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新聞報料成廣州新職業 市民介入輿論監督
2006-04-19

前言:

有消息說,沈陽最近有了新聞報料公司,主要為各大媒體提供新聞線索。

廣州一家報社的數據顯示:去年共發放報料費超過13萬元,一年報社內采納的報料1500多單,以五比一的高采納率計算,一年就有7000多人報料。

雖然大量的報料人都屬于客串,但京、滬、穗等地媒體的社會新聞已有超過八成來自熱線,新聞報料人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視野中。

昨天,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喻國明接受本報記者采訪認為:新聞報料人的產生來自媒體擴大信息源的需求。媒介也是經營單位,報料人提供了線索,提升了媒介的影響力,給予適當的報酬是符合市場經濟原則的。

喻國明認為應當區分新聞報料與公職行為,一些公職人士,如公務員或者警察,利用公共職務所掌握的公共權力獲得新聞素材,報料獲利,這是值得質疑的。

一連兩天,楊明偉都在廣州三大報業集團轉悠:《信息時報》150元、《新快報》150元、《南方日報》200元、《廣州日報》200元……算來這次的一單報料就有超過一千元的收入,抵得上一個月的工資了,想到這里楊明偉不由得有些得意。唯一讓他有點遺憾的是:204這趟原本連接了三大集團的公交車改線了,從南方日報社趕到廣州日報社得轉車,得多花兩元錢。

楊明偉可能算得上廣東目前最為職業的報料人之一了,他這單收入上千元的報料正被炒得沸沸揚揚:肇慶一小區的業主認為3000元的煤氣初裝費收費違法,對物價局提起行政訴訟。這一事件與廣州市“兩會”期間,人大代表提出的取消收取煤氣初裝費這一非法集資行為相互呼應,成了城中的熱點話題?!爸醒肱_也要播,他們已經向廣東電視臺要了片子了。”楊明偉興奮地告訴記者。

楊是廣東肇慶下面的一間中學的語文老師。出現在記者面前的他提著一個看起來有些年頭的黑色公文包,塞得鼓鼓的,里面裝著他從不離身的剪報本,他告訴記者:“每次出門了解線索或進行調查,我都帶著剪報本和一些獲獎證書,這樣才能證明我的身份,取信于人?!?/P>

他遞給記者的名片上印著:歡迎來電,好事、壞事、風流事,請你告知。交個朋友!

1993年正是風行“東南西北中,發財到廣東”的時期,楊明偉來到了德慶當教師。1994年,“讀書無用論”席卷廣東,許多中學生離開課堂去打工。老師們分頭家訪,動員學生返回課堂,在老師們的努力下一些學生重返學校。楊明偉第一次拿起筆給《羊城晚報》寫了封信,沒想到這封80多個字的信刊登了,編輯打了個題“勸回學?!?。這可能是這所山區學校第一次在省級報“露臉”,老師們奔走相告,楊明偉一下子成了遠近小有名氣的人物。

這短短的80多字還獲得了晚報當季度《讀者來信》的一等獎,給楊明偉帶來了500元的收入。相對于當時每月200元的工資,500元真是一筆巨款了!

感受批評報道的力量

第一次“名利雙收”的嘗試,大大激發了楊明偉的熱情。而從1997年開始,廣州報業競爭加劇,報社不遺余力地發展通訊員、設立報料熱線、重獎報料人,楊明偉迎來了“陽光燦爛的日子”。

廖振威成為律師之前,在三茂鐵路公安處搞宣傳。他告訴記者:“楊明偉同一般的報料人不是一個檔次的,除了敏感性強外還特別勤奮?!薄澳菚r候他還沒有結婚,一到暑假,他就住在送貨段邊的一個小破房里找新聞寫,鐵路重視宣傳,有什么要寫的就把他找過來,寫完就免費坐著火車到廣州送稿,發了,鐵路部門就給點獎金什么的。一般的記者都沒有他努力,很能吃苦,有一次年三十還在火車上搞采訪?!?/P>

2004年,楊明偉所在的學校要求老師們自費定制一套180元的“教師服”,因為一個全省會議將在當地召開,科教局建議學校教師統一著裝。全縣各中小學“大動干戈”。在其他教師議論抱怨的時候,楊明偉將這條料報給了廣州媒體。第二天,記者在實地調查之后就把事件“曝光”了。

由于記者在拍照的時候不慎露出了他的半邊臉,明眼人在報紙上一看就知道是楊明偉,這個“公開的秘密”讓楊明偉在當地有關部門的眼中,成為了一個“麻煩”人物。

“只要一有什么不好的報道,縣里馬上就想到是我報的料。”楊明偉說,“有一次一家報紙的記者下來采訪一個小學亂收費的事情,教育局電話直接就打到我們學校,找校長,讓校長快看看楊明偉在哪里?”

