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婚救父”女孩籌到手術費
來源:廣州日報 發布時間:2013-11-12


冬梅(右)和母親講述自己一家的經歷。記者蘇俊杰 攝
已獲32萬元捐款 網友:初衷可以理解,方式值得商榷
20歲的李冬梅沒有想到,為挽救其患白血病的父親,當初走投無路的一句“誰給手術費,就嫁給誰?”引起社會極大關注,愛心人士紛紛解囊。昨日,她接到多名海外僑胞的捐款,遠在海外的80歲泰國老華僑通過省僑辦捐出20萬元港幣。截至目前,她已獲得愛心捐款32萬元左右,籌到了父親的部分治療費。
追蹤
80歲老華僑捐20萬港元
來自廣東陽春的女孩李冬梅“征婚救父”一事,最早見于本報11月6日A16版《誰給手術費,就嫁給誰》。10月26日,她發出了一條微博,稱父親患上白血病需手術費30萬元,“如有人愿支付父親手術費,我愿與其結婚”。現代版的“賣身救父”故事,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不少熱心網友直接將捐款送到病床前。
昨日下午2時30分,“征婚救父”女孩李冬梅從省僑辦副主任林琳手中接到了來自海外僑胞的兩筆捐款。其中一筆來自不愿具名的80歲泰國華僑陳老先生,他捐出了20萬港幣;另一筆則由在廣州參加“第十八期海外華裔青年企業家經濟高級研修班”的50名學員捐出,他們來自19個國家和地區,總金額人民幣14700元。
接到由海外寄過來的善款時,冬梅和媽媽連連鞠躬。女孩幾欲落淚:“這么多人給了我家很大的支援,非常感謝大家的關心和幫助, 以后我會盡最大的能力去回報社會。”想到爸爸李國章治病的手術費暫時有了著落,冬梅多日布滿愁容的臉上終于躍上一絲喜色。
據院方介紹,除了海外善款,近日收到了15萬元左右社會愛心捐款,女孩目前合計已獲約32萬元愛心捐款,為患白血病父親籌到初步手術費。
據冬梅爸爸李國章的主治醫師譚友平介紹,李國章2012年9次求醫,被診斷為“慢性粒細胞白血病”,今年1月份病情加重。其身體情況較差,肺部還出現感染,只能待情況控制好后再做骨髓移植手術,但不排除骨髓移植的風險,而且術后需要大筆治療費。
“嫁個壞人救不了我爸,也害了我自己”
說起“征婚救父”的起因,冬梅無奈地苦笑,“我當時也沒有想太多,真的是沒辦法了,要是這樣不行,我可能會想別的辦法。”20歲的她在湛江一家幼兒園當老師,每月工資才一千多元,醫治父親白血病的30萬元對全家來說是一筆巨款。親戚朋友已借無可借,也沒法再從銀行拿到貸款,身邊的朋友都剛畢業拿不出太多錢,走投無路之下她想到了“征婚救父”的辦法。
雖然很大膽,但她也不是完全沒有想到后果,“我考慮了一個多星期,也不是隨便一個人我就跟他結婚。”為了不讓父母擔心,她沒有向父母透露太多,直到有媒體到病床前來采訪,李國章夫婦才知道女兒的行為。
“要兩個人聊得來,然后商量好了之后我才會結婚,不然嫁個壞人,救不了我爸,也害了我自己。”當問到如果真的“征”到結婚的人又該怎么辦時,冬梅一愣,接著笑了一下。
網友
孝心可嘉
方式不妥
冬梅“征婚救父”的消息傳出后成為社會熱門話題,網友議論紛紛,在肯定其孝心的同時,也提出了很多反思。
有網友指出:“孝心可嘉,方式不妥。為了30萬元就和人結婚,也不管愛情了嗎?”“征婚救父始終覺得有點買賣成分,當婚姻只是一種交易,難道只要誰肯出30萬你就嫁給誰嗎?”
有人士指出,面對龐大的需要救助的群體,推進整個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才是更有效率的方式。此外,“征婚救親”這種救助方式有違公序良俗。即使資助者是自愿的,但法律上沒有對被資助者是否應該履行諾言進行約束。
現實中,大病醫保和許多救助政策還沒有全面完善或落地,許多貧病交加的家庭在困境中需要自救。對此,有網友建議,與其“征婚救父”,說給30萬就和你結婚,還不如說你給我30萬元,我給你做家政工作十年更實在。(何瑞琪 黃茵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