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全國三八紅旗手潘清珍:風雨無阻三十載,只為堅守養老事業
2021-11-11中國婦女報
       / 人物小傳 /

       潘清珍,75歲,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社會福利院的“院長助理”,曾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常德市勞動模范。作為已有50年黨齡的老黨員,她把所有精力投入養老事業,風雨無阻30年。

       “她自己都是70多歲的人了,還在日夜為我們老人服務,真的很感動,我們都稱她為潘院長。”近日,筆者到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社會福利院采訪時,一些80多歲的老人對一位75歲的工作人員稱贊不已。

       這位被稱為“潘院長”的老人名叫潘清珍,今年75歲,是石門縣社會福利院的“院長助理”,1992年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1995年獲得“常德市勞動模范”稱號,作為已有50年黨齡的老黨員,她把所有精力投入養老事業中,風雨無阻,一干就是30年。

       一心一意為工作

       在石門縣社會福利院吳賢軍院長的陪同下,筆者見到了剛從菜地種菜回來的潘清珍老人,她身材瘦弱,穿著樸素,面帶笑容,給人一種親切感。

       1946年1月,潘清珍出生于石門縣袁公渡鄉龍泉村,1971年5月入黨,曾任村支部副支書、婦女主任、支部組織委員等職;1987年鄉鎮行政改革時,當選為龍泉村第一屆村主任,并連任縣第十屆、第十一屆縣人大代表;曾兼任村信用分站會計28年。

       然而潘清珍的家庭情況并不樂觀,丈夫患有先天性疾病,還需要她照顧。丈夫因病去世后,盡管有很多人給她牽線搭橋勸她再嫁,她也沒有答應,從此把所有精力一心投入工作上。

       敢挑重擔的“鐵娘子”

       石門縣是常德市唯一的山區縣,袁公渡鄉龍泉村就坐落在大山之中。以前,村里祖祖輩輩嚴重缺水,為解決全村人畜飲水和農田灌溉的問題,潘清珍作為村主任敢于挑起這副重擔,召集村里的幾個泥瓦匠開會商量,準備把高山上龍泉洞的水引到村里來。

       方案一出,飽受多年缺水之苦的村民積極性調動起來了,他們紛紛出力挑沙修水渠,出義務工修整堰塘。兩個月后,村中水渠修通了,嘩嘩的山泉水流進了村里,村民吃上了山泉水。從此,龍泉村徹底告別了缺水的歷史。

       1991年10月,袁公渡鄉政府成立了敬老院,鄉政府領導卻偏偏選上了“鐵娘子”潘清珍來當敬老院的院長。按鄉政府的要求,她辭掉了村主任的職務,擔任鄉敬老院的院長兼村信用分站會計。

       敬老院成立之初,條件設施非常落后,房子是舊的衛生院改造而成,樓上連廁所都沒有,她每月100元的工資,老人每月350元的生活費都不能按時撥付到位。面對如此艱苦的環境,她完全可以推辭。然而她沒有選擇退卻,關鍵時刻用黨性原則嚴格要求自己。

       與老人結緣

       在潘清珍的帶領下,敬老院在兩年內有了不少變化。老人冬天沒有火烤,她帶頭修建了一個烤火屋,不僅保證了老人冬天不受凍,還可熏臘肉。敬老院里喂上了30多頭豬、200多只雞,院里20多位老人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

       潘清珍回憶,除了敬老院的工作,她還要下村做會計的工作。有時要很晚才能回敬老院,老人總是把飯菜給她留出來。她生病了,老人主動幫助熬藥,看到她喝下去才放心。就這樣,她與老人結緣,雙方互動出了真情實感。

       2004年,皂市水庫開工建設,袁公渡鄉的部分村成為水庫淹沒區,需要易地搬遷,潘清珍因此被安置到楚江街道觀山社區居住。

       移民到楚江街道不久,石門縣社會福利院的領導找上門來。因為潘清珍在鄉敬老院的工作業績曾經得到過縣民政部門領導的肯定,而年近六旬、身體尚好的潘清珍移民到了縣城,這對縣福利院來說,簡直就是“及時雨”。

       獲悉縣福利院缺人,潘清珍想繼續她至愛的養老敬老工作。雙方的愿望一拍即合。她從不計較工資的多少,還是像以前一樣,堅持每天早上5點起床,晚上8點才休息,任勞任怨為老人付出。

       潘清珍看到福利院四周有些荒地,便擠時間將荒地改成了菜地。同時,還搭了豬圈喂養豬。又用豬產生的肥料肥地。在她的感召下,福利院全體人員也和她一起開荒種地。如今,院內不僅基本實現了蔬菜和豬肉自給,還因此減少了不少開支。

       去年底,福利院工作人員和供養老人自發組織起來,給潘清珍制作了三面錦旗。獻旗的那天,全體老人集聚在光榮院的大廳,他們推選的幾位代表將三面錦旗一一獻上時,全場掌聲雷動。這錦旗和掌聲,表達了大家對潘清珍付出的充分肯定,更飽含了大家對潘清珍熱情服務的感激之情。

       30年來,她一直走在養老事業這條路上,從沒有厭煩過,至今還在院內負責5名癡呆老人的生活起居。有人問她:“為什么還不退休休息?”她笑了笑說:“為黨工作沒有終止,能動一天就要為黨工作一天,我要把終生獻給養老事業。”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