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公益,是一個人對這個世界抱以善意和愛意的具體行為,而要把公益行動做成一份大大的事業,需要的是胸懷大愛。
草根公益人梁水軍,用愛為他人編織一個善意的世界。
愛的萌芽 從一份愛心到一份事業
46歲的梁水軍,家住靈山縣太平鎮那廉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民。其貌不揚、穿著樸素的他,每天騎著一輛老舊摩托車穿梭于鄉鎮街道與鄉間小道之間,卻成了這個小鎮上家喻戶曉的“名人”。
梁水軍是太平鎮上的一名送報員,從2013年工作至今,盡管工資微薄,但他卻干得有滋有味。這些年,他走遍了太平鎮的各個村落,看到過高門大戶、也見過殘屋破瓦,遇到過喪失勞動能力的孤寡老人、缺乏關愛的留守兒童、身患疾病的退伍老兵……這些送報過程中的所見所聞,他都詳細地記在了記事本里,也深深地刻在了心上。每次送報之時,他都會順便帶一些食物或衣物,送給這些需要幫助的人。“這些人們,我還可以幫他們更多。”一段時間后,梁水軍萌生了這樣的想法,他的公益之路也就此開啟。隨后,他到永安村看望和照顧70多歲的阿婆、送中風老人到醫院、給流浪婦女帶食物和棉被、到敬老院做義工……
初始,他做公益的目的很簡單,僅僅是看到本村的孤寡老人急需照顧和關懷,就有空時給他們帶些面條、聊聊家常。但久而久之,這份愛心便成了梁水軍持之以恒的一份事業。
梁水軍帶領愛心人士送物資進村慰問
愛的擴散 從一個村到一個鎮
當把一件事當做一份事業來干的時候,便會越做越大,梁水軍便是如此。
從一個村覆蓋到一個鎮,他的愛心惠及一戶又一戶的困難家庭。除了身體力行參與公益服務外,他還走街串巷、挨家挨戶地進行公益宣傳,說服愛心企業以及社會愛心人士進行募捐。5年多來,他籌集并發放的愛心物資總價超過5萬元,惠及30多戶家庭100多人。
但他的公益之路也并非是一帆風順的。由于工資微薄,他的家庭也并不富裕,僅僅靠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只能爭取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幫助。“這人像缺一根筋似的,遭了白眼也要資助別人。”提到梁水軍時,他的妻子無奈又心疼地評價他。起初,梁水軍上門請求愛心人士為困難家庭捐贈物資時,很多人并不信任他,吃“閉門羹”是常有的事,還會遭遇白眼和冷言冷語。
但他,總是笑臉相迎、從未退縮。他說道:“這是沒辦法的辦法,我本身能力有限,只能爭取別人慷慨解囊。每次有愛心人士捐贈物資后,我都會一一登記下來,時間久了別人對我也就信任了,遭受冷眼也少了?,F在,不少人見到我,還會主動叫我進屋喝喝茶,關心地詢問我最近又要資助誰了。”從遭受冷落到現在頻獲支持,他感到頗有成就。
愛的傳遞 從一個人到一群人
2016年,梁水軍有了組建太平鎮第一個愛心公益團隊的念頭。那時,他自掏腰包,專門定做了20件紅色愛心馬甲和一面旗,總共花了500多元,這是他半個月的工資。
然而,成立的過程并不順利。在他發動的人中,有人說“店里生意不好,不能長期堅持無償貢獻”,有人說“你就知道找我這幾個,多問問其他人呀”,還有人說“你要扶貧,應該去找政府啊”……最終應承者寥寥。第一次組建愛心團隊的失敗,讓梁水軍感到有些失望和落寞。接下來的兩年,他還是堅持著原來的善舉,在孤獨的公益之路上繼續前行著。
一次偶然的機會,梁水軍無意中看到一條“仁愛公益”志愿者團隊發布的愛心幫扶信息,他仿佛找到了隊伍。很快,他主動申請加入了該公益團隊,也為該團隊在太平鎮開展公益活動開了路。利用下鄉送報紙的便利,他收集了當地困難家庭的第一手資料,并提供給團隊開展相關的志愿活動。當志愿者們來到太平鎮時,他也是忙前忙后,召集本地的愛心人士為志愿者們帶隊開路、肩扛擔挑做服務。
2018年10月,梁水軍得知那諧村有兩姐弟無父無母,與患有精神疾病的爺爺以及80多歲的聾啞奶奶一起相依為命,靠著撿垃圾和政府微薄的補貼維持生計。他將此情況告訴了靈山公益團隊,希望團隊能號召社會力量幫助他們。在團隊的倡議下,共通過網絡募捐籌集資金4萬多元,其中3萬多元作為修繕房子的善款,剩下的錢作為資助的生活費。此后,他還多次帶領愛心人士到家里為他們打掃衛生、剪頭發、清洗衣物、整理廚房等,并安裝抽水電線、連接水管、調試儲水池,為他們一家解決了水源問題。前后共計有20余人次參加了對他們一家的幫扶活動。
這件事極大地鼓舞了梁水軍,也更堅定了他把愛心公益事業做大的決心。隨后,他主動聯系政府扶貧辦、民政部門了解建檔立卡的特困對象、低保戶、革命老兵、軍烈屬等名單,通過實地走訪,最終確定了25戶資助對象。借著靈山縣開展黨旗領航助力脫貧“百企扶百村”主題活動的契機,他主動向太平鎮小個專黨支部、工商所、商會等單位尋求支持,借此號召鎮上的企業、個體戶積極參與到愛心行動中。
愛的信仰 從一草木到一世界
梁水軍已然把愛心公益當成了一種信仰,不忘初心地堅持著。在這條路上,他感到孤獨卻快樂。
2019年1月,太平鎮開啟了“百企扶百村”的愛心公益主題活動。梁水軍借機帶領五輛車組成的一支愛心車隊,載著沉甸甸的糧油、棉被、毛毯和慰問金,奔向分布在16個村委的25戶受助家庭。在兩天的時間里,梁水軍和身穿紅色馬甲的三十多名愛心人士,用肩扛擔挑的方式,走村道、爬山嶺,把愛心物資一一送到受助家庭門口。困難群眾的聲聲感激、點點熱淚,也滋潤著大家的心田。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這次活動舉辦得非常好,做愛心公益真的不容易,但是很開心,下次我還要參加!”活動結束后,大家紛紛在微信群、朋友圈曬出活動花絮以及心得體會。從那天起,梁水軍的微信頭像便換成了志愿者們身穿紅色愛心馬甲、手舉鮮紅旗幟的照片,以此激勵自己不忘初心、幫助更多的人。
在當地工商部門、小個專支部的支持下,他終于成功組建了太平鎮首個愛心公益志愿者服務隊,現在已吸納志愿者42名,并順利開展了第一次愛心公益募捐活動。
一個人的善,是微弱的;但一群人的善,影響卻是深遠的。一個人的路,走得很快;一群人的路,卻可以走得更遠。為了能讓這條路走得更遠,梁水軍向太平鎮小個專支部提交了入黨申請書,希望能以一個共產黨員的身份,發揮先鋒帶頭作用,發動更多的人加入到愛心公益團隊中,共同為有困難的人打造一個“善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