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小伙贍養(yǎng)瑞士老人14年
來源:人民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13-12-3

住院期間 宋揚的陪伴讓漢斯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接受髖關(guān)節(jié)置換手術(shù)后 漢斯重新站了起來


對待宋揚的孩子 漢斯始終把他當做自己的親孫子
這是一份跨越八千公里、超越國界的親情,從一次異國他鄉(xiāng)的偶遇,到十四年如一日的悉心照料。一句“照顧他一輩子”,讓留學(xué)倫敦的鄭州小伙與獨居英國的瑞士老人在平淡之中演繹著人間真情,在默默之中信守著他的承諾。
留學(xué)異國的偶遇,中國小伙和瑞士老頭結(jié)下不解之緣
說起14年前的緣分,在宋揚看來,仍然記憶猶新,1999年高中畢業(yè)的宋揚遠赴多雨的倫敦求學(xué),到達倫敦后的第三天,宋揚要到位于倫敦市中心的中國銀行開一份證明,哪知,一時大意的他竟然坐錯了方向,列車把他帶到了倫敦西區(qū),誰料想,接下來的一次偶遇,卻讓宋揚和66歲的漢斯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
當時,在倫敦西區(qū),宋揚在一個長椅上剛坐下,一位滿頭白發(fā)的老先生微笑著沖他打招呼:“年輕人,請問你是日本人還是韓國人?”
“我是中國人。”宋揚回答。
“哦,中國是個偉大的國家。”兩人便聊了起來,老人名叫漢斯,英國皇家歌劇院的工程師,瑞士人,1958年到英國工作,1998年退休。
“年輕人,你能幫幫我嗎?”說著漢斯將手上的電子表遞了過來,宋揚發(fā)現(xiàn)老人的表慢了整整一個小時,爽快的接過了手表調(diào)好時間,老人對他豎起了大拇指表示感謝。得知宋揚剛到倫敦才幾天時間,而且無親無故,老人便熱情的邀請他到家里做客。出于對英國家庭生活的好奇,宋揚欣然接受了老人的邀請。
漢斯的家位于風景秀麗的泰晤士河邊,是一座由政府提供的廉租房。來到家中,讓宋揚吃驚的是,大約40平米的房間里燈光灰暗,家具上布滿了灰塵,暖氣也壞著,冰箱里只剩下幾根醬菜,整個房間都彌漫著霉味。
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日子怎會過的如此凄慘?原來,漢斯自幼喪母,由于繼母對他不好,他便離開了瑞士只身前往英國,后來一直未婚,孑然一身。
看著老人顫顫巍巍洗碗做飯的背影,宋揚不禁一陣心酸,他馬上接過活兒,麻利的將房間清掃干凈,并做好了飯菜,這讓漢斯非常高興,盡管當時宋揚的英語不太流利,但兩顆真誠的心一碰撞,倆人就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短暫的交往使老人感受到了宋揚的善良與能干。兩天后,宋揚接到了漢斯老人的真誠而懇切的電話:“如果你愿意的話,你可以搬到我這里住,免費的,我們可以互相照顧”。就這樣,兩個相差47歲,有著不同膚色、不同國籍、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閱歷的人,抱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共同憧憬,走到了一起,成了忘年之交。
為了回報老人提供的住所,宋揚包攬了所有的家務(wù)活,照顧老人的日常起居,給老人做飯,陪老人聊天,散步。宋揚年輕力壯,動手能力強,不幾天工夫,便把漢斯家檢修了一遍。看著煥然一新的家,老人緊緊握住宋揚的手說:“謝謝,宋,我們有了家的氣息。”
就這樣,宋揚和比自己奶奶還大一歲的漢斯,開始了長達8年的“同居一室”的生活。
一個人的承諾,引來全家人的傾情關(guān)懷
2007年,宋揚在倫敦大學(xué)獲得了工商管理碩士學(xué)位。正值家鄉(xiāng)鄭州招選海歸人才。漢斯也覺得宋揚回祖國發(fā)展會更有前途,就鼓勵宋揚回國參選。宋揚不負眾望,成績優(yōu)異而入選,有了良好的事業(yè)起點。
但宋揚并沒有忘記曾經(jīng)幫助過自己,和自己相依為命八年的漢斯老人。在分離的幾個月里,漢斯日夜思念宋揚,經(jīng)常在電話中泣不成聲。宋揚也是憂心重重:重返孤獨和寂寞的老人日常生活如何安排?誰關(guān)心他的健康?誰陪他去醫(yī)院?誰幫他去購物?電器壞了誰修理?酗酒的壞習(xí)慣會不會再犯?
