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進入舊版
|
設為首頁
要聞
視點
觀察
專題
機構
培訓
教育
助殘
環境
動保
低碳
能源
智庫
明星
城市
企業
行動
田家炳:一生捐建300多所學校,身家百億卻捐成窮人
2022-03-21
公益中國網
他已經離開我們4年了,但是他的名字還銘刻在大家心中,那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田家炳星”,仍舊熠熠生輝。
他就是“中國百校之父”田家炳。
這個曾經的億萬富豪,沒有留下巨額的財富,卻捐助了93所大學,166所中學、41所小學、19所專業學校和幼兒園,還有大約1800間鄉間學校圖書室。
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捐助教育事業以來,他在這條公益之路上,走過了36年,以“田家炳”命名的學校或學院遍及所有省級行政區。
輕輕的他走了,正如他輕輕的來;他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卻照亮一片天空。他將繼續活在人們的心中,為人們點亮心中那盞明燈。
01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1919年,田家炳出生于廣東梅州書香之家,自幼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6歲喪父,他不得已棄學從商,子承父業開辦廣泰興,肩負起持家重任。
18歲便遠走他鄉,前往越南推銷瓷土,好不容易憑借吃苦耐勞,生意有了起色,卻遇到日軍侵華,汕頭淪陷,瓷土運輸中斷,不得不將產業搬到印度尼西亞,謀一口飯吃。
二戰后百廢待興,他動用客家人特有的商業頭腦,結合當地特色,手創"超倫"、"南洋"兩樹膠廠,業務鼎盛。成為億萬富翁時,僅僅三十出頭。不料,遇到暴力排hua事件,他再次被迫舉家搬遷到了香港。
田家炳發現了香港皮革行業的空白,他拿出全部積蓄,在屯門填海造地,創辦田氏塑料廠、田化化工廠有限公司,專事生產塑料薄膜和人造革,辦成香港最大的人造革企業,他也成為了人們口中名滿香江的“皮革大王”。
40歲僑居香港,名利雙收過后,田家炳開始審視自己的前半生,年幼喪父,少年輟學,兩歷戰火的顛沛與坎坷,他再清楚不過。他說:
“如果當年繼續讀書,說不定能有所成就,前半生就不會如此艱難。”
他的年少憾事已不能彌補,但是那些因貧困而輟學的孩子,如果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們的命運很可能會就此改寫。
于是,63歲的他毅然決然地捐出80%身家,捐資創辦了「田家炳基金會」,把生意交給子女,開始了他的公益之路。年過古稀的他,踏遍了祖國的34個省市,遇到年久失修的學校,他便拿出資金,第一時間修建教學樓。他說:“我不怕錢捐得多,就怕教學樓蓋不好。”
02
因為重要,所以舍得
有的人唯利是圖,為了金錢不顧一切;而面對如此潑天富貴的田家炳,并沒有被金錢沖昏頭腦。30多年來,他在大陸、香港、臺灣和澳門
捐資興建了1000多個項目,捐資數目高達10多億元,捐出了自己80%以上的財產。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和2001年香港“金融風暴”,大大影響了田家炳的企業和田家炳基金會的收入,以至于出現了捐款承諾難以兌現的問題。為讓捐款計劃順利實施,83歲高齡的田家炳,竟然將自己居住了38年,金融風暴前價值過億港元的花園別墅,然后把全部的款項投向了內地的幾十所學校。
各地的田家炳中學
而自己帶著夫人,租用了面積很小,但打開窗戶可以看到別墅的一個公寓樓作為新家。他說:
“子女們不同意我賣別墅,但他們都成家立業了,我和太太要那么大的房子干什么呢?而且,別墅賣的錢可以捐助20間學校,我也盡了綿薄之力了,很開心!”