向新聞策劃人邁進

在學校,楊明偉是一個具有爭議性的人物。他是學校的一支筆,這一點可以從他是語文組的組長得到證明。他通過他的這支筆做了很多正面宣傳,但同樣他的這支筆給校長和當地“添了麻煩”。

他的理想是搞單“大新聞”,而這種想法差點把他推進了“牢獄之災”。

“我現在想起來還是心有余悸,那一次是云浮郁南縣連灘鎮一個有2000多名學生的中學旁建了一個大型煤氣站,這個站離學校只有咫尺之遙。人民日報華南分社記者站站長讓我先去打頭陣,摸一下底?!?/P>

楊明偉在向當地居民了解情況后,去當地的政府部門核實,他亮出了身份:沙旁中學的老師,報社的通訊員,還拿出獲獎證書和剪報本。

“當地政府中午宴請我,沒想到是鴻門宴,吃完飯,到下午三時的時候,突然派出所來人,叫我配合調查,他們說接到舉報稱我冒充記者,這個罪名大了。我一下就蒙了,提供校長的BB機,又打電話給那個站長,到了晚上六時,人民日報華南分社打電話到郁南縣委后,這才把我放了。”一回到家,學校的電話已經來了,縣教育局讓他寫材料、寫檢查,通報批評,成了反面典型。

楊明偉有點看不起那些報料的“同行們”,他說:“他們的報料就是這里掉根電線桿、那里跳樓這些事?!睏蠲鱾プ哉J為自己正在向新聞策劃人邁進。

他還考慮策劃一個廣東付費采訪第一人,他計劃去鼓動肇慶的一位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對采訪進行收費??磥恚甑膱罅辖洑v真的培養了楊明偉的新聞意識。

本報記者對話楊明偉

記者:報料可以拿到多少稿費?

楊明偉:一年算下來有一萬多元吧。相當于現在的工資收入。

記者:相當于收入的半壁江山,那你是不是很在乎稿費?你希望新聞帶來的名多一點?還是稿費帶來的利多一點?

楊明偉:兩個都要。剛開始的時候,我不是很好意思去追稿費,一家都市報一年都沒有給我發稿費,后來我去追,就補發了一年的。還有一家電臺辦的報紙,欠我一年的稿費,后來倒閉了,到現在也沒有兌現。這些都是正常勞動所得,我拿得心安理得。做報料其實要很高成本,我經常打長途電話,發傳真或者到廣州送稿。

記者:你花很多時間在報料上,會影響本職工作嗎?學校老師怎樣看你?

楊明偉:工作倒是沒有什么影響,我有兩個假期。同事的看法就各種情況都有,一開始我收到的稿費比較少,有五六塊錢的,一些同事就看不起我,對我嗤之以鼻,說才幾塊錢。還有一些就是兩面三刀的,看到我在做什么,背后悄悄告訴領導。稿費一多,就有人眼紅,說我不務正業。學校的一些領導對我“敬而遠之”,特別有戒心,生怕聊多幾句有什么事情不小心泄露給我了。也有佩服我的。反正吧,我當老師這么多年,沒有一次評上過優。

記者:你有這么多時間嗎?

楊明偉:假期、雙休日什么時間都花在上面了。我沒有時間看電視,不會打麻將,也不打球什么,來廣東后只看過《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等一部半電視劇。

記者:那你老婆支持你嗎?

楊明偉:她非常支持,每次她去逛街,我就去街邊看報紙等她。我不會打字,都是老婆幫忙打。

記者:你的線索從哪里來的呢?

楊明偉:一是廣交朋友,我有很多律師朋友。法院的很多新聞都是律師報給我的,法院都感覺很奇怪這些案件是怎么流出去的,哈哈。律師都會有判決書,有了判決書案情什么的就交代清楚了,也不會失實。另一個我非常喜歡看報紙,每天大約有兩三個小時我都在看報紙,尋找新聞源。以前做的一個“肇慶首家賠禮道歉公司”就是我在報上看到廣告發現的。再有就是做個有心人,一次我和老鄉吃飯,他說懷集有一個常委被抓了,審他時發現他包了三個二奶,每個二奶都有結婚證,我一聽就覺得這件事情有得做。

記者:你害怕過嗎?批評報道是有風險的。

楊明偉:怕過。這些天搞了煤氣初裝費這單之后,有保安頭就威脅我讓我小心一點,要給我好看。但我確實很喜歡新聞,我在高中時候就搞過批評報道,投訴我們學校的伙食問題,還得了三塊錢報料費。

一山難容二虎

記者:你為什么不直接做記者呢?

楊明偉:有過一次機會,當時我在教育學院進修,但機緣弄巧,沒有實現。我對新聞的觀念影響了我當時很多的同學。我們都是學中文的,我當時就同大家打比方:搞新聞就是搞水電站,投資小、周期短,回報大,只要勤奮就有可能成功;搞文學就好比是核電站,投資大、周期長,如果搞成功的話那么成就將是巨大的,但寫書可能一輩子也寫不出一部成功的小說。很多人都受了我的影響,走上了新聞之路。

記者:你同本地的有關部門,特別是新聞秘書,恐怕關系不太好處吧?

楊明偉:是的,一山難容二虎啊。我也幫德慶、幫學校發了很多正面報道,策劃了一些有影響力的活動。一開始,他們就認為我這是同他們搶位子,后來就有批評報道問題。他們是想封殺我的,特別想讓各報不要再發我的稿子。但我的稿子有內容啊。他們封殺不了我。(本報記者邱敏)

來源:大洋網——廣州日報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