分別數(shù)月后,讓宋揚擔心的事情終于發(fā)生了,由于飲酒無度,漢斯右髖關(guān)節(jié)患上了股骨頭壞死,疼痛難忍,癱瘓在床,生活已無法自理,由于需要預(yù)約,漢斯的手術(shù)被安排在了半年之后。
時間一天天過去,漢斯的病情仍在不斷加劇,看著老人沉浸在無盡的痛苦之中,宋揚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帶漢斯回中國手術(shù),照顧他的余生。
宋揚把想法告訴了同在衛(wèi)生系統(tǒng)工作的父母,父母非常大度地說:“你在英國留學(xué)8年,這期間,漢斯可以說是給了你一個家。如果他愿意來中國,請放心,漢斯就是咱宋家的人,我們都會好好待他。”
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宋揚以最短的時間辦理好了漢斯的簽證和機票,推著輪椅把漢斯接回了中國。與此同時,家人分頭行動,緊鑼密鼓地展開了準備工作。聯(lián)系了鄭州最好的醫(yī)院和大夫,選用了最好的人工關(guān)節(jié)和藥物,宋揚自費十多萬元為老人做了髖關(guān)節(jié)置換手術(shù)。
手術(shù)后當夜,漢斯就住進了特護病房,傷口出血不止,一晚輸了6袋血,宋揚就伏在病榻上,一顆心懸著,整整一夜沒合眼。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看著面容憔悴的漢斯,8年來兩人相處的一幕幕場景,像電影一樣浮現(xiàn)在宋揚眼前。宋揚暗暗發(fā)誓:一定要照顧好他的余生,要讓漢斯的生活充滿幸福和快樂!
在醫(yī)院三個多月的時間里,宋揚全家輪流值班,24小時守護在漢斯身旁。宋揚更是下了班就直奔病房,爭取多時刻陪伴,疼痛時及時按摩,緩解痛苦;每天堅持擦澡,防止褥瘡;變著花樣準備飯菜,為老人補充營養(yǎng);每天買來英文報刊,讀給老人聽;讓老人感到病房像家一樣溫馨,老人激動得說不出一句話,眼里噙滿了淚花。
英籍瑞士老人中國養(yǎng)老 宋揚讓漢斯成了金發(fā)碧眼的“鄭州人”
老人出院后選擇了在中國和宋揚一家定居。為了更好地照顧漢斯,宋揚放棄了自己最初的夢想,選擇到了鄭州市衛(wèi)生學(xué)校工作,一方面可以掌握簡單的醫(yī)療常識,另一方面,自己還可以利用每年的兩個假期,帶著漢斯到處走走。除了周游河南以外,宋揚推著輪椅陪伴老人游覽了北京、上海、深圳、珠海、蘇州、杭州、承德、南京、西安、昆明、連云港等十余個城市。
有付出就有收獲。十幾年來,在宋揚的精心照料下,老人的身心健康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從孤獨伶仃,舉步維艱,整日與酒精為伴,生活在被人遺忘的角落。到如的今年過八旬,紅光滿面,精神爽朗,在眾多親友的關(guān)懷下,生活在歡聲笑語之中。老人在一個原本陌生的國度里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
十四年后的今天,我們有幸看到宋揚對老人還是一如既往的百般關(guān)懷,老人也在溫馨和快樂中生活著,顯得愈發(fā)精神矍鑠。從倫敦地鐵站里的偶遇,到共同相互支持奮斗生活,再到定居鄭州,兩人十四年相攜走來,風風雨雨,酸甜苦辣,但真情不變。
也許未來之路并非坦途,但我們相信宋揚將信守他的承諾,這份跨越年齡,膚色和地域的真情將會延續(xù)。宋揚并沒有做出什么驚天之舉,但正是在平淡之中演繹著人間真情,在默默之中信守著承諾。(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