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葉縣農民照顧癱瘓娘10年
2013-12-04

葉縣農民照顧癱瘓娘10年

來源:大河網 發布時間:2013-12-4

每天為老母親按摩,他堅持了10年

  米方杰 王健/文圖

  村里人眼中他是大孝子


  一直以來,中國便有句俗語叫“久病床前無孝子”。久病床前真的無孝子?至少這句話在河南省葉縣農民張海燕身上是錯誤的,因為他貼身照顧癱瘓在床的老母親已經整整10年了。

  11月20日,東方今報平漯新聞周刊記者來到了葉縣龔店鄉史堂村,當記者問起張海燕的時候,村民們都說知道并不約而同的稱贊“孝順”。一位年紀稍長點的大娘告訴記者,像張海燕這樣孝順的兒子實在是太難找了,“為了照顧好癱瘓母親,這孩子10年來除了下地干活幾乎就沒離開過母親身邊。我要是有這么個孝順的兒子,估計睡覺都會笑醒了”。

  隨后,在一位熱心村民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張海燕家,此時張海燕正在院子里洗著衣服。張海燕個頭不高,稍顯清瘦但很精神,雖然天氣已經進入了冬天,但他依然穿著單薄的衣服。張海燕的家只是三間瓦房,院子的東側是一間低矮的石棉瓦房搭建的廚房,大門東側是一個小菜園,里面種了一些白菜、蘿卜。

  張海燕告訴記者,母親吃過早飯后就躺下睡覺了,他這才有時間將母親換洗的衣服洗一洗。

  十年未曾遠離母親身邊

  將衣服洗完、晾好,張海燕將自己讓進了屋子里。張海燕和母親所住的是三間瓦房中最東邊的一小間,屋內擺放著兩張緊挨在一起的簡易木板床和一個老舊的衣柜,屋子的一角擺放著一個落滿灰塵的電視,這也成了家里唯一的一件大件電器。

  交談中記者得知,張海燕今年已經將近40歲了,他的母親李秀英今年已經85歲高齡,而張父在十幾年前便因病過世。2003年,李秀英因患有腦梗塞等病癥便癱瘓在床,自此也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由于母親癱瘓在床身邊離不開人,老實巴交的張海燕放棄了外出打工的機會,靠著家里的三畝地過活。

  老人癱瘓在床10年,平時如何上廁所?作為一個兒子,這么貼身照顧媽媽是否感覺不便?說到此處,張海燕坦然的笑了,指了指床下的一個盆子告訴記者,“這10年來,媽媽屙屎撒尿都是我抱著,就像小時候她照顧我一樣。沒有啥不方便的,她是媽媽,我是兒子。現在,我把媽媽當孩子一樣照顧。”

  記者了解到,由于老人一晚上要小便好幾次,張海燕每天晚上都是和衣而睡,只要母親有啥事喊一聲他就能立馬聽到起床,“10年來,我印象中,幾乎沒有脫衣服睡過一次覺。”

  張海燕告訴記者,因為母親常年躺在床上,擔心生褥瘡,他每隔一段時間都要給母親洗一次澡,“夏天的時候,就在院子里面放一個大門板,讓母親躺在上面,自己用毛巾幫母親擦洗身子;天冷的時候,就燒幾鍋熱水,讓母親坐在大盆里面洗。剛開始時手忙腳亂,現在已經很熟練了”。

喂老母親飯

  一頓飯要喂上40分鐘

  當天上午11點左右,張海燕像往常一樣,提前開始為母親做午午飯。午飯很簡單,他從院子里的菜地里掰了幾片白菜葉,洗凈之后給剁碎了放在鍋里面炒了炒,隨后加了一碗水進去。水燒開之后,他磕了3個雞蛋進去,雞蛋熟了之后又把一個饅頭掰碎,放到了鍋。這就是母親的午飯。而他一般是在母親吃過飯休息之后再做自己的午飯。張海燕告訴記者,母親的牙全掉光了,只能吃點兒軟食。為了保證母親的營養,這10年來,每天母親的飯里面雞蛋都是從不缺少的。

  記者留意到,張海燕家的廚房很矮小,里面沒有安裝有燈泡。為啥會這樣?張海燕不好意思地笑了:“省錢嘛!沒辦法!平常的時候,我都是下午四五點做晚飯了,基本上用不到燈。”