按照當時香港的房價,那套別墅的價錢可能超過1.2億港幣,但是為了盡快換成現金,用于捐助教育,田家炳把價格降到了5300萬元。買方為田家炳的精神所感動,就加300萬,給了5600萬元。
一捐款就是幾百萬、幾千萬的田家炳,在香港,卻過著堪稱清貧的生活。他沒有自己的私家車,乘坐地鐵,走路上下班;他沒有高檔的生活享受,一雙鞋穿了十年,襪子補了又補,曾戴的電子表款式已舊得不便示人,只好裝在口袋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每月生活開支僅3000元。
他不搞排場,也不喜歡應酬,過80歲大壽,都不辦酒席。捐款前,也都會打招呼,要求一切從簡,拒絕大魚大肉的招待。出門住酒店,都要自帶肥皂,只因怕“用了酒店的肥皂,用不完很浪費”;外出吃飯,他只要一杯清水,不喝飲料。一位香港記者問他為什么?他回答道,全港七百萬人,若每人少開一罐飲料,就省下七百萬個罐。
田家炳常說,
“每個人都做一點小好事,最后就會變成一件大好事。這個社會就會變好。每一個人都做一點小壞事,最后就會變成一件大壞事。這個社會就會變壞。”
田家炳是真正在用赤誠之心去做公益的,正如田家炳所說的,“‘慈善’其實與身份、地位和財產無關,我們人人都可以做好事,只要你存好心,當好人,處處都可以做好事。”田家炳身體力行地告訴我們,公益事業不在于非要捐多少錢,而是用一顆有愛的心對待身邊的人和事,為這個世界增添光和熱。
03
因為謙卑,所以偉大
田家炳為教育付出一生的精神,更是感動人們以各自的方式為教育事業作貢獻。田家炳每建一所學校,都盡量親自去給學生“打氣”。他常說,去到也只是講故事而已,給小朋友說些“腳踏實地”的故事,因為,捐贈的目的是育人,而育人最關鍵是“育品德”。他有時會對老師說,
“我捐錢蓋了樓,不用你們感謝我,你們能把我捐資的學校辦好,我還要感謝你們”。
他深知,教育不是憑捐款蓋樓的一己之力,就能做到的,老師更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環。
正是田家炳生活清貧,卻為教育慷慨解囊,又不居功自傲的精神,展現了一個慈善家、教育家博大而謙遜的胸懷。這種胸懷點亮了廣大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工作者的心燈,感召他們傳遞教育的火種,為社會的進步和國家的強盛貢獻力量。
田家炳向來把公益看得比金錢更重要,自己清貧生活,主張“夠用”就好,節省下來的一筆又一筆的“小錢”,是為了孩子、為了教育、為了國家、為了民族。所以,他對自己生活的“吝嗇”,正是他精神富裕和高貴的體現。
雖然田家炳從不宣傳、標榜自己,但還是他一生還是獲得了無數個頭銜和稱號,
有人曾經問過他“哪一個是最讓他開心和看重的呢?”田家炳回答說:“應該是用我的名字命名的‘田家炳星’吧。
那是天文學家們艱苦探索的成果,卻用上了我的名字。據說這是中國第5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這應該是我人生中最大的榮耀了。”
笑容燦爛的田家炳
田家炳的一生是無愧于己,公益相伴的一生,是奉獻小我,成全大我的一生。他從不是稍縱即逝的流星,也不是隨波逐流的行星,而是一顆堅定不移、熠熠生輝的恒星。雖然他走了,但他仍將活在人們心中,照亮人們的心靈。
田家炳說:“慈善和公益才是自己這輩子恒久和輝煌的事業。”
他用他的后半生將這句話詮釋得淋漓盡致。
他的人生,燦若星辰;他的風節,山高水長。在字里行間總想起那八個字,“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
相關新聞
清華碩士為緩解抑郁做環衛工:這里面
985碩士裸辭擺攤,是因為喜歡嗎?
黑夜中的一抹溫暖:他們在深夜悄悄照
百鳥之王扮靚東北鄉村:“孔雀姐妹”
援青干部陳實:在青海南部純牧業縣啃
愛心行動
成都彭州市仁愛志愿者:第一批40余噸
新雷鋒青年志愿者協會:結核宣傳落實
新灣鎮志愿者應急救援隊:暴雪“五必
湖北武當山消防救援大隊筑牢冬季“防
一元罐愛孩子成長
百鳥之王扮靚東北鄉村:“孔雀姐妹
援青干部陳實:在青海南部純牧業縣
給一千個陌生人寫信
共
0
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公益訪談
公益中國網創始人王生成:公益和慈善急需進一步
【SRC·2022】公益中國網負責人曹勝利:公益,
【SRC·2022】北工商郭毅教授:以負責任的企業
【SRC·2022】北師大中國公益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SRC·2022】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會會長黃速建:
【SRC·2022】全球報告倡議組織董事呂建中:低
【SRC·2022】原農業部副部長劉堅:勇擔社會責
聾人律師譚婷:讓法治之光點亮無聲世界
董強:社會組織進入鄉村服務鄉村迎來時代機遇
金錦萍:互聯網公益的共生共創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