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有一群孝子
來源:大慶晚報 發布時間:2013-12-06
□文/攝 本報記者 溫源
12月5日,是第28個國際志愿者日。高新區五湖社區居民,享受著志愿者服務,同時社區號召轄區廣大居民,積極參加公益事業,踐行志愿精神、傳播志愿文化,特別是發揮青年志愿者優勢作用。弘揚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好精神、好品德。
轄區民警、高新區司法局、眼科醫院和哈醫大基礎醫學院的學生志愿者參加了活動。
活動現場,民警為志愿者們講述道,在小區內成立治安志愿者服務隊,本著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宗旨,有了志愿者的參與,讓犯罪分子無處藏身,給轄區治安和整個社會安定裝上一把“安全鎖”。
社區的另一間辦公室里,居民排著長隊,等待志愿者給他們義務檢查身體。
這次體檢,主要包括視力測試、白內障、青光眼、眼部干澀等各種眼科疾病。還向轄區居民派發眼科疾病預防、眼部保健等宣傳資料。
“我青光眼手術兩年了,今天來復查一下,這些孩子免費為我們做好事,太可愛了。”家住大唐世家的戰桂英老人,今年73歲了,提起這些志愿者,他就夸個沒完。
由哈醫大基礎醫學院的學生們組織的“愛在基礎”志愿者服務隊有20多人,自發來到社區。一部分人幫助環衛工人清理路邊的積雪;一部分人走進孤、老、殘、弱居民家里,為他們提供照料、家務服務等。
在宮德錄老人家里,幾名大學生志愿者,正在給老人按摩,陪他聊天。
宮大爺今年87歲,是一名老黨員,他和老伴兩個人身體都不好。除了家人悉心照顧之外,這些志愿者時常來到他們家里,陪他們嘮嗑、為他們按摩,給兩位老人帶來了歡聲笑語。
用宮德錄老人的話說,他現在是兒孫繞膝,安享晚年。
志愿者之一——哈醫大基礎醫學院大二學生夏建宇說,他們的志愿者協會有500多人,根據他們學的護理專業和精神醫學特長,入戶為老年人義務服務。
提起協會的成立,夏建宇一臉興奮:“我們協會成立之前,學哥和學姐們都在做好事。我們后來成立了協會,就是利用我們所學習的知識,做點力所能及的事。”
市文明辦志愿服務指導中心主任楊曉慶說,從2011年3月,市志愿服務管理系統開通以來,全市注冊志愿者每月平均有2600余人。
目前,全市有1300余支志愿者服務隊,注冊志愿者人數達14萬。其中98%是年輕人,有愛心的人越來越多,這個團體規模也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