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姐妹照顧兒時保姆24年
來源:重慶晨報 發布時間:2014-02-12
96歲的劉世英獨居望城坡,姐妹之一狄華希望有志愿者能多去陪陪老人
慈烏初生,母哺六十日,長則反哺六十日,何況是人。市民狄華(化名)對電影《桃姐》中一段話記憶猶新:“我跟桃姐都走運:前幾年,我做心臟手術,桃姐健健康康地照顧我……現在她中風,我也有時間健健康康地照顧她。”
劉世英就是狄華眼中的桃姐,是狄華兒時家中的保姆,至今已96歲高齡。老伴過世后,她輾轉獨居過了24個春秋。這20多年來,狄華每月都去看她一次,除了買些柴米油鹽,還陪她閑聊,拉拉家常,一坐就是半天。
她中年她們幼時 她深情照顧兩姐妹成長
近幾天氣溫大降,冷得人手背通紅。獨居在永川區望城坡的96歲高齡老人劉世英,這幾天都躺在床上保暖,只是飯點起床略微走動。
即使在陽光燦爛的日子,她的活動半徑,也差不多在床邊七八米。
11日,見狄華去看她,劉世英滿臉欣喜,想要起身迎接。狄華一個勁地勸她躺下,擔心她著涼,不時給她整理被子。
50多年前,劉世英在狄華家當過保姆。當時狄華剛出生沒多久,劉世英先是照顧狄華姐姐的起居、飲食、上學多年,狄華出生后,兩姐妹都由她照顧。狄華還在上幼兒園時,她就離開了。
“我沒什么婆婆帶我的印象了。”狄華說,由于劉世英在家里當保姆時與家人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因此即使她走了以后,家里也一直與她有聯系。
她還記得自己小時候經常會去婆婆家玩。那時,婆婆家總有吃不完的零食。
而在劉世英眼里,狄華兩姐妹兒時都不調皮,兩個人從小就和她很親,即使到了現在也是如此。
她變老她們長大 姐妹相約看望獨居的她
24年前,劉世英的老伴去世,開始了獨居生活。得知這一情況,考慮到劉世英的年齡和獨居的不便,狄華姐妹,以及劉世英離開狄華家后出生的狄華的弟弟,開始去看望劉世英,經常的探望一直持續到現在。
今年春節,狄華去探望了一次劉世英,昨天狄華又去探望她。這次,狄華帶去了一雙厚棉襪,還有一些蔬菜。而劉世英家里用的柴米油鹽,大部分都是狄華送去的。
望城坡坡段有些陡,上去拐個小彎再直行,就能看見一間五六平方米的偏棚。偏棚極其簡陋,每年租金1000元。11日天寒,門口時而吹進一股冷風。正是在如此簡陋的地方,劉世英獨居了四年。
“最近20多年,每月會來探望一兩次。每個春節都會來看她。”狄華說,自己父母已80多歲,婆子媽也近80歲,身體都不太硬朗,因此自己很難擠出時間每天或每周去探望劉世英。她曾想把劉世英接到家里去住,可家里面積太小。
狄華的姐姐現在在外地上班,回到永川后,也必然會去探望劉世英。在她眼中,劉世英已是至親至敬的人。
她變老她們也老了 她多次暈倒再不敢走遠了
劉世英言語清晰,但視力有些模糊。11日狄華剛進屋時,她幾乎沒認出來。可聽到狄華說話,她臉上頓時堆滿笑容。
“唯一的兒子也已70多歲,還患有老年癡呆。”劉世英說,兒子幾乎不省人事,靠兒媳忙前忙后照顧他。由于自己與兒媳關系不融洽,因此老伴去世后這24年里,她一直是獨居。
“現在不敢走遠了,就在門前的壩子上走走。身體大不如從前了,醫生說血壓低得很吶。”劉世英說,自己患有低血壓,曾經在門前曬太陽,坐在板凳上突然暈倒,幸好被鄰居發現并送到了醫院,才撿了條命。
還有一次,劉世英去買菜,剛走到望城坡的下坡段就因低血壓暈倒。從那之后,她再也不敢獨自上街買菜了。
她已老你們還年輕 如果有時間請去看看她
“鄰里待我不錯,時常給我帶些蔬菜來。”劉世英老伴去世后,長期吃素食,幾斤菜葉子夠她吃近半個月。“我每天兩頓飯,晚上不吃。”劉世英說。
劉世英80多歲時,每月有幾十元的低保,兒子家境貧寒,僅有的一個孫子,也長期在外務工,本身家庭壓力就大,無暇顧及這邊。那時,狄華和姐弟會不定期補貼點生活費給她,如此一來她才挺過難關。
后來,狄華的姐姐為劉世英辦了社保,現在她每月能領到1100元過生活。
劉世英說自己運氣好,能碰到這樣一家子人心疼她。
“現在她腿腳不好,長期需要人照顧。”狄華自己要上班,家里還有3個老人要照顧,非常繁忙,沒法抽出更多的時間來照顧劉世英。狄華說,她很怕自己不在的時候,老人一個人在家出什么意外,因此希望能有志愿者,不定時去探望一下老人,陪老人聊聊天,或者抽空給老人買點菜。(記者 郭發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