  當張海燕端著飯,拿著勺子喂母親吃飯的時候,記者看到他還拿了一個塑料袋將碗包住了大部分。張海燕告訴記者,因為母親吃飯比較慢,一般都得半個小時,如果不包著,吃不到一半飯就涼了,“上午11點就做午飯,也是這個原因”。

  張海燕將母親從床上扶起來的時候,記者發現,老人雖然已經80多歲了,但皮膚依然比較紅潤,僅看面部,根本不像是一個癱瘓在床多年的人。記者注意到,從張海燕喂母親第一口飯開始,老人便說不想吃了,哄著吃了幾口后,又開始找各種理由不愿吃飯,比如吃飽了、太咸了、太甜了、太苦了、想睡覺了……此時,張海燕真的就像是哄小孩子一樣,不停地說著“乖、聽話、真棒”,然后乘機把一勺子飯放進老人嘴里。張海燕告訴記者,母親年紀大了,已經有些糊涂了,每到吃飯的時候都是這樣。40分鐘之后,老人最終將一碗飯吃的干干凈凈。

  為母親愿打一輩子光棍

  當天天氣還不錯,吃過午飯,張海燕并沒有急著去刷碗、做自己的飯,而是給母親穿好衣服,扶著老人到院子里轉一圈,讓母親消消食。十年來,這是他的一個習慣性舉動,因為這是醫生的囑咐,一是幫助消化,二是怕母親躺的太久對身體不好。

  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張海燕已經不是攙著母親轉圈了,用“抱”這個字眼更恰當。記者留意到,由于老人半個身子癱瘓,每行進一步張海燕都要使足了力氣抱緊母親,防止母親摔倒。轉了一圈之后,張海燕扶著母親坐在院子里的沙發上休息,他自己則開始練習拳術。張海燕告訴記者,因為平常不敢離開,又閑的沒事干,他就到街上買了幾本武術書,沒事就照著書上的招數練習,現在練武術成了他唯一的娛樂活動。

  提起自己的婚姻大事,張海燕呵呵一笑:“不急,不急。”之所以這么說,主要是因為他知道家里窮,別人也不一定會看上自己,“再說了,就算是有人看上我了,咱也不能讓別人跟著我過苦日子啊!”

  張海燕說,年輕的時候計劃著出去打工賺些錢再回來討個媳婦,但后來母親生病了便給耽擱了,“其實這些年也有鄰居幫忙介紹,但咱有自知之明,直接就謝絕了!我個人覺得,婚姻這事無所謂,現在照顧好媽媽最重要。”張海燕告訴記者,自己目前啥都不想,等以后母親不在了,他就出去打工去,到時候再考慮婚姻的事,“媽媽只要活著一天我就不會離開,打一輩子光棍也沒啥”。

   ■記者手記

  盡孝還需趁早

  毫無疑問,張海燕是當之無愧的孝子,是包括記者在內的所有人學習的榜樣。是的,榜樣,一個聽起來似乎有些老套甚至俗氣,但實際上無比真實的一個詞語。

  采訪結束返程的路上,記者的腦子里一直在反復回放張海燕和他母親之間的每一個舉動,比如談到照顧媽媽大小便時的坦然,比如喂飯時哄著老人的自然,比如談到給母親洗澡很熟練時的驕傲……說實話,那幾個瞬間,張海燕高大的讓我崇拜、仰視。

  記者看到的只是張海燕和母親生活一天中的一小段,展開一下想象,過去的10年,這樣的場景有多少?冬天或者夏天,一個兒子抱著媽媽,在盆里大小便;一個兒子一邊嘮叨著家長里短,一邊給媽媽洗澡;一個兒子面對媽媽,不停的用“乖、聽話、真棒”這樣的字眼哄對方吃飯……那是怎樣一種動人?

  千百年來,慈母都是多過孝子的。小時候,如果孩子有些頭疼發燒,最火急火燎的肯定是父母!長大了,無論什么原因磕了、碰了、傷了,哪怕你已經成家立業,得到消息后最心急如焚的還會是父母。他們似乎從來不記得關心自己,他們似乎一輩子就是為了子女活著。反觀我們,我們長大了,父母慢慢老了,他們感冒發燒的時候,我們關心過嗎?他們身體不舒服的時候,我們在哪里?

  張海燕帶給我們的不應該僅僅是感動,更多的還應該是反思和行動。趁我們的父母還健在,有空多回家陪陪他們,免得等到“子欲孝而親不待”時痛哭、悔恨。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