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夫婦照顧癱瘓兒子45年
來源:新安晚報 發布時間:2014-01-03
王定海夫婦推著兒子王撿出去曬太陽
他叫王撿,剛出生時不會吃奶,也不會動,還燒了很多天。接生婆說若能活下來,算是“撿”了一條命。“奇跡”延續了近半個世紀,在父親王定海和母親蔡敦榮無微不至的照顧下,王撿如今已經45歲了,父親每天把他從床上抱到輪椅上,喂他吃飯,天氣好還推著他出門曬太陽。
每天早上將兒子抱起
王撿家住寧國市中溪鎮石口村的老街上,記者昨天上午趕到時,他的父親王定海已經將他推到門前一片空地上曬太陽。
王家的老房子是幢兩層小樓,77歲的王定海說,這房子好像在他爺爺那會兒就建了。
王撿的房間在家中后院。每天早晨,王定海和蔡敦榮就要將他從床上抱起來,放在輪椅上。“他自己趴在輪椅上也能一點點推著走,但是很慢。”蔡敦榮看著王撿笑著說,他雖然不會說話,不能走路,但是能聽得懂別人說話,喜歡看鄰居們打牌玩耍。
兒子出生時患病癱瘓
“生下來就發現他有些不對,手腳不會動,喂他奶自己不會喝。”王撿的母親蔡敦榮對40多年前的事依然記得很清楚。王撿出生于1969年,是家中的第一個孩子。他的母親說,王撿生下來就開始發燒,什么都不吃,燒了好幾天。“接生婆講要能活下來就是撿了一條命。”
那時候農村醫療條件不好,恰巧有外地的醫療隊下鄉,然而醫生們在給王撿退了燒后告訴王定海,王撿長大后可能無法走路。在王撿5歲時,王定海又帶著他到上海一家醫院在寧國設的醫院去看病,醫生說是腦部缺氧導致癱瘓。
自制輪椅用了20多年
記者見到王撿時,他坐的那張木制的椅子,看上去像是個嬰兒凳,可以固定住身體。椅子上還裝了4個滾輪,能夠推著移動。“這是我自己琢磨出來的,就是他的輪椅,都用了二十多年了。”王定海說。
村里給他們一家三口辦了低保,每個月將近400元的補貼對這一家人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收入。此外,王定海還偶爾做零工掙些錢。
王定海今年77歲,蔡敦榮今年72歲,兩人開始擔心自己若是哪一天不在了,王撿怎么辦。蔡敦榮說,王撿曾經和他們比劃,意思是在父親王定海提前修好的墳邊也給他修一個墳。(新安晚報 記者 曹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