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夫妻開網店回報社會關愛
來源:長江日報 發布時間:2013-12-20
3年,一千多筆交易,對一個網店來說,實在算不上好成績。但回望過去的3年,胡秀珍說得最多的就是“感謝”。啟動資金是別人贊助的,電腦是愛心人士和機構贈送的,家里冰箱也是別人送的,很多顧客為了讓她賺錢、專挑不打折的商品……
對胡秀珍這樣一個雙腿萎縮、因舌癌切掉半邊舌頭、一只眼睛幾乎失明的殘障及重病患者來說,堅持開網店實在不易。支撐她和同為下肢殘疾的老公孫傳海的,是立志做一對“一元公益夫妻”的愿望:網店每成交一筆,就捐出一元錢,回報社會對他們一家的關愛。
不放棄:舌切眼盲腿瘸仍相守
53歲的胡秀珍,當年與老公也曾是青山區的“風云人物”:孫傳海曾多次出國代表武漢參加國際輪椅馬拉松比賽,而她本人則在1997年前下海炒股,成為青山區第一批進駐證券公司“大戶室”的牛人。
但天有不測風云。1995年,孫傳海的父親患肺癌,后來去世;1999年,胡秀珍被查出患舌癌,切除了半個舌頭;2009年,胡秀珍又患上糖尿病,兩腿失去行走能力,并引發左眼失明。其間,她的兒子也因氣胸開刀住院。為了治病,孫傳海和老母親將家里的兩套房子都賣了,一家人租房度日。
盡管磨難頻頻,但夫妻倆一直很樂觀,特別是孫傳海一直沒有放棄對胡秀珍的治療,他說:“我就是你的拐杖、眼睛”。
開網店:艱難人生也要活瀟灑
羸弱的身體,讓胡秀珍不能外出找工作,在家也干不了家務活,不愿成為“廢人”的她與孫傳海商量,準備開一家網店。
2010年9月,她參加省紅十字會和武漢市殘聯的“魔豆媽媽”公益培訓,50歲的她開始從英文字母學起,白天在培訓班學開網店,晚上還要到醫院打針;電腦屏幕的強光,讓她的眼睛都沒法睜開……經過層層篩選,胡秀珍獲得公益培訓班給予的1萬元啟動資金和一臺電腦。
身在輪椅上,心存凌云志,這是兩口子的人生信條。所以,孫傳海首先想到給網店取名叫“攬月”,后來因店名必須四個字以上,他們又加上“瀟灑”兩字:“不管人生多么艱難,我們都要活得瀟灑”。2010年12月19日,兩人專賣化妝品的分銷網店開張了。
但是,一連3個月,店里一件東西都沒賣出去。患癌癥時都沒有掉眼淚的胡秀珍第一次號啕大哭。無奈之下,孫傳海發動親戚朋友“抬樁”,在大家的照顧下,店里才慢慢有了生意。
捐一元:買賣虧本也要回報社會
2011年6月,小店在網上的信譽積累到了“三顆心”,開始走上正軌。一直心存感恩的胡秀珍了解到一種捐贈方式,即網店每成交一筆時,自動向中國紅十字會捐款。查詢后發現,捐贈的金額分為每筆0.25元、0.5元、1元和2元等四檔,她毫不猶豫地選了較高的“1元”檔。
從此,胡秀珍和孫傳海開始以“每次1元”的方式捐款,“我不想做一個只向社會索取的人,哪怕我的力量很微薄,也要作出回報”。
到現在,網店已完成1694筆交易,成為一個3鉆淘寶店。而從承諾每成交一筆捐款1元開始,這對夫妻至今共捐出1413元。(記者 胡繼權 通訊員 李聿文 張軍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