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護士節即將到來之際,在甘肅省慶陽市紅十字會,成立了一支南丁格爾志愿服務隊。授旗儀式上,47歲的南丁格爾獎章獲得者脫亞莉接過旗幟。
身著護士裝,肩配南丁格爾披肩,脫亞莉身旁簇擁著主動報名志愿服務的護理人員。家鄉成立南丁格爾志愿服務隊,脫亞莉深感責任壓肩,但她心里備感欣慰,“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南丁格爾精神,正在更多的護士內心生根發芽。

5月8日拍攝的脫亞莉為患者輸液場景。新華社記者張睿攝
去年獲得第48屆南丁格爾獎章后,脫亞莉做的第一件事,是自愿登記成為一名遺體器官捐獻志愿者。“把自己毫無保留地奉獻出去。”脫亞莉說,自己做出這樣的選擇,是源于對“護佑生命”的不懈追求。
2020年武漢出現新冠肺炎疫情,甘肅省慶陽市人民醫院正組織力量援助湖北。脫亞莉第一個站出來,主動請纓援助武漢。熟悉她的人都知道,這是她很自然的選擇。
1995年從學校護理專業畢業后,脫亞莉就來到慶陽市人民醫院護理崗位,兒科、神經外科、泌尿科、新生兒科、重癥監護室,哪里需要,她就選擇哪個崗位。近30年過去了,身邊同事們不禁感嘆,很多護士年齡越大,越想換輕松的科室,脫亞莉卻恰恰相反。
入職頭一年,醫院送來一名遭遇車禍的患者,大家用了七個小時縫合傷口。就在臨近結束時,脫亞莉看見,有同事汗水沿著袖口往下滴,但即便有人來換班,對方還堅持留在手術室里。老一輩的一言一行,給年輕的脫亞莉留下深刻印象。這件事雖小,卻成為她攀登護理高峰的第一塊“墊腳石”。

脫亞莉在慶陽市人民醫院護理病人。新華社記者張睿攝
汶川地震發生時,慶陽震感明顯。在醫院新生兒監護室,人們紛紛跑出大樓,一位年輕父親站在監護室門口踟躕,忽然看見脫亞莉從門口沖出來,懷里抱著他未滿月的孩子。原來,當所有人慌亂下樓的時候,脫亞莉卻在挨個兒檢查保溫箱,及時地發現這名嬰兒。
援助湖北抗疫時,武漢市中心醫院大量醫護人員被感染,急需人手增援,面對復雜防疫形勢,脫亞莉再次請纓逆行。又過了幾天,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大量重型患者需要護理,那里情況更加復雜,感染的概率更高,她還是報了名……
隊員們都說,脫亞莉是“最愛待在病房里的人”,而且膽大心細。在武漢抗疫期間,面對感染風險,她支開隊友,獨自一人處理消毒;她發現老年病人較難治愈的原因是吃飯不合胃口,她把每一位特殊病人的口味,寫在病床旁的記事牌上。
由于長期守候在病人身邊,脫亞莉很少陪伴家人,也因此留下許多遺憾。父親曾給她念叨過,老家有機場后想坐一次飛機,她常常說,“等我不忙的時候”,可等老人臨終,她也未能兌現給父親的承諾。

脫亞莉在對重癥監護室護理質控情況進行評價。新華社記者張睿 攝
如果有一天,脫下這身護士服,脫亞莉想把更多時間留給家人,找機會帶著一家老小,去當年在武漢抗疫的駐地,看看那棵親手栽種的友誼樹,是否已經枝繁葉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