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將爺
大家好,我是老將!
今天是“雙十一”,我不說脫單,也不講“買買買”,只想寫篇短文,來說說張文宏對我的觸動。
昨天,我看到張文宏發了一條長微博,看完后,我一直在想,上海能有這樣的人,真是何其幸運呀。
在看完那條微博后,我還給老婆專門發了條微信,第一次對她說,真的后悔當初把她拽出上海,讓她到這座城市來投奔我了。
她問我為何現在還說這個,我回了6個字:“上海有張文宏”。
這個看似無厘頭回復,她懂。隨即,發來了一個豎拇指的表情。
我是賣文為生的,向各類人群販賣文字。我有種自信,那就是能從各種文字中,看出一個人的氣度和格局。
之前寫過很多關于張文宏的文章,我有句話,一直沒與大家說,那就是張文宏寫得,其實比說得還要好。
好的原因,也就是站位得體,格局高遠。在普遍表達上,有專業判斷,有獨立人格,有理性思維,有全球視野。
昨天他發的長微博,內容看似枯燥生澀,但真讀進去,讀得懂的,就會明白,這真是上海關于疫情最好的對外宣言了。
評價張文宏這篇文章前,我要說幾句最近國內疫情背景。
眾所周知,最近,喀什、天津、安徽等地出現新冠病例。我看這些地方新聞,眼里繞不開4個字——“戰時狀態”。
想想蠻悲哀的,有的省份就出現一例,也這樣狂喊“戰時”,用力真猛。這是讓人覺得安全,而是鬧心?
特別是,這些地方一些人士的公共表達,緊張、局促、造作,令人生討厭,那嘴上都是濃濃的“官本位”味道。
張文宏就不是這樣的人,他與這類人,完全是話語體系不同。
針對昨天上海出現一個本土病例,張文宏在微博上是這樣說的。
他從剛剛結束的進博會談起,講到上海與世界交流的重要意義,談到上海與世界經濟的關系。
特別是,把這個病例的出現,放在全球抗疫背景下來闡說,把隱含的風險說出來,把專業的應對方法說清楚。
我們的追蹤能力總是能快過病毒的傳播能力,因為我們的追蹤跨越了病例的密切接觸者,一直延伸到密切接觸者的接觸者,總能跑到病毒的前面。
這種策略,就是“新常態”下的“動態清零策略”。希望大家能夠越來越習慣當前的抗疫策略,不要因為出現偶發的病例,影響到正常的生活。
張文宏沒有說“戰時狀態”,也沒有字正腔圓地大話表態。
更重要的是,他把話語聚焦點轉向全球化。
這樣的講話,極其完美的呼應了上海城市的定位與調性——開放。
上海的開放,是因為有了真正開放的人,像張文宏們。而真正開放的地方,也一定是包容真正專業主義者的。
很多人都說,疫情中,有一半的安全感是張文宏給的。我也是如此感受。
我相信,上海人現在面對張文宏這番講話,也絕對會充滿安全感,還有上海人的自信。
下午我在翻朋友圈的時候,就看到一個上海的老朋友這樣評價張文宏。
這個寫字極其牛逼的人,字字擊中我心。我在想,他也許正是因為讀出張文宏文字的格局吧。
專業主義與精英治理,對一座城市發展來說,從來不止于行業產業,更重要的是文明程度和世道人心。
能吸引精英和留住才人的城市,才是真正的好城市。
真正、信奉專業主義和人文精神的人,真正具有專業精神和市場思維的人才,如果到一座城市聽到的都是“官本位”的話語,都是“口號式”表態,心一定會涼了一半。
咱大山東就沒有張文宏。當然,不止是山東沒有,內地很多城市也沒有。
這些年,凡是有人問我應該是“逃離北上廣”還是“逃回北上廣”,我的答案永遠都是支持“逃回”。
假如明天老婆再拿出一張回上海的船票,問我愿不愿意跟她一起走。這一次,我是一定不會再猶豫了。
沒別的原因,因為上海有張文宏呀。
如果你不理解一座城市的基因、精神、品格,會如何潛移默化影響著這座城市里的人。
那么,我建議你一定仔細去看看下面這個視頻,看看張文宏怎么說。
上海最不稀罕的就是我這樣的人,我這樣的科室主任在上海有千千萬萬,所以你們根本不用專門掛我的號。
另外我最近參加的社會活動比較多,我的專業水平略微有所下降,大家不掛我的號也罷。
這就是張文宏,越是在個牛逼的城市,越是牛逼的人,越明白自己的渺小。
所以,張文宏這番話,不是謙遜,而是實話。同時,也是自省。
是的,我追捧張文宏,也并不是認為,他真就是最完美最牛逼的人,更多還是因為他屬于平凡而真實的人,是靠專業和自我能活出精彩的人。
不得不說,這樣的平凡和自我,在很多地方,都是極其難以實現的。
縱然有再牛逼的專業,也免不了被自以為牛逼的權力把臉摁在地上反復磨擦。這樣的人生,是真的不值得過。
今天,是“雙十一”,中國互聯網締造的消費神話在不停地上演。而這樣的奇跡,也只是在一些優秀的城市才能實現的。
比如,除了北上廣,杭州的互聯網思維,深圳的首創精神,重慶的智能化趨勢,如今也讓這些城市值得向往。
自大航海時代以來,無數實踐都在驗證——開放則進,封閉則退。
一座城市是不是真具有開放格局,真能接納創新人才,就看能不能容得下張文宏這樣的人,能不能出現頂級的互聯網企業。
我相信,換到很多地方生活,張文宏這樣的人,早讓被迫閉嘴了,或者,也早就做鴕鳥了。
總有一種黑手,在阻擋像張文宏這樣的人,走上光亮的舞臺,他們讓追夢者乏力,讓逐夢者無力。
當然,在這些地方,也就不可能出現像張文宏這樣,會以開放格局和全球視野,來為城市真正代言。
所以,你一定能看到,有很多地方站出來為城市代言的人,一張口,就是濃濃的權力腐臭味,讓人避之不及。
人與人的話語體系已經根本不同,又怎么可能對話交流,進而融合一起,來安放理想與生活呢?
張文宏在昨天的微博結尾,用了這樣四個“安好”。
上海安好,天津安好,喀什安好,中國安好!
一個開放和成熟的中國男人格局,你是否能夠讀到讀懂?
那些破壞公平正義的惡權不除,那種毀壞創新創造的流俗文化不滅,對追求自我實現者來說,沒有半點安好,只有晴天霹靂!
上海無“戰時”,只因張文宏!
張文宏,其實就是千千萬萬個張文宏這樣專業精英的代表符號?。?/span>
當前,全球疫情危機難解,價值爭議擾亂人心。
凜冬已近,寒夜將至。
明日之城,誰真安好?
越是開放的城市,就越是安全和自信的所在。
在這樣不確定的年代,我們很多人也注定遭遇不確定的迷茫與傷害,成為時代的漂泊浪人。
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
愿你堅定自己的價值信仰,愿你擁有一顆積極自由的心,愿追求專業極致走向遠方。
在越過山丘后,站在下一座城門口,愿你看到一個像張文宏這樣的人,在張開雙手擁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