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男孩辭職照顧病倒父親奶奶
來源:合肥晚報 發布時間:2013-12-19
為臥病在床的奶奶喂牛奶
22歲的胡二寶,瘦高的身形,清雋的面龐,蓋住額頭的長劉海,以及敞穿的一件薄外套。如若不是他眼里不符年齡的絲絲憂郁,怎么看,都是一名標準的“90后”青年。可就是這樣一位別人眼中的小青年,卻做出了一件讓所有大人都豎起大拇指的事情:辭職回家,照顧生病的父親和年邁的奶奶。
90后小伙扛起苦難家庭
同齡的90后,不是正在大學學習,就是在社會上跌打滾爬。然而,外面世界的精彩與胡二寶無關。他每天只能呆在“家里”,因為偏癱的父親和病重的奶奶都缺不了他的照顧。
胡二寶的家位于廬陽區紫桐新村,這個“家”,是兩年前租下來的。兩室一廳的屋子非常簡陋,但每個月還得付800元的租金。
在胡二寶的記憶中,在這個偌大的城市漂泊了十多年,似乎從來都沒有屬于自己的家。自小,父母離異,他先是跟著長豐農村的奶奶生活,后來又追隨漂泊不定的父親來到合肥。
和很多叛逆、另類的“90后”一樣,他也曾讓家人頭疼不已。他喜愛玩耍,沉迷游戲,常常夜不歸宿。面對父親的責罵,奶奶的勸說,他可以幾天都不回家。17歲那年,他就踏入社會,成為一名服務員,每月二三千元的工資,剛剛夠自己生活。
正當他在肆意揮霍自己的青春時,平靜的家庭卻接連掀起了巨浪,父親和奶奶接連病倒。他沒有逃避,沒有妥協,一種叫做“責任”的承擔,讓他脫胎換骨。
攙扶癱瘓父親往前行
47歲的胡早如,是胡二寶的父親。曾經在井崗派出所從事協警工作,還曾因勇抓搶劫犯而獲合肥市見義勇為獎。后來,他又改行當了一名出租車司機。
去年的中秋節,胡早如在家中與朋友聚會。飯后,他突然血壓升高。經醫生診斷,胡早如患上了嚴重的腦梗塞。
生龍活虎的父親一下子病倒,這讓自由慣了的胡二寶懵了。守候在急救室外的一夜,胡二寶思考了很多,也成熟了許多。為了照顧好父親,他立刻從單位辭職。在醫院日夜守護著父親
胡早如雖然脫離了生命危險,卻半身不遂,不僅沒法下地行走,大小便和生活也無法自理。胡二寶承擔了所有家務。
為了讓父親早日康復,他堅持每天為父親全身按摩,以防止肌肉萎縮;擦洗全身、幫著翻身,避免生褥瘡;此外,他還為父親一日三餐做好飯,一口口地喂父親吃飯。知道父親最愛吃魚頭,他常常從菜市場買回來魚頭,用小火燉好,全部留給父親,自己從舍不得吃一口。
在他的悉心照料下,父親從臥床不起,到如今可以拄著拐杖艱難行走;從無法言語,到如今也能與人交談。
照顧重病奶奶不喊累
看著父親一點點地好起來,胡二寶打心眼里高興。然而,仿佛是為了考驗胡二寶,噩運再次向這個家庭襲來。
今年10月,胡二寶奶奶突然一病不起。經醫生檢查,奶奶患上了胃癌,必須接受胃部切除手術。一邊要照顧病重的奶奶,一邊又放心不下生病的父親。于是,胡二寶攙扶著父親一起回到了老家。他一邊在醫院里照顧奶奶,一邊照料在親戚家的父親,兩邊的奔波讓他忙碌不已,但是他卻從不喊累。
手術成功后,胡二寶又把父親和奶奶一起接到合肥租房處照顧。奶奶胃不好,需要少吃多餐,而且只能吃流食。胡二寶每天為奶奶做八頓餐,稀飯、排骨湯、軟面條、牛奶……每餐,他變著法子做飯菜,并親自喂她吃飯。
“自從我們生病后,他一下子懂事了很多,不但不用我們操心了,而且還承擔了整個家庭的負擔。”看著兒子忙碌的身影,胡早如有些愧疚。
“像他這么大的小年輕,哪有整天守在家里的,都是我們連累了他。”嘴里念叨著孫子,坐在床上的奶奶不停地抹著淚。
盼廉租房能盡快申請到
胡二寶說,除了家里和菜市場,這一年多來,自己出門的次數屈指可數。雖然不能像普通的90后一樣有著豐富多彩的生活,但是胡二寶毫不后悔。
“這些都是我應盡的責任。”胡二寶斬釘截鐵地說。然而,胡二寶內心深處也有著深深的擔憂。父親因為沒有醫保,生病幾乎掏空了家里的積蓄,奶奶生病更讓一家人負債累累,唯一能工作的自己也辭職在家。如今一家三口只能依靠井崗鎮蜀山社區為其父親申報的480元低保金生活。“連一個月的房租都拿不出來。”想到這些,這個年輕的小伙滿臉愁苦。
“我們已經申請了廉租房,不知道能不能申請下來。”胡二寶深深地嘆了口氣。艱難生活的磨礪,讓這個90后青年有著超越年齡的成熟。
“等父親和奶奶的情況好了,我就學個駕照,去當貨運司機,爭取以后能養家糊口。”胡二寶一臉期冀地望向窗外。(實習生 鄭絲語 通訊員 劉菊磊 葛宜年 本報記者 劉曉平/文 虞俊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