瘡,“我給他翻身的時候,有時候用勁大了,他也會哼哼幾聲。”
老兩口隔壁的房間里,王成彥躺在一張可升降的病床上,鼻腔插著的半公分的管子直通胃部,這根管子也是他唯一的進食進藥通道。王春香會把藥磨成粉狀,用水沖開,再用一根粗大的針管打進兒子的胃里。
一日三餐,她都用攪拌機把糧食攪成粥狀,用同樣的方法喂給兒子,擔心營養不良,早餐她還會給兒子添一個雞蛋。如果粥飯黏稠,她需要用胸口頂著針管把飯壓到兒子的腹中,一頓飯,這樣的動作需要重復5次。喂一次,便累得雙手打顫。
除此之外,兒子的排便也是難題,每隔三四天,她都需要帶上消毒手套,探進兒子的肛門,把糞便掏出,“還不能用太大力,擔心他疼。”
王春香說,這樣的勞動她和老伴一天都不敢間斷。
鄰居說,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愛就是父母對兒女的愛,王春香這樣做,讓人理解。
擔心走后,無人養自己的兒子
“我現在還能有什么愿望,就希望哪天能再聽到兒子叫一聲‘媽’。”對王春香來說,她最擔心也最無奈的,就是她和老伴離開后,兒子沒人照顧。
“我和老伴都有高血壓,每天也得吃藥,一個月3000多元的退休金大部分都花在買藥上了。”王春香說,“因為沒有離婚證明,民政局一開始不給低保,后來答應一個月給300元錢,但需限制用電量。夏天那么熱,兒子躺一會就會生褥瘡,我們整天都得開著空調,所以連低保都拿不到。窮困家庭百事哀啊!”
王春香說,兒子出事前在一家私企打零工,沒有辦過醫保,所以醫藥費全由老兩口負擔,就連低保也需要每年向民政局提交證明材料才能領取。“看著兒子日漸萎縮的肌肉,就算哪天奇跡般地恢復意識,也不知道何日能夠下地”。
“我每天都會給他講講身邊的事,講講鄭州的變化,不知道他會不會醒過來,但就算醒過來又能怎么樣呢?沒有福利保障,哪天我們走了,也只能由著他自生自滅了。”王春香說著,深深地嘆了口氣。(鄭州晚報首席記者 徐富盈 實習生 趙龍翱 文/圖 線索提供 岳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