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路走來,得到過太多人的幫助,才得以手執粉筆,站三尺講臺。”6月8日,在淄博市沂源縣東里鎮福祿坪小學,“90后”女教師任紀蘭正在為學生上課。從走上教師崗位的那一刻起,她便時時告誡自己,沒有理由不努力,要盡最大可能發揮自己的光和熱,將一份份愛與溫暖傳遞下去。
任紀蘭是第26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她1992年出生在沂源縣張家坡鎮陳家溝村,自幼家境貧寒,曾有兩次被迫停學,在愛心人士的資助下得以完成學業。在求學的道路上,她曾一度帶生病的母親上大學,“前一秒洗菜生火,下一秒端坐課堂”。盡管生活布滿艱難,但她始終勇敢面對。

任紀蘭在學校值勤。 沂源縣宣傳部供圖。
2017年大學畢業后,任紀蘭放棄了在大城市就職的機會,回到家鄉成為一名鄉村教師。“家中有親戚長輩做老師,我自己也喜歡孩子。”任紀蘭告訴記者,學校里有不少留守兒童,她便利用課余時間與孩子們聊天、定期進行家訪。她的同事告訴記者,為了更加貼近孩子,任紀蘭吃、住都在學校,備課、批改作業、編寫教案,常常挑燈夜戰。
“我考上大學的那一年,學費沒有著落,當時就想放棄了。”任紀蘭說,當時,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范李振華將學費遞到她手中,讓她得以完成學業。“對我來說,李振華老師對我有經濟上的幫助,也有精神上的影響,更讓我堅定了信念,要從事教師這一行業。”

任紀蘭在上課?!∫试纯h宣傳部供圖。
從走上教師崗位的第一年起,任紀蘭就從自己并不高的工資里拿出一部分,資助兩個家庭特別困難的學生。“我絕不能讓我的學生因為家庭貧困而輟學。”任紀蘭告訴記者,她資助的兩個學生都很熱愛學習,愿意學習,她希望自己能盡微薄之力,能給他們一點點幫助。“我從小到大接受了太多人的幫助了,就想做這樣一件小事,將收獲的愛心再傳遞給他人。”
“我曾經以為熬不過來的日子,現在回頭看看都走過來了。”任紀蘭說,她曾經一邊照顧生病的父母,一邊完成學業,既要承受看到病危通知書時的恐懼無助,又要承擔超出能力的醫療費用,吃過很多同齡人不曾吃過的苦。“但我感覺自己就是一個普通的‘90后’,盡己所能做好該做的事情,好好奮斗,不讓自己后悔,努力去實現目標和人生價值。”

任紀蘭與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范李振華交談?!∫试纯h宣傳部供圖。
任紀蘭目前擔任語文教學。她坦言,雖然自己能帶給孩子們的很有限,但她會努力上好每一堂課,教會孩子們做人的知識和道理。“在從教的這5年時間里,我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學習狀態,希望孩子們能成長為正直、溫暖、善良、有擔當的人。”
“比我優秀的人很多,我還要繼續努力提升自己。”如今,任紀蘭已為人母,談及未來規劃,她希望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工作中,努力學習提高教學水平,幫助小學階段的孩子們,打好人生學習的基礎,為以后更長遠的學習生涯提供可能。