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八”國際婦女節來臨之際,湖北省慈善總會會員單位黃梅縣愛心義工協會會長虞紅霞榮獲“2021年度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
據了解,二十多年來,虞紅霞匯聚社會愛心力量,扶貧助弱,訪貧問苦,個人累積向社會捐資40余萬元,救助失依兒童10余人,助學貧困學生20余人,資助病患20余人,帶領黃梅縣愛心義工協會向社會累計捐贈400余萬元,捐獻物資達一千余噸。
一個人讓一座城愛心涌動
幼年時被迫送養,成年后經歷下崗,這些苦難的經歷讓虞紅霞自強不息,她先后做過窗簾,賣過小商品,還經營過餐館。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和拼搏,讓她收獲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干起了黃金飾品買賣,成了人們眼里“有含金量”的個體戶。
由于童年的經歷,“有了錢”的虞紅霞更懂得人間疾苦,也更愿意幫助他人,她時常接濟生活困苦的姐妹,力所能及的為她們提供幫助。1998年,長江爆發特大洪水,江堤告急,虞紅霞在電視上看到抗洪戰士們在風雨里、泥濘中肩扛腰背,極其艱苦,讓她到想到了正在部隊服役的兩個兒子。第二天她和姐妹們每人拿出500元,購買了面包、方便面、礦泉水等食品載滿一車來到大堤慰問。從此,她的愛心活動一發不可收。2008年汶川地震、2016年黃梅內澇、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哪里有困難哪里就能看到虞紅霞的身影。在她的影響下,愛心人士紛紛加入她的行列,以小愛匯聚大愛,將愛化作行動,把溫暖傳遞千萬家。
心系孤寡老人關懷溫暖人心
每年臘月,別人都忙著置辦年貨,而虞紅霞卻忙于奉獻愛心送溫暖。每當冬天來臨,虞紅霞最牽掛的便是福利院的老人們,他們吃得飽嗎?住得暖嗎?由于牽掛,無論道路遠近,每年的冬春,她都要親自走遍全縣二十多個福利院,走進老人們的房間,摸摸床鋪暖不暖,看看老人吃得好不好。她變著花樣給老人們包餃子、打掃衛生、整理床鋪、獻上精彩的文藝節目……跟老人們混熟了,老人們看她個子高,都親熱地叫她“長子姐”,老人們都說:“這‘長子姐’比我們的親兒女還要親。”
十多年來,這份掛念慢慢變成了一種責任,讓她心如爐火,腳下飛快。在她的帶領下,黃梅縣愛心義工協會為福利院老人累計捐款200多萬元。
助學困境兒童構筑成長港灣
黃梅縣小池徐列村的徐利、徐進兩兄弟,父親早年去世,靠母親拉扯長大,生活十分艱難。虞紅霞知曉此事后,當即承諾資助兄弟二人讀書,直至他們成年,七年來,為了這個承諾,她承擔了兄弟倆每人每年5000元的學費和生活費,直至徐利讀完研究生參加工作。善心總會有善報,2018年10月,虞紅霞收到上海交通大學一位博士研究生的來信,來信言辭懇切,字字句句充滿感激之情,“阿姨,七年前,媽媽去世,家里愁云慘淡,爸爸對我說,‘星鑫,以后爸爸幫不了你,你就放下課本外出打工吧!你看村里的姐妹都是這么過來的,你念到高中已經不容易了。’就在我兩眼一抹黑的時候,幸運之神降臨,黃梅愛心義工協會的阿姨出現了,七年來,你們源源不斷的經濟援助,讓我讀完高中讀大學,讀完大學又讀研究生,如今,我已是醫學博士……”
連續多年來,協會通過湖北省慈善總會“童享陽光”困境兒童助養計劃項目平臺,累計關愛困境兒童200余人,同時與縣慈善總會、縣教育局、縣人民醫院建立聯合關愛機制,在經濟上、教育上、健康上進行共同關愛。
熱心志愿服務傳遞溫暖愛心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來襲。虞紅霞在大年初二連夜組建“愛心協會群”,一天內籌集善款4萬余元,緊急購買1萬只醫用口罩、100件消毒液送往縣人民醫院和防疫一線部門。聽說醫護人員吃不上熱乎的飯菜,虞紅霞立即與21名愛心姐妹組成做飯團隊,做好100份愛心盒飯送到縣人民醫院醫護人員手上。此后連續72天,她們組織67人參加后勤保障,共為一線醫護人員送上愛心盒飯18000多份。

圖為省慈善總會會長陳天會(左二)赴黃梅“幸福家園·公益食堂”考察調研
2020年11月,黃梅縣沙嶺社區通過湖北省慈善總會“幸福家園”項目平臺募集資金33萬元建立的“幸福家園·公益食堂”,虞紅霞率領協會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務,為環衛工人每人每月免費提供10次早餐,為社區貧困家庭及孤寡老人提供一定數量的免費中餐。“公益食堂”開業后,民政部慈善社工司副司長陳軍、湖北省慈善總會會長陳天會曾分別前往“公益食堂”考察調研。
愛心如涓涓細流,得到社會的關注和贊譽。近年來,虞紅霞先后被授予湖北省“三八紅旗手”“99公益愛心大使”,黃岡市“最美志愿者”“慈善之星”“十大慈善人”,黃梅縣“巾幗模范”、優秀義工,黃梅鎮“先進工作者”“勞動模范”“最美身邊人”等榮譽稱號,被當選為縣政協委員、常委。
在虞紅霞心里始終堅守一個信念:奉獻愛心沒有盡頭。她說,“黃梅愛心義工協會就像是萬里征程的一個‘驛站’”。她希望有更多的人接過愛心的火把,把愛心不斷向前傳遞。(來源:湖北省慈善總會 宣傳外聯部謝子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