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92歲老人拾荒資助百名貧困生
2014-02-11

92歲老人拾荒資助百名貧困生

來源:膠東在線 發布時間:2014-02-11

劉盛蘭手捧“感動中國”獎杯

1月12日央視主持人敬一丹采訪劉盛蘭

劉盛蘭騎著這輛自行車在市區拾荒

    膠東在線網2月10日訊(記者賈楚航孫宗順)“親人盛蘭:當收到您的匯款單時,那種心情實在無法描述,雙手接過重如泰山的200元錢時,我淚如雨下。一個素不相識的人,在我經濟上已到山窮水盡、取借無門的時候,是您伸出了援助而又溫暖的雙手,幫我去醫救孩子的命……”類似這樣的信件,劉盛蘭收了一大堆。

    每一位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都以他們的人格力量震撼著我們的心靈。現年92歲的煙臺老人劉盛蘭,從1996年就開始拾荒助學。18年來,他靠拾荒所得10多萬元資助了全國上百名貧困學生,感動了許許多多的人。

    他最奢侈的消費是花180元訂了一份報

    村里有人說,劉盛蘭是個頗有想法的“能人”。

    出生于1923年的劉盛蘭原本是煙臺招遠市蠶莊鎮柳杭村的農民,解放前,年僅20歲的他只身去往天津,在一戶買賣人家里當學徒,也就是在那里,沒念過幾天書的他通過業余時間,學了不少本事。

    從天津回到村里后,他到農場打過工,當過大隊糧食管理員。1975年,劉盛蘭還參加了當年人民公社組織的“戰山河”突擊隊。

    但回顧“能人”劉盛蘭的前半生軌跡,同村74歲的劉守仁老人難免有些嘆息,“他可真是吃了一輩子苦,沒過上一天好日子。”劉守仁說,劉盛蘭先后結過三次婚,但都以離婚告終,40歲時曾有過一個兒子,但不到10天就夭折了。

    1979年,劉盛蘭成為單身漢后,再沒娶妻。他先在一家金礦擔任保管員,后又調到招遠市黃金公司任保管員,從1998年起干門衛看大門。在這段時間里,公司大院一角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就是劉盛蘭的“家”。

    他多年來最奢侈的消費行為之一,便是花180元,訂了一份晚報,以便在報上尋找需要幫助的貧困學子。至今,他仍堅持看報的習慣,他的床頭每天仍擺放著當地的晚報。

    他最值錢的家當是匯款單和回信

    村里有人說,劉盛蘭是個典型的“倔強人”。

    1996年,當時在招遠黃金公司擔任保管員的劉盛蘭,寄給鄒城市13歲中學生呂亞洲50元錢,這是他獻出的第一份愛心。此后,劉盛蘭跟著了魔似的,只要知道有孩子上不起學,就會把手頭的錢寄過去。

    2002年,劉盛蘭搬回村里祖上傳下的3間茅草房住。沒有收入,他就每天到村子的垃圾桶和村集市上撿酒瓶、易拉罐等變賣,賣回錢后,不舍得吃,不舍得穿,還是全部捐獻給了素不相識的困難學子。

    他捐助的學生,從周邊幾個地市很快擴展到全國各地,但很少有人知道這些錢是老人騎著那輛老掉牙的自行車在招遠市區拾荒攢下的,甚至有人一度以為劉盛蘭是位女性,稱他“劉盛蘭阿姨”、“劉妹子”。

    “吃的是從集市垃圾堆撿回的臟饅頭、破菜葉、爛水果,鍋里時常蒸著爛白菜、蘿卜葉腌制的咸菜……”把所有積蓄都捐了出去,自己過得連普通收破爛的都不如,村里人覺得他“神經病”,很多親戚也疏遠了他。

    老鄰居王日祥說,也有好心村民上門勸他為自己留點養老錢,但都無功而返。“太倔了!他這脾氣,別人說什么都沒用!”

多年下來,家里收到了一大堆受助學生的感謝信,信中有人稱他“親人”、“爺爺”,也有人稱他“阿姨”。但因資助的零散性和通訊方式變更,很多學生已經和老人失去了聯系。

    來自天南海北受資助孩子的幾百封信是老人最大的支撐,92歲的他依然能清晰記得每個來信者的困難情況。

    他的精神“比招遠黃金還珍貴”

    所有人都說,他是個值得尊敬的“大好人”。

    行善積德,劉盛蘭堅信把所有的錢捐出來,老了都不會生病。他確實沒生過大病,感冒也很少,甚至有一年被車撞了兩次,連皮外傷都沒有,只是有點痛。

    劉盛蘭拾荒助學引起社會關注后,社會各界為老人提供了諸多幫助。很多熱心市民、慈善義工慕名而來,用不同方式表達著對這位“大好人”的敬意。

    村里給老人申請了五保戶,政府除每年給予老人3800元的補助外,鎮里每月還會拿出200元專項款和物品到家中探望。可是,老人除一小部分錢物用于生活費外,幾乎又全部捐了出去。

    “我吃了一輩子苦,知道窮日子不好過。我膝下無兒無女,錢留著有什么用?雖然手頭錢不多,但是捐給那些貧困孩子或許能幫上忙。”他總是在這樣說。

    去年8月,劉盛蘭因慢性腎衰竭住院,病床上臉色蠟黃的他最惦念的仍是孩子,擔心匯款中斷和沒到位會斷了孩子們的希望。

    得知“爺爺”住院,很多受資助的孩子回來看他。當年的受助大學生喬壘調了班從濟南趕到老人病床前伺候多日。

    感念老人善舉,很多陌生人也來問候他。西安的李美賢自認老人侄女,隨信寄來一身衣服并說:“如果您那有電話,我可以陪您說說話。”

    政府將老人送到招遠市輪胎西區敬老院,頤養天年。當得知自己“感動中國”,老人擺擺手,“我所做的事微不足道,只希望這些孩子們能好好學習,將來做國家有用的棟梁之才。”

    央視主持人敬一丹說,“老人的精神比招遠黃金更珍貴”,希望“在感動中國這樣一個平臺上,把這樣的一位可敬的老人介紹給全國觀眾,不僅僅讓山東人熟悉他,更要讓全國的人民熟悉他。